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

时间:2022-07-09 03:00:33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

杨式传统太极拳综合老架“108式”,及拆解的“定步十三式”、“动步二十五式”和“动步四十式”,是中华武术宝库里一颗灿烂的明珠。是杨班侯先师与杨健侯先师共同研创,由杨健侯先师在清宫内传授。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限制,该诸路拳式在社会上流传很少,鲜为人知。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以意念为生命,以口令为架式,以技击为灵魂”的古老气功,俗称“太极纯功”,又名“天然气功”。它的导引方法是“意外不意内”,力争做到“练拳万念要归一,眼前无敌若有敌。以意领气要害使,克敌制胜靠奇袭。有的放矢方为准,盲目施招误战机”的要求。以拳导气,首先是通过躯干和四肢的活动,充分调动丹田中的真气,也称元气。即先天之气由命门顺阳关下行于长强,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脚的涌泉穴到十趾;同时由命门顺悬枢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腕、两掌的劳宫穴到十指。这些气的出入和调节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制的。当我们意念用于何方,拳掌使向何方,这种真气便变成使用中的“劲力”。

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特点是:难度大,形象美,气感强,疗效高。技击要求是:打拗不打顺,先拔根后打。动作要求是:弧行圈走,风摆杨柳,缠绕旋转,蛇行蛹动,对拉拔长,猫步鹰抓。风格是:尽情地发挥肢体圆运动的功能作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畅和循环,席卷病区,蚕食疾病。魏心唐师祖曾说:“这套太极拳是保健的医生,疾病的克星,健康的种子,长寿的源泉。”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圆形运动,它是通过圆圈来进行肌体上的关节活动,所谓无圈不是太极拳,从而达到健身、技击和艺术三方面的要求。太极拳的圆形运动,有大圆、中圆、小圆、平圆、立圆、斜圆、无形圆等多种。由于这些圆圈的不断变化而形成了前后、左右、上下、顺逆抽丝的不同表现。由于这些劲路的不断更换,大大促动了丹田真气的活动,使我们在拳击的使用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柳腰百折若无骨,撒满全身都是手”。它要求上肢“柔运行,刚落点”。运行时如圆规绘图,细致均匀;落点时似蜻蜓点水,一触即收。不柔,气不能全身散开;不刚,气不能聚在点上。下肢要求“揉膝步,横出直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似此,出步时才能够轻盈稳固,出收自如。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炼精则精力充沛,炼气则气宇轩昂,炼神则神采奕奕。杨式传统太极拳深厚的拳理拳法和博大精深的哲理,练习过程中所要求达到的三个步骤和三步功夫,使人久练不疲,越练兴致越高。独特而奇妙的健身健美功效让人终生受用,获益非浅。

魏心唐师祖早年是留法学生。杨澄甫先师在北京中山公园行健会开馆时,魏师祖被冠以开门大弟子,他在拳术上的造诣,曾被李雅轩师叔祖戏称为“隐士”。上世纪六十年代卒于“”时期,享年九十九岁。

赵毓庭师傅现年85岁,河北冀县人,年轻时只身到武汉,且体弱多病,1945年3月17日从陈又新师祖(陈又新师祖是杨澄甫先师的弟子)在武汉学习杨式太极拳体用全书(85式)。由于赵师傅练拳刻苦认真,朝习暮练,寒暑不辍,武德修好,深得魏师祖欢喜,于1947年8月18日被收为徒弟。魏师祖严肃地告诫赵师傅:“我教的这种拳不是社会上流行的拳,我也不希望别人知道我的名字。所以我从来不收徒弟;在我死之前,不许你说是我的徒弟。更不许在我死之前传授这路拳。你要刻苦练习,以心打拳,定能得其真昧,将来也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造福。”魏心唐师祖为了不使杨式传统太极拳失传,可谓用心良苦。

赵师傅从魏师祖学拳六年,深得杨式传统太极拳108式、定步十三式、动步二十五式、动步四十式和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太极刀和太极剑之真谛。直到魏师祖91岁那年到郑州他大女儿那儿定居才分手。赵师傅谨遵师命,待魏师祖去世后才开始传授杨式传统太极拳。由于旧的授拳方式的局限,择徒非常严格,嫡传非常分明。因年事已高,赵师傅于1995年4月封山,不再公开授拳。但为了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仍经常辅导我们几位嫡传弟子至今。

我与妻子刘金凤同生于1950年3月,家景贫寒,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体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1986年前后从赵师傅习练杨式传统太极拳诸套路。他常对我们说:“这拳如若在我手上失传,愧对恩师魏心唐”。社会上,对杨式传统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拳式时有曲解,更是忧心忡忡。他教导我们说:“为什么叫太极拳而不叫太极掌,是因去时是手,着人成拳。太极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他是柔性武术。二、无圈不是太极拳。三、太极入了门,全靠圈打人。不打人,怎么能称武术。”他把继承杨式传统太极拳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我们夫妻身上。

我们得到赵师傅如此厚爱,深感荣幸和不安,且任重道远。在征得师傅的同意下,向《武当》投稿,发表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式。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式,被俗语誉为“拳打卧牛之地”;“桌子方圆打死老虎”。是杨健侯先师在清宫内传授格格和阿哥们的秘门绝技。因在室内习练,也称闺房拳。此拳动作舒展,架式大方,体态中正庄重,结构紧凑,丝丝扣扣,左右开弓,攻防兼备。习练一套约需30分钟,较其它套路时间短。

为了便于习者掌握基本的动作要求,特将手型与常用劲力叙述如下。

一、手型

1、掌型称为“自然掌”,又名“仙人掌”。

掌歌曰:“掌为瓦楞,十指露缝”,“运行时如含苞待放,落点时似牡丹盛开。”

2、拳型称为“鸡冠拳”。

拳歌曰:“拳似鸡冠,拳心透空”。分食指突出,中指突出,小指突出三种。

3、钩型称为“勾手”、“吊掌”、“鹅头”。

钩歌曰:“五指撮拢如梅花初绽,腕曲勾垂似天鹅戏水”。

二、劲力

1、螺旋劲:凡是顺着转的圆圈,不管是平圆、立圆或斜圆,都称之为“螺旋劲”。

2、折迭劲:凡是接头的地方,顺转一圈,又倒转一圈,如把纸片折迭起来一样,都称之为“折迭劲”。

3、弹簧劲:凡是在发劲时身肢的对拉拔长,都称为“弹簧劲”,陈式太极称为“身肢放长”。

一枝动百枝摇歌

春风杨柳万千条,一枝动来百枝摇。手打太极踩八卦,跳跃舞蹈健身妙。“百会”上领头容正,心平气和松胯腰。收腹提肛含胸背,上下一线更重要。眼要平视神要凝,气沉丹田腹松净。全身摇动活经络,意气风发血畅通。双肘下垂肩松沉,手腕旋转划弧形。舌抵上腭生津液,同时扣齿明眼睛。练时脚跟不着力,好似雀跃欲腾空。脚趾踩动入为主,两腿转换不留停。五脏六腑蠕蠕动,精神充沛功能增。悉心锻炼意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定步太极拳架式解说与图示

预备式(规定方位)

面向南方,自然站立,两脚分开,脚尖内扣,舌抵上腭,虚灵领劲,两眼平视,全体放松,万念归一,准备练拳。

一、面向南方

南方是太阳光芒最强烈的一方。面向南方起势,意味着自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旺盛,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歌曰:面向南方行向东,东西两边均可通;迎着朝阳送晚霞,永不向着北方行。

二、自然站立,两脚分开,脚尖内扣

面向南方自然站立一分钟,两臂下垂贴于两胯旁,左脚分开横跨一步,比肩宽约一拳,两脚尖内扣,形成倒“八”字,这样可以使真气连贯脚心的“涌泉”穴。

三、舌抵上腭

牙齿轻轻地合拢,嘴唇自然地留一条缝,舌尖微微地上卷,抵在上腭,面部肌肉松弛,表情略带笑容。

四、虚灵领劲,两眼平视,全体放松

意念中要有头顶悬的想象,好似自己头顶上的头发被揪起来挂在屋梁上。它要求下颏微内收,颈部直立贴于衣领。

两眼平视是“虚灵领劲”的正确表现,只有“虚灵领劲”才能使“全体放松”。

五、万念归一,准备练拳

要把一切私心杂念排除掉,只用一种对打的意念(即眼中无敌心中有敌),使自己平心静气,一心一意准备练拳。并默诵歌诀:

十趾抓地头顶天,

舌抵上腭垂两肩,

两腿松弯含胸背,

提肛运气归丹田。

因习练传统太极拳的人很少,知道此歌诀的也成凤毛麟角。“十趾抓地”使十趾与脚跟搭桥、涌泉穴上玄,长趾上锁,虚踏脚板。“头顶天”即虚灵领劲。“垂两肩”即沉肩垂肘。“两腿松弯”使委中穴含有?意。“含胸背”即含胸拔背。提肛运气封谷道,小腹上翻,尾闾内卷,使百会穴与长强穴成一直线。舌抵上腭小腹翻,尾闾收和十趾抓地,俗称“两关门一上锁(图1)。

六、起势口令与拳式

1、拇指后撤,点胯坐腕

两拇指水平后撤,要压住两条裤缝,与风市穴垂直一线。然后两拇指轻点大胯,手腕向心旋转,十指朝前,掌根坐沉(图2)。

2、小指领劲,下插风市

以两肩向心旋转,小指领劲随行至小指与脚的大拇趾上下垂直为止,然后手的大拇指向下插。

此势是导气的主要关键,它是以内气的导引方法,将丹田之元气通过命门穴,顺悬枢穴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掌的劳宫穴,再到十指,以增强上肢的弹性和两掌的活力。

风市穴在拇指压住裤缝下滑三寸处,以肩下沉,使拇指点向风市穴。

在下插过程中,要虚灵领劲,双目平视,全体放松,促使丹田之真气通过命门穴,顺阳关穴下行于长强穴,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个脚板心的涌泉穴,直达十趾。此时,四肢百骸都充满了真气,已具备了足以战胜对手的条件,一旦逢敌,则泰然自若(图3)。

以上四个口令,是要求作好战前准备,以便轻装上阵,以对付对方千变万化的招数。但应该特别注意,在内气(即真气)出入丹田,顺着固有的穴位运行时,千万不可意想体内的穴位,以免破坏了内气的自然规律。

3、反抱关元

接前式,两肩带动两膀两腕向心旋转至两腕背相对,两腕关节内侧相贴,手型成V状,小指朝前,然后以小指领劲,两掌向内旋转,手心朝内,两食指并拢,手背朝前,以十指背朝前弹去(图4、5)。

用法:关元穴是丹田的一个穴位,俗称气门,在肚脐下两寸处。用手一拍,可使真气分散。从反抱关元开始,便与对手展开一场“你败我胜”的、较长时间的空手搏击较量。假如对方迎面向我冲来,双手抓住我的肩膀,意欲将我扳倒,或者想摇动我的桩步再行施招。此时我应该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使用早已蓄足真气的两个手背,旋击对方的关元穴,使其真气分散,锐气顿减。

4、旋腕前举,指点膻中

接前式,两臂带动两腕,两掌向内旋转,边旋转边上升至胸部,屈肘,肘尖朝下,两手心相对,十指并拢,指尖相贴,中指领劲向胸前伸出。膻中穴是我们常说的心窝(图6)。

用法:假如对手收腹弯腰来减轻我双手拍击关元穴的份量,我即旋腕前举双臂,向对方胸部两乳间的膻中穴出击。

5、托肱竖指

接前式,两腕带动两掌回扣,两中指相对相连,两手心朝内,然后横向拉开,大拇指竖起,托起大臂的肱骨(图7、8)。

用法:假如对手含胸躲过,意欲坠肘击我胸部,我急速分手横托他的肱骨麻穴,并以拇指竖起,使其无法坠肘向我还击。

6、卷掌横拦

接前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向外打开,接着,手掌向上旋转,使两掌心相对,十指朝天,随即食指领劲,带动手掌向心旋转至手心朝外,两中指尖靠拢,然后两手掌外沿向外横向砍出。

此时两虎口相对,两拇指相距与肩宽并与胸平(图9)。

用法:在他背我顺的情况下,我即双手翻掌以掌根横打他肘部的曲泽穴,将他抓我双肩的两手打脱,并以拇指扣住他的肘尖,使其无法滑脱。

7、拇指靠拢,小腹上翻,指点缺盆。

接前式,两掌前推,随即坠肘,磨掌至手掌心朝下,十指朝前,再以拇指领劲,互相吸引,使之慢慢靠拢。(待续)

上一篇:浅议太极拳对慢性病患者的作用 下一篇:先天论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