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

时间:2022-07-09 05:47:19

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

摘要:揣测情态是所有语言都要表达的语义范畴。本文对汉语的揣测副词进行了历史梳理,呈现了揣测副词发展和变化的概况。

关键词:汉语史 揣测副词 发展脉络

揣测是人类认知心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中必然会有相应的手段表示揣测义,经验直觉告诉我们,这一语义范畴是人类所共有的。Ann Wierzbicka和Cliff Goddard两位学者一直试图用有限的语义元(seman-tic prime)解释语义现象,其中所列54个语义元中便包括MAYBE,即“也许”义,可见这一语义范畴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本文考察汉语史上的揣测副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四个时期,作为四个共时平面,考察该时段典型的揣测副词的聚合情况,进行历时比较,以认清汉语史上揣测副词的整体面貌,描绘其发展脉络。这四个时期为:春秋―秦;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两宋时期;现代汉语揣测副词。对前三个时期的揣测副词逐个举例说明,对现代汉语时期的揣测副词则简要说明其来源和成熟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历时比较,揭示其间的继承和变化过程。

一、春秋―秦汉语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典型的揣测副词有“其、盖、殆、庶、似”,如:

(1)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

(2)其谁知之,盖亦勿思。(《诗经・魏风・园有桃》)

(3)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

(4)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尽心下》)

(5)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同上,《僖公十五年》)

(8)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由于语料和研究成果都不充分,因此我们不清楚这些揣测副词的来源和性质。高名凯先生认为先秦汉语中还有表达传疑命题的传疑词“云、员、犹”,不过这些词在先秦汉语中的用例不多,且理据不确定,故不看作典型的揣测副词。

与后代相比,该时期的揣测副词数量较少,这是否等于说该时期汉语表达揣测情态的手段较为贫乏?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用副词表达揣测外,还可以用句末语气词“乎、焉、邪”等来表达相关的意思,句末语气词一直是汉语与印欧语言的重要区别。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揣测副词

中古时期继承了上古时期的揣测副词,还出现了新的揣测词,共有“其、盖、殆、似、恐、或、倘(傥)、脱、容(容或)、欲(似欲)”,如:

(9)官问之,故答云:“恐是观音慈力。”(《宣验记》)

(10)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世说新语・方正》)

(11)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傥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后汉书・李固传》)

(12)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13)不如诣阙自归,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李通传》)

(14)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世说新语・贤媛》)

(15)向女父母说其事,或是天运使然,因以女嫁与为妻。(《幽明录》)

(16)造衅自外,赃不还家,所寓村伍,容有不知,不合加罪。(《宋书・蒋恭传》)

(17)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水经注・河水》)

(18)兄小加润色,便欲可出。(陆云,《与兄平原书》,《全晋文》,卷102)

(19)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世说新语・赏誉》)

该时期还有一个揣测义“许”的问题,由于学界对这个词是否有揣测副词用法,以及对被看成表揣测的“许”的来源都无定论,故本文暂不论这个词。

三、五代两宋时期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的揣测副词共有“其、盖、殆、想、似乎、恐、怕、或、容(容或)”。宋代的口语资料中几乎见不到表示揣测的“其”,可见揣测词“其”在口语中已经基本死亡,而书面色彩重的资料中的沿用不过是承古用法,“殆、盖”的使用也属于同样性质的现象。“容(容或)”的使用也与“其、殆、盖”相似,在口语中比较少见。

(20)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欧阳修,《读徂徕集》)

(21)盖如来之妙力,难可名言者哉!(《降魔变文》)

(22)如子贡之在孔门,其德行盖在冉闵之下。(《朱子语类》,卷28)

(23)所以孔子爱呼子贡而与之语,意盖如此。(同上)

(24)圣人殆亦固滞不化,当食之时,又不免“心不在焉”之病。(同上,卷34)

(25)此殆非人力可致,而以为无忧,何也?(同上,卷63)

(26)“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同上,卷10)

(27)想是他经历世故之多,见得事势不可行。(同上,卷86)

《朱子语类》中多见“想是”连用。这可能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是双音化的要求;一是揣测情态副词常与判断词“是”连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想是”的使用并不普遍。

(28)今二个神似乎割据了两川。(《朱子语类》,卷3)

(29)寻常人说战阵事多用变诈,恐王者之师不如此。(同上,卷136)

(30)武举射生非所长,容试射之,恐或有得。(《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

(31)怕是关西人语言自如此。(《朱子语类》,卷36)

(3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予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33)山上便有,山下亦或有之。(《河南程氏遗书》,卷6)

(34)圣人容有不能尽知者。(《朱子语类》,卷28)

(35)王褒曰:“法和既有道术,客或先知。”(《资治通鉴》,卷165)

“容(容或)”在宋代文献中用例很少,从其所在的语料看,显然不是普通百姓的口语。而应该是文人对前代词语的沿用。

五代及两宋时期新出现的为“怕、想、似乎”。新出现的揣测副词与现代汉语揣测副词的性质和用法基本一致,其形成过程都清晰可考,其中“想”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有限,多与“是”连用,或以“我想”的形式出现。该时期的揣测副词与先秦时期的揣测副词面貌有明显不同,几乎无一来自先秦,这表明,在揣测副词这方面,先秦汉语与唐代及其后的汉语有较大的不同。

四、现代汉语揣测副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的揣测副词有“恐怕、大概、大约(估计)、似乎、好像、或许、也许、可能”。

“恐怕”一词来自动词词组“恐怕”的语法化(前代与之相似的现象是“恐”、“怕”),唐代到宋代时期是其词义由害怕义到担心义的发展时期,宋元之交“恐怕”出现与积极语义内容连用的实例,这说明这个词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揣测词用法。如:

(36)恐怕它是姻缘未断,三言两句成合了。(《小孙

上一篇:迂回宛转,曲径通幽 下一篇:《红楼梦》霍译本中的人名翻译及其对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