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产业链整合

时间:2022-07-08 09:25:21

中国传媒产业链整合

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对传媒产业而言不失为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我国传媒业正处在一个体制变革、机制变革的转型期,与西方媒介产业一样,在规模、结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媒介并购不断出现,呈现出娱乐业、新闻业和信息业高度融合的趋势。但应引起重视的是,中国传媒产业在兼并重组的同时,并没有看到西方媒介产业发展的深层次运作规律,即重视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打造。国外一些传媒集团的发展,是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进行资源整合的,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种需要,使市场覆盖达到最大化,获得整合的经济性。对于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来说,无论是理论层面的研究还是实际的运作,都还未提升到应有的层面。

目前,我国传媒业正借助传媒产业改革的有利政策,加速构建合理的传媒产业价值链,树立以核心价值为主的理念,走出“为做大而整合”的误区,从而促进我国传媒产业有序系统的发展。

一、传媒产业价值链的界定

“价值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在一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价值链包括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

结合传媒产业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传媒产业链应当是传媒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把内容生产,技术开发,营销手段等诸多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产业集群。这个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是传媒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次向外的延伸都意味着新的市场机遇和产品的出现。从链接的方式看,它可以围绕某一技术(如摄像编辑技术)、某一产品(如电视节目)以及整个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对传媒产业或对于相关传媒企业发展起到“增值”作用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有机整合。

价值链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重新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各种活动,来分析企业在产业内的竞争优势。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成本优势。传媒价值链的形成,将同一类型媒介产品的不同阶段纳入一个集团中来,把原先的外部交易转换成内部交易,去掉相关的中间环节,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使得专业化分工协作在传媒产业内得到实现,通过这种加强与上下游集团的产业链整合来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二是差异化优势。在传媒产业中,关联的传媒集团可以通过相互交流与学习,资源共享获得单个集团无法获得的差异化优势。传媒集团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内部关联单位之间的学习,获取知识并进行创新,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构建传媒产业链的另一个意义来自于我国传媒产业的外在压力分析。我国加入WTO 之后,国内传媒市场面临国际传媒巨头的竞争,然而中国传媒集团与他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无论从维护意识形态导向和政治文化版图的角度,还是从增强市场竞争力争夺生存空间的角度来说,中国传媒业都必须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这种跨越,并不是简单的兼并与整合,或者一味的多元化经营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健康有序的传媒产业链。

二、当今世界传媒集团在产业链培育时采取的模式

(一)横向延伸发展模式

横向延伸是指传媒集团在同一传播媒介或不同传媒层面上进行扩张。前者表现为,如报业集团由一张主报统辖若干系列子报构成,广电集团由若干分工明确的系列频道、频率构成;后者表现为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多种传媒形态所构成的传媒集团。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发挥范围经济所带来的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范围经济是指传媒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带来的经济性,它本质上是对企业可以共享的剩余资源的利用。因为特定投入都有一定的最小规模,而这种投入对于生产某一种传媒产品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两种或更多的传媒产品时可以使成本在不同的产品中进行分摊,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产生范围经济。

以台湾东森集团为例,新闻采集与供稿的一般工作流程;采访某一新闻事件由一新闻小组承担,小组内通常有文字和摄像两名记者。到达现场和进行采访时先由文字记者通过电话口头向东森广播网信息,由电台率先播出,然后当摄像机架好并进行电视采访时,新闻信息就开始流向电视媒体,同时文字记者又整理出文字新闻稿,发给集团内的网络媒体,而集团的平面媒体则从网站上下载所需新闻,经编辑后在报刊上刊出。所以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到现场的东森集团记者往往只有两个,而刊播这条新闻的却可能是集团内的众多媒体。这样使得集团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得以降低,范围经济的效应也得以显现。

(二)纵向延伸发展模式

纵向延伸是指传媒集团按产业价值链后向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者前向扩展到最终产品的用户,它涵盖了同一种类型媒介产品的不同阶段,包括制造、发行、播放和销售阶段。这样集团可以用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还可以保证稳定的供求关系;防止经营活动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

纵向延伸发展模式包括两种形式: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前向整合是从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渗透,比如报纸自办发行,通过前向整合进入批发或零售环节,获得经营自己产品的渠道,去掉中间的相关环节,可以带来明显的成本节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后向整合则相反,企业向价值链上游的渗透主要是保证原料稳定的供应,比如报业向新闻纸行业的进入。

(三)混合延伸发展模式

混合延伸是指传媒集团的产业链的延伸已经超出了传媒业,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再整合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其他产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用途不同的产品和劳务,以降低营运风险,营造持续竞争的优势。它的优点在于:一是通过进入其他行业规避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二是使企业迅速地利用市场机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战略性转移,为企业发展提供多点支撑;三是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虽然这种模式的实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但它是把双刃剑,实施的风险也很高,因为它属于非相关产业延伸,意味着企业可能对新业务不了解和缺乏经验,而且由于资源分散使用,企业难以培育在各个业务领域的比较优势。如果传媒企业对所实施战略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未作充分的准备,那就很可能掉入“战略陷阱”。国内外许多传媒集团在进行产业链的混合延伸时取得了成功。如国内的广州日报。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既是制造业的巨头,也在传媒业取得巨大成功,它目前拥有的全国广播公司是全美三大电视网之一。应该说传媒集团实施混合延伸战略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传媒业是一种影响力产业,它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品牌形

象、公众影响力有利于其进入新的行业,它拥有自己的广告媒体,可以节省市场开发的费用。

三、我国传媒产业链的问题及缺陷

在中国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国际传媒产业链相比,在结构框架、内在运作规律、上下游有机联系等方面,中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目前的状况还相当不完善,其中突显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媒介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媒介产业经营模式更多的是“单点式”经营。这种经营是围绕内容生产,将相关的上、中、下游企业联结起来。这种“单点式”经营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它未能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媒介资源;另一方面,内容的生产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媒介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出现产业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由此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媒介产业盈利模式单一,更多的依靠广告。目前,我国媒介产业价值的实现几乎都是依靠版面和时段的销售,即通常所说的“卖广告”。据统计,在报纸利润来源中,至少有70%来自于广告,在电视和广播的利润来源中,更是有95%以上来自于广告。媒介产业价值实现模式的单一,表现为媒介产业赢利模式的单一。过度依赖广告销售,为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和潜在危机。一方面,广告量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宏观经济影响,而且广告投放明显地表现出赢者通吃的规律;另一方面,一定时期一定经济环境下,广告投放总量总是存在一定的极限。过度依赖广告,使得媒介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产生相应的瓶颈。据有关研究表明,广告收入在媒介企业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超过70%之后,媒介企业将具较大的经营风险。目前我国媒介产业链并不是一条稳定的价值链。

(二)媒介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之所以媒介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单一,一个主要原因是媒介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除了信息资源外,媒介还有客户资源、受众资源以及品牌资源,这些资源也具有很大的价值。客户和受众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利用已有的客户和受众名单可以进行某种资讯服务的“精准营销”;发行渠道和发行队伍是一个潜在的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已有的发行渠道和发行队伍组成高效、诚信的物流配送系统;品牌资源是整个媒介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利用已有的传媒品牌从事传播领域以外的业务,如进行会展、调查、咨询等业务。目前我国媒介企业经营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媒介产业主业的生产管理中,对媒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做得不够。

(三)媒介产业价值链未完整形成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我国媒介产业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已经构建了产业链,主要包括节目与信息内容提供商、节目与信息集成运营商、节目与信息传输运营商、网络运营服务商、有线电视最终用户以及监督机构等。但是我国媒介产业链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在媒介产业链中,由于传播渠道的垄断,媒介产业的利益更多的为渠道营销商所控制,其他组成成员得不到合理的利益分配,从而导致媒介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面向终端市场,不考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和依存关系,这样产业链各个环节并没有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我国媒介产业链很长,但价值链很短,产业链没有通过价值链而连接。很多生产环节不仅没有为媒介组织创造价值,反而成为媒介组织的拖累。

(四)上“规模”而不“经济”、增“范围”而不“经济”的构建误区

近年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一对在传媒研究领域使用较为频繁的概念。就规模经济而言,如果媒介能够以低于加倍的成本来获得加倍的传媒产品,就存在规模经济。媒介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取决于各个价值链的规模经济和不经济因素对媒介总成本的综合影响。然而一些传媒集团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某些价值链接点存在规模经济,就盲目地扩大规模,导致了其他价值链接点成本的增加却远远超过了规模经济带来的节约额,最终规模反而不经济。就范围经济来说,如果一个媒介生产两种或多种传媒产品的成本低于分别生产以上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则存在范围经济。近年来我国传媒集团盲目地追求多元化经营,而未注重核心业务的培育,多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薄弱,也就导致了传媒产业价值链相对分散,从而导致了范围不经济。

四、我国传媒产业链整合的对策分析

我国媒介产业链必须进行整合与延伸,因为通过媒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一方面可以打造并进一步强化媒介产业品牌,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媒介产业的赢利模式更为科学合理,从而防范宏观经济波动对媒介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借助政府力量促进传媒产业链的构建。就机制构建而言,传媒产业链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尤其是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助推。传媒产业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必须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传媒产业链构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核心在于构建的重点应该交由市场来完成,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正确引导下,遵循市场规律,探索一条市场推动型的产业链构建之路。

其次,整合内部资源,做好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扩张。整合内部资源即在传统的媒介结构内部完成资源组合与优化,使采编、发行和广告3 方面有效协调,从而做到定位合理、组合优化,使得媒介产业内部各个部门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益。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扩张是指在更高层面上整合更多的媒介资源,形成资源的规模优势。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坚持在系列化基础上走一体化道路,进而实现多元化。

第三,突破“单点式”的经营瓶颈,改变单一的盈利结构。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栏目为例来分析突破“单点式”经营的若干对策。《超级女声》的成功秘诀主要在于媒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1、媒介资讯的深加工。利用已有的媒介品牌进行深加工。《超级女声》充分挖掘《超级女声》的品牌资源以及超女资源。无论是广告代言、巡回演出,还是超女相关产品的开发,都是《超级女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2、媒介品牌相关消费产品的开发。《超级女声》开发了一系列与超级女声相关的消费产品。无论是短信服务内容的提供,还是网络论坛的设置,都并不仅仅只是与消费者的互动,更主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与《超级女声》节目有关的信息产品。3、与新兴产业的价值链接。《超级女声》不仅是湖南卫视策划者的成功,更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原本没有的传播渠道,手机用户数的激增,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3G技术的成熟,为移动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以及3G手机等新兴产业将在未来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4、已有媒介客户群和发行队伍价值的再开发。媒介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延伸,不仅可以进入那些对广告依赖程度高的行业,也还可以依托媒介的影响力以及号召力建立客户数据库,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客户组织,一旦形成即可以掌控巨大的消费者群体。

上一篇:上半年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 下一篇:辽宁省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