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血清ANA、SMA、PANCA、LKM及SLA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7-09 02:43:01

联合检测血清ANA、SMA、PANCA、LKM及SLA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ANA、SMA、PANCA、LKM及SLA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50例其他类型肝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和自身抗体检测。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包括血清胆红素(TBIL)和转氨酶(ALT)等,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PANCA),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等。结果:经常规生化检测,两组血清胆红素TBIL与DBIL,转氨酶ALT与AST,白/球比,Ig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自身抗体检测,两组ANA和SMA检出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NA、SMA、PANCA、LKM及SLA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检测; 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主要以自身免疫的各种异常反应为基础[1-2]。本研究中,笔者即对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9~78岁,平均(47.83±16.14)岁。从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其他类型肝炎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分别利用普通生化检测和自身抗体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1)自身抗体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SMA)、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PANCA)。如果ANA:SMA≥1:100,则为阳性,如果PANCA:SMA≥1:10,则为阳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如果得出LKM:SLA>1:100,则视为阳性。(2)常规生化检测:血清胆红素TBIL和DBIL,转氨酶ALT与AST,白/球比,IgG和IgA、IgM,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常规生化检测结果 两组血清胆红素TBIL与DBIL,转氨酶ALT与AST,白/球比,Ig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两组ANA和SMA检出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例(%)

组别 ANA SMA PANCA LKM SLA

观察组(n=50) 30(60) 29(58) 27(54) 18(36) 21(42)

对照组(n=50) 14(28) 15(30) 28(56) 13(26) 18(36)

P值 0.05 >0.05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大多数起病比较隐匿,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很相似,常有轻微黄疸,并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因此,临床积极地寻找有效的诊断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4]。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会产生自身抗体,患者的血清中便会出现浓度较高的循环自身抗体,这也就为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提供了良好的依据[5-6]。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常规生化检测,可得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TBIL与DBIL,转氨酶ALT与AST,白/球比,IgG,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利用常规生化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地检测出自身免疫性肝炎。选择采用自身抗体检测的相关检测指标,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病情的不断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4]。研究结果显示,经自身抗体检测可得,两组ANA和SMA检出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经统计,本研究观察组中,60岁以上35例,占总人数的70%,其中女27例,男8例。60岁以下15例,占总人数的30%,其中女13例,男2例。且60岁以上发病例数为35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0%(35/50)。分析可能是因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病程较长,肝脏受到了较长时间的损害。同时,也与一些患者没有及时就诊,延误了确诊时间有一定的关系[7-8]。即提示对于老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及时督促其接受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各种恶劣的后果[9-10]。同时,临床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如果经常规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转氨酶、胆红素等增高的情况,则应该进食的检测患者的自身抗体情况,以便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两组的ANA、SMA阳性检出率差异较显著,但PANC、ALKM以及SLA检出率差异不显著。即说明在AST和ALT、ALP、TBA以及GGT这些常规的生化指标中,如果经过检测发现ALT、AST等出现上升的情况,则可较为倾向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如果经检测单纯的出现ALP或者(和)GGT上升高情况,则要积极地进行进一步检测[11-13]。

总之,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强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侯瑞鸿,袁曙光,赵新湘.自身免疫性肝炎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3(4):23-24.

[2]张向群,刘畅,黄源.自身免疫性肝炎59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13(26):57-58.

[3]宋燕,史云菊,徐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7(8):34-35.

[4]李艳丽,刘宁,赵丹彤.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水平与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11(4):59-60.

[5]赵友林.自身免疫性肝病血清生化指标及各种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25):79-80.

[6]张真真,韩真.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21(6):69-70.

[7]林金爱.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及治疗[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13(5):65-66.

[8]谭立明,王外梅,熊金旺.等,抗髓过氧化物酶及乳铁蛋白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11(8):45-46.

[9]张海燕,马雄.急性起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15(5):79-80.

[10]苗琪,马雄.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鉴别诊断和处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14(5):60-61.

[11]刘燕敏,闫惠平,张立洁,等.急性及慢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及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2(1):93-94.

[12]翁厚光,张迎梅,吴尚农,等.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13(11):103-104.

[13]于秀霞.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30-31.

(收稿日期:2013-12-31) (本文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 下一篇: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