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教学误区辨析

时间:2022-07-09 06:18:15

文学常识教学误区辨析

【摘 要】文学常识教学似乎不可或缺,但在文本解读中往往陷入“文如其人”“知人论世”的片面理解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又存在资料堆砌、出示时机不当、与文本教学关系不紧密、成为教师个人阅读经历展示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文学常识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文学常识 介绍 必要性

文学常识的考查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而,文学常识在语文教学中似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那么,文学常识要不要教?应怎么教?本文作一探讨。据笔者观察,目前文学常识的教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大而空的资料堆积。

常见的文学常识,以作者简介为例,不外乎如下内容:某某,生于某年某月,卒于某年某月,代表作有哪些,曾获得哪些荣誉……这些笼统概括的人物介绍,基本上是资料堆积,大而空。

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较多,于是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刚说出“鲁迅”,学生就自然接口道:“原名周树人……”这些被称做“文学常识”的内容,即使学生能够脱口而出,又有何意义?

因此教师在介绍文学常识时,要注意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给学生相对完整的信息,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选择性文过饰非。要知道,某位作家的生平即使有瑕疵,并不能掩盖其在文学创作上的伟大成就。名家是人不是神,人的形象才能让学生更愿意亲近作者,而不是顶礼膜拜。

文学常识介绍,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启发我们去挖掘作品的人文价值,我们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把作品当成语文文本,挖掘其“语文教学的价值”,让作品洋溢着语文的芳香,而不是当做一个思想品德的教材。

二是出示时机不当。

这样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也不鲜见:刚刚进行了预习检查,或是师生谈话,或是情境导入,学生正待渐入佳境,教师却话锋一转,对学生说:“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写作背景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等读完一段材料后,又搁置一边,从此不再理睬。这就有点像电视剧正待播出精彩情节时突然插播广告一样,令人难受。

从整个课堂教学看,课堂教学应力求环环相扣,前后连贯,脉络清晰,拾级而上。这样的课堂才会显现整体效果,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一个与前后没有多大联系的文学常识突兀地出现在课堂上,恐怕连教者自己也会比较困惑:呈现吧,似乎没有多少作用;不呈现吧,又觉得少了些东西,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是,有些教师喜欢在一堂课上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但好心却未必有好的收益,越想面面俱到,越是广种薄收,事倍功半。于是,只好在下一次介绍这位作者的时候,再来一次……

倘若是学生理解文本出现障碍,呼之欲出而不出时,予以巧妙的点拨,以促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文本,这倒是可取的。比如我们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一位教师在学生朗读初知诗歌大意之后,对作者面对孩童“公然抱茅入竹”,竟把这些顽皮的孩子唤做“盗贼”,而“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大惑不解之时相机出示: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

学生此时处于愤悱状态中,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就会帮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蕴涵的意思。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所产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三是大多数写作背景与文本学习关系并不紧密。

把一大堆作者简介之类的东西,全盘端出,学生匆匆略读,一目十行地看过,不过是蜻蜓点水,仅仅是“知道”而已,不能算是“知识”。关于作者介绍,也往往是一些侧重于正面的歌功颂德,并不能全面地立体地介绍作者。甚至,还有些写作背景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说,作者简介中涉及文本评价问题,说不定还会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看下面这段文学常识介绍:

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还记得那个迂腐的东郭先生吗?对那个凶狠狡猾的狼讲仁慈,差一点让狼给吃了,真是可笑。我们可不能学他,我们要勇敢地和狼一样的恶人做斗争!今天,我们同样学习一篇和狼有关的课文《狼》,看看文中的屠户是怎样对付狼的。

在这个背景介绍里面,已经明明白白地把教师理解(或是从教参上搬过来)的“标准”寓意告诉学生:“我们要勇敢地和狼一样的恶人做斗争!”类似的主题先行的做法,对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消极影响至少有二:一是暗示学生寓意,学生可以不劳而获;二是对于寓意的理解原本可以是多元的,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教师在介绍文学常识时提前规定了答案的指向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向度。未经思考,已经有了结论,而且是唯一的,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这样的课堂,师生所要做的就是验证教参所言不虚罢了。

交作背景倘若只是剩下一个形式,那么宁缺毋滥。钱锺书在《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有一段非常深刻的剖析:

窃谓当因文以知世,不宜因世以求文;因世以求文,鲜有不强别因果者矣!且文学演变,自有脉络可寻,正不必旁征远引,以枝节支离之解说。……时势身世不过能解释何以而有某种作品,至某种作品之何以为佳为劣,则非时势身世之所能解答,作品之发生,与作品之价值,绝然两事;感遇发为文章,才力定其造诣,文章之造作,系乎感遇也,文章之造诣,不系乎感遇也,此所以同一题目之作而美恶时复相径庭也。社会背景充量能与以机会,而不能定其价值;文学史家往往笼统立说,一若诗文之佳劣,亦由于身世,则是下蚕室者皆可为司马迁,居马厩者皆可为苏,而王世贞《文章九命》之作推之于普天下可也。

钱锺书的话中,有一个重要的隐喻:背景资料只是告诉我们,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至于这篇文章好在何处,那基本与背景无关,而是与作者的“才力”有关。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学习“为什么写”,更重要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钱锺书所说的“文章好在何处”。一味地追根溯源,考证与臆想作者的写作背景并以此作为写作缘由,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也与语文教学的目标相去较远。中学语文教学不需要像大学中文系那样去研究作者、考证背景,而是学习语文。既然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何不删繁就简,剔除不必要的冗节,直奔语文教学的要害?

四是变成教师个人阅读经历的展示。

常常有语文教师得意于自身阅读面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上快意展示个人的才情,从作家的神秘身世到令人瞠目的罗曼史,从坎坷浮沉几上几下到众说纷纭的各异评价,颠覆者,戏说者,猎奇者,真假莫辨,是非不分,无不刺激着学生的神经,着学生的看客心理,学生往往是觉得“好玩”“有趣”,偏信于一面之词,游离于文本之外,笑过,听过,却是不曾思考过。看上去引无数学生为之“折腰”,教师满足于博取学生廉价而肤浅的笑声,陶醉于个人的滔滔不绝,舌绽莲花,天南海北,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的能力,更是置文本本身的艺术魅力于不顾,说到底,是舍本逐末、不负责任的表现。就拿鲁迅文章来说,如果要介绍鲁迅的相关资料,把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的资料搬过来,估计三年也讲不完。教师不过是借自己先于学生读书的优势,来炫耀自己的阅读经历。况且,如果这些“常识”真是要学生去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毕竟,现在是信息时代,网上可以“百度”到铺天盖地的资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做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愿说、会说、乐说,大可不必在课堂以牺牲学生的时间为代价而逞自己一时口舌之能。

有几次观课活动,我禁不住问教者为什么要有“文学常识简介”这一环节,得到的答案有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鼠标点过就算了;有的直截了当地说“少了这个环节,似乎课堂不完整”。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说法,折射出教者眼里的“文学常识介绍”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而已。当下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依旧存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强烈吁求下,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我认为语文课堂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课堂上存在着很多可有可无、费时不讨好的环节。面对这些,我们就要舍得放弃,不畏浮云遮望眼。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走进森林却迷失了方向”。

现在,我们有必要慎重地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1.如果不知道作家的身世、创作背景,文章就无法教学了吗?

2.教材中还有大量的“非著名”作家的作品,他可能就只有这一篇文章有些名气,他的创作背景可能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片空白。那么,我们阅读教学是不是就束手无策呢?

3.平常阅读文章时,你会因没有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就不读吗?

4.威力无比至高无上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学子的中考高考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基本上不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就无法检测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吗?

我相信,上述四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教学依托的是离开了作者、抛向了历史潮汐的文本,而不是要带领学生去做考证工作。绞尽脑汁地去追索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想法或者说所要寄托的思想、情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和他表达出来的是两回事,读者再去阅读后的感受与作者的意见当然也肯定有所不同。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师生在探讨主题意蕴时的思路、方法、过程,以及建立一种批评性思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视具体情况而论,文学常识介绍的必要性也不例外,需要理性分析与审慎使用。果真有必要介绍文学常识,也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上述所提及的问题,需要用慧眼来甄别与遴选文学常识,不是拿来就用,更不能断章取义地截取“我”想要的部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上一篇:集体备课需要内外兼修 下一篇: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