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建设

时间:2022-07-09 01:47:06

浅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建设

摘 要:电机与电器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传统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各地高等院校都基本设有该课程,2007年该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各高校也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特色,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方向。但新形势下,如何突破现有窠臼,在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方向方面,打造高校办学特色,实现创新,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也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电机与电器专业 高职高专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82-02

1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状

电机与电器产业是湖南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之一,是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发电、输配电、用电设备的产业。湖南工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离不开电机与电器骨干企业的带动与推动,湘电集团、南车株机等一批优势企业,在发展中起到了“火车头”的带动作用,目前培养电机与电器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

1.1 人才培养目标

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及新能源制造类企业、培养能从事电机与电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检测、营销、售后服务,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具备电机与电器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掌握专业知识,电气控制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中级及以上维修电工技能、电机电器检验、设计及绘图等技能、较强的PLC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1.2 电机与电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从区域经济来分析,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发展势头良好,带动整个社会对电机与电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以江苏的常州及浙江的温州为例、装备制造业及电气企业皆是其支柱产业,江苏常州2011年电气行业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达4.5万人,温州2011年电机与电器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1.86万,珠三角地区每年需要电机与电器专业类高级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达2万以上。

从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分布来分看,整个“十二五”阶段,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汽车、装备制造、纺织、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等大型制造产业,电气方面的维护人员占总维护人员的50%。设备生产过程中,与电气相关的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30%左右。涉及电气产品制造的生产环节,电气工作人员的比重更可超过50%,可见新形势下,电机与电器专业人才市场需要空间仍然巨大。

1.3 电机与电器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机与电器专业为传统专业,经过数十年发展,虽然积聚了一定的人才培养经验,但是目前对该专业学科的建设,也面临一定的问题:(1)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迫切的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对称;(2)教学师资的主要力量构成为年纪较长的教师,其后备发展力量及知识水平层次的更新方面明显是不足的;(3)关于实务训练方面的设施配备仍不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等。

2 电机与电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定位

2.1 建立“两主体、三融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人才培养,一般为任务驱动型培养模式,高校根据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生产工艺流程各岗位的人员技能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岗位相结合,并以达到岗位要求。新形势下,这种培养模式需要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对电机与电器专业人才的深层次要求,因此依托行业、企业,依据电机与电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以“两主体、三融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生产、实训、设计、竞赛”五个环节紧密联合,突出“就业、个性、发展”工学结合育人改革思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对某种技术的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使他们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的工艺、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的技术活动过程。

2.2 专业培养定位

专业培养定位应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电机与电器行业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又可以细化为两类:第一类是指在技术岗位上承担产品装配工艺管理和工艺文件的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和检验文件的编制,以及质量管理、专业制图、产品制造技术指导和管理等;第二类是指在工作岗位上能执行工程师下达的技术任务,进行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协助工程师完成新产品的辅助设计和新产品的试制等工作。除此以外,企业还需要部分既熟悉专业又具有销售、售后技术服务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等。整体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可以如下模式:生产一线操作技术、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及产品营销、工艺设计、产品设计、设计师等。

高职高专电机与电器专业后期的深造,比如升本,该专业升本后的方向主要为电气工程,电气工程有三个方向,分别是:电机、电器、自动化。因此,在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同时应考虑培养一定的应用创新性人才,为学生的后期深造做知识储备与理论对接。

3 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建设

3.1 课程设置注重架构多重知识结构

电机与电器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电机与电器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掌握专业知识,电气控制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中级及以上维修电工技能、电机电器检验、设计及绘图等技能、较强的PLC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除具备操作、使用、测试、排除电机与电器障碍外,还需要一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这就需要除主干课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研究的能力,养成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发展趋势关注的意识,因此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相应的主干课程,比如工程力学、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器学、电机与电器制造工艺等课程外,还需要通过架构多重知识结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来看,课程设计应涵盖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前文已通过主干课程予以叙述,但还应设置相应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2)能力结构细化,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工程计算、测绘能力;电机、电器设计、装配及新产品开发能力;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电机、电器产品的试验与检验能力;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3)素质结构,学生应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热爱科学,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2 平衡机械类与电类的课程设置

(1)电机与电器专业要需要运用计算机、电子控制线路等知识,学生要掌握机、电一体的全面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机、电系统理论要予以平衡。

(2)电机与电器专业作为一门可升本专业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体系上还要考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需要,因此在本科阶段将要涉及的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内容。

(3)积极为学生提供必修课外感兴趣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大有好处。建议对学生进行职业意向测试,在机械加工、电机设计、销售业务、生产管理等四个方向进行选择,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

3.3 以职业能力为支撑点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

以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为主线,结合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1)打造与专业教材相匹配的集指导书籍、课件、学生作品、试卷集、习题库等资料于一体的立体化、多层面的教学资源库;(2)根据学科发展情况,及时补充综合性及系统性较强的前沿教学资料,同时立足岗位为基点,以各职业能力为支撑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具备“囊括各职业能力、层次分明、运用便捷、开放发展、动态补充”特征的丰富教学资源库。

3.4 “项目教学”与“项目开发”相结合教学模式

目前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为“校企合作”式的“项目教学”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运用能力,学生所掌握的能力毕业后进入地方企业,能很快熟悉工作岗位,给企业带来效益,但这种模式无形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的培养,因此,在采取“项目教学”方式的同时,应同时采用“项目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教学培养。

3.5 建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任何专业的设置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保障体系,电机与电器专业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建立一个层次科学、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教学队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缪海滔.环三都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电机电器紧缺人才的培养[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22(2).

[2] 施大发.高职电机与电器专业的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05).

[3] 罗小丽,钟利琼,蒋燕,等.基于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

上一篇:牛羚在遇到危险时是如何教育幼崽的? 下一篇: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