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7-09 06:19:41

基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党的十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政策的执行需要政府的公信力,而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层层监督,财政监督作为大监督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基层财政监督是财政监督的最末梢环节,也是数据最真实、最原始的环节,如何解决基层财政监督面临的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在工作中摸索及从各种资料上搜集到部分信息,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关键词:财政 监督 检查 问题 解决策略

临沭县财政监督局自2012年7月成立驻镇街财政监督办事处以来,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市财政局及本单位年初工作计划,已全面完成领导安排的多项检查任务。检查项目虽然很多,检查效果却与预期有较大差距,虽然在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财政监督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方法较单一,监督思路放不开

财政监督人员大部分来自基层财政所,思维局限于原工作单位,工作思路与原来工作有很大关系。虽然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对各单位财务管理、镇街财务有了大致了解,但思路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在检查过程中,检点仍停留在事后的算账、记账基础上,监督方法仍沿袭以前惯用的“查账为主,报表为辅”的方式,缺乏对事前、事中的行为进行监控;在对检查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处理上,思路放不开,受传统思维限制,检查人员有力发不出,找不到好的突破口,不能彰显监督成效。

(二)监督程序不规范,降低监督威信

在一年多的财政监督工作中,虽然大部分监督工作尽量按程序执行,但仍有不规范的现象。检查人员在制作检查工作底稿、形成财政检查报告等方面,有时会出现措词不严谨、容易误解检查内容现象;缺乏对检查工作的回访意识,导致监督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监督结果重检查轻处罚等原因,大大降低了财政监督工作的威信。

(三)检查人员综合素质欠缺,达不到预期效果

由于财政监督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不仅要求“懂财政”,而且要在严格执行财政政策的同时,学会“挑错”。因此在工作中,不仅要求从事监督工作的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在实际检查工作中,监督人员专注于财务管理检查,针对财务管理以外的检查项目,往往会出现检查时束手无策的现象。例如,对于新农合基金使用检查,虽然采取突击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检查过程中,除了针对常规性的财务管理进行检查外,找不到合适的检查突破口,虽然怀疑被检查单位有套取资金现象,但无法找到套取资金相关资料,无法利用协调能力满足检查要求,达不到预期的检查效果。

(四)检查时间滞后,影响财政监督检查效果

某些专项资金的检查,检查时间与项目落实时间间隔长。如种粮大户检查,检查组入户核对相关资料时,种粮大户反映:“你们的检查时间与小麦种植时间间隔太长,我们已经又申报了一次面积,第三次面积申报马上就要开始,你们还在检查第一次申报的面积。”在检查过程中,土地面积落实可以依据土地承包合同,小麦种植面积落实就无据可依,严重影响检查效果。

二、解决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纵向横向学习,建立新型财政监督机制

监督方法的完善,一方面有赖于监督经验的积累,有赖于上级监督部门的培训和各地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审计、监察部门的先进经验,与审计、监察部门相比,财政监督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监督重点各有不同,但方法可以协调使用。在各部门联合检查活动中,要积极汲取审计、监察部门的先进经验,在财政监督过程中与监督目标相结合,建立起新型的财政监督机制。

(二)规范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工作严肃性

监督工作的严肃性体现在工作的严肃性和程序的严肃性上。在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程序,防止“检查工作没出错但程序出错”的现象发生。在检查文书的制作方面,做到结构严谨、措词严密,容易引发误解的词语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能用,检查内容要有据可寻,检查报告引用法规条文要写清出处,语言要经得起推敲;建立监督检查回访制度,使被检查单位有“错误不纠正检查没结束”的意识。严格监督程序,规范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的严肃性。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注重监督知识的学习和监督经验的积累。由上一级监督部门采取网络授课或学习,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帮助监督人员掌握最新的财政监督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多组织学习相关单位工作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把其它县区财务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借鉴过来;在监督任务较轻松的时候,可以借取某些科室相关资料对学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知识的系统了解。其次强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综合协调、组织管理方面进行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应对新事物、新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完成监督任务。

(四)及时跟踪专项资金,提高监督检查效果

财政监督不同于审计监督,更注重的是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更要从源头开始,在监督力量允许的情况下,与项目相关人员一起严把审核关,从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一条线监督,改变事后监督无据可寻的现象。

(五)创新监督方法,开拓监督思路

将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创新思路,探索新的监督模式和方法,将新时期的财政监督切实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军锋.新时期财政监督之我见[J].中国商贸济,2012(08)

[2]张慧.基层财政监督的实践探索[J].现代经济管理,2011(09)

[3]苏庆民.乡镇财政经济发展新走向[J].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12(04)

上一篇:浅谈电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下一篇:加强成本控制,改善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