初中数学“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09 06:25:59

初中数学“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

摘要:构建理想、和谐课堂,就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重视知识的生成探究,提高学习情趣。

关键词:理想 和谐 实验 参与 思考 高效

什么是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简而言之,就是师生都感觉愉悦、有意义的课堂,这是和谐、高效的课堂,更是民主自然、生动自主、趣味合作的绿色生态课堂。理想、和谐的课堂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性。那么,如何做到这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锦上添花,让师生都收获更大的成功,这就是打造 “理想课堂”“和谐课堂”必须要思考探究的问题。下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构建理想、和谐的数学课堂中的一些看法和尝试。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践理想、和谐课堂的情感基础

理解、接纳、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学生喜欢一门课,很大程度上是喜欢这门课的任课教师,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改善说话技巧和教育教学方法,从情感上让学生接受你、喜欢你,进而配合你,通过互相之间的爱与信任与学生达成共鸣。在课堂内外都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前提。要在课堂学习中师生配合营造民主、和谐、自然的课堂学习氛围打好情感基础,这样教和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可见,师生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是何其重要。

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理想、和谐课堂的必需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过分强调预设,而是转为关注生成教学。

(一)自作模型,培养实验意识

通过自制模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如学习七年级《从不同方向看物体》一节时,为解决正方体截面形状这个难点,在课前我分组布置任务:用土豆、萝卜或橡皮泥等先切一个正方体。第一组:切正方体,切出一个三角形截面;第二组:切正方体,切出一个四边形截面;第三组:切正方体,切出一个五边形截面,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说明,然后引导小组交流讨论:第一组切出的三角形可能是等腰三角形吗?是直角三角形吗?第二组:切出的四边形会是矩形吗?菱形吗?正方形?梯形?第三组:切出的五边形各边能相等吗?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维图形,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屏幕上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样既形象又直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学习九年级上《视图与投影》时,为了理解图形、物体在太阳光下的投影变化,我们会利用实验进行探究,这种直观有趣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所学。

(二)巧用游戏,促进参与情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热情是学生高效求知的原动力,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主动地进行讨论、探究,这正是一堂好课所必备的情绪氛围。

在学习八年级上《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就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教学,如:

复习:1.数轴上一点可用一个实数表示,画图举例子说明。

2.描述同学甲的座位、自己的座位。

引导:需要两个量,将一个座位看做一个点能否用两个实数表示?如果能,要利用两条数轴,如何在教室中画出这两条数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游戏1:让学生扮演数轴上的点做出数轴,一条表示组别,一条表示排数,由此得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并画出图形。

游戏2:参照数轴上点,用两个数字说出你自己的座位――认识坐标。

游戏3:让一个学生说一对数字,对应座位的学生站起,被点中的学生也要说出对方的位置――掌握点与坐标。

引导:坐标系把平面分成了四块,如何区分?(看书了解)

游戏4:第一象限的学生起立,第二象限的学生起立,第三象限的学生起立,第四象限的学生起立――明确象限的划分。

引导:你看到哪些学生没站?为什么?――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引导:在每个象限内的学生、每条坐标轴上的学生讨论一下表示你们位置的坐标各有什么共同特点?

游戏5:坐标都是正数的学生起立,看看是哪个象限的,坐标都是负数的学生起立,看看是哪个象限的,坐标一正一负的学生站起来,看看是哪个象限的。如何区别?――掌握象限点的符号。

游戏6:让横坐标相同的学生站起,看看他们的位置连成的线有什么特点。纵坐标也一样?――总结出平行于坐标轴直线上点的坐标特点。

通过喜欢的游戏,学生非常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把抽象枯燥的问题寓于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思考,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三)串联问题,引导思维形成

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收获“鱼”,更要获得“渔”,让学生知道获取鱼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构建探究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模式。

例如:平面内确定圆的两要素是: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

1.过一点能画出几个圆?说出理由;

2.过两点能画出几个圆?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

引导:这两点都在圆上,它们与圆心有什么关系?圆心到这两点距离相等,在这两点连线的中垂线上。

3.过不共线三点能画出几个圆?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

引导:点在圆上,两点的连线是圆的弦,圆心在两弦的中垂线交点上。

4.过任三点不共线的四点能画出几个圆?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

引导总结:四边形对角互补才有外接圆。

通过问题的提问、交流、解决,引导、总结出确定圆的条件,通过画三角形外接圆的方法,得出圆外接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品尝到了收获的愉悦,学到了知识,同时掌握了方法。师生在和谐的情感交融中,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对枯燥的数学知识,采取和谐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让学生开开心心上课,高高兴兴下课。这就是“理想课堂” “和谐课堂”。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下一篇: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