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北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起铃现状

时间:2022-07-08 08:04:49

浅谈河北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起铃现状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举重运动中,第一步起铃在举重技术中的作用?我省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第一步起铃现状是怎样的?本文作者运用运动力学中运动学和动力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 举重运动员 起铃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近些年从河北省各地市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观察和统计,普遍存在第一步起铃多样化、技术不标准和对起铃概念理解错误的现象。因对运动员成绩提高的迫切期望,在执教的工作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只注重对运动员膝上动作的指导和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第一步起铃的关注,造成了许多青少年运动员第一步起铃不规范,从而影响第二步膝上发力。

二、研究方法

(一)观察统计资料分析方法

(二)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分析法

三、分析讨论

(一)起铃在举重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物理原理,第一步起铃首先改变了杠铃的惯性,使杠铃从静止状态改变到向上运动状态。第一步起铃是举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为膝上发力做准备和提供必要的有利条件;是膝上发力后杠铃和人体获得完成提领动作所必须的高度、速度、运动轨迹、动作节奏的前提条件。

第一步起铃时,首先做好预备姿势(本文在此不对举重中预备姿势做过多说明),利用腿部前面的股四头肌和小腿后面的三头肌收缩,因伸髋肌群是人体最大的用力肌群之一,这是使杠铃向上的动力源;此时,运动员要抬头、挺胸,保证腰背肌肉收紧,保持上肢躯干与水平面角度不变,这时腰背肌肉承受最大重量的时候。杠铃从地面到膝盖的运动距离平均15―20厘米。

(二)我省青少年第一步起铃现状

第一步提铃的作用和地位如此重要,然而在训练比赛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现在有很多业余运动员起铃时臀部过早抬起,简称“抬臀式”。当杠铃到达膝盖时,大腿和小腿夹角过大,导致引膝过程中腰背承受的重量过大,在蹬腿发力时因大小腿角度过大没有太多的伸展高度,从而导致发力不充分,杠铃高度不够而失败。

第二种是起铃上体过早,简称“上体式”。因伸膝不足,膝关节挡住杠铃垂直向上或稍向后上方运动的路线,杠铃大多不同程度向前上方运动,发力时总重心更加偏前,必然造成不稳定的下支撑。

第三种现象是小臂用力过多,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起铃时小臂过多参与到起铃过程中,而此时应是腰背承受着杠铃重量。当起铃小臂用力时,经过大脑分析会造成腰背不能收紧,从而使杠铃重量转移到手臂上,杠铃重心会偏前,导致引膝时腰背不能充分用力。

这三种错误的起铃方式是我省青少年最常见的,这可以在2009年和2010年我省省比赛中可以看到。

(三)浅谈解决第一步起铃技术的初步方法

明确第一步提铃动作对膝上发力、对整个提铃动作有着规定性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做好第一步提领才能为膝上发力、整个提铃动作做准备和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提高第一步提铃在训练中的比重,改变过去只重视膝上发力,不重视第一步提铃的状况。第一步提铃应列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专门进行教学训练。提领动作不达标、不基本掌握就不过度到下一步引膝动作的教学。

第一步起铃本人更倾向于采用中高臀位较为适宜。因低臀位起铃时,髋、膝、踝关节屈曲较大,阻力矩大,重心偏前,下蹲支撑稳定性差,各环节不利于充分用力的条件。但中高臀位对腰部力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臀位高加大了上体前倾度,增加了前倾力矩,增加了腰部负担。因此在选材时,就要根据腰部的形态、结构、比例、肌肉分布及类型、起始力量和可塑性大小等要求标准来做好腰部力量的选材,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中要突出腰部力量的训练比重,把腰力提高到适应第一步提领所需要的水平。

其次,不论是目前出现的中、高臀位或传统的低臀位起铃,膝下提铃都应以伸腿为主,上体保持平行移动,低臀位起铃更应着重以伸腿用力为主。提铃过膝后无论“引膝”大小,在较快伸抬上体的同时,也应适当继续伸膝。动作速度因用力难度大,要求高,因此速度不宜过快,要平稳。再能保持动作结构要求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动作速度。

大胆创新,采用新技术。例如国际上多数运动员采用的中、高臀位起铃就是一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第一步起铃动作的先进技术。这有利于重心稳定平衡;有利于伸腿用力;有利于保持合理的上体倾度及膝、髋角度;有利于获得较大的膝上发力初速度等必要和有利的膝上发力条件,其不足是对腰部力量要求较高、负担较大。例如:在第一步提铃技术教学中,提出“挺胸低头”伸腿用力提铃的要求。这种教法要求有效地抑制了队员中普遍存在的上体过早抬起的缺点,注意要求挺胸,腰部就会自然收紧,笔描腰背肌收不紧的负作用。总之,大胆创新、发掘新技术、新教法有利于第一步提铃技术的形成和改进。

四、结论

(一)第一步起铃技术做不好膝上发力、下蹲支撑就做不好。

(二)改善第一步起铃的方法是提高认识,明确概念、做法,注意腰部力量选材和训练,注意技术教法的创新等。

参考文献:

[1] 朱龙法.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J].当代体育教育.2012(35).

[2] 刘伙耀.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广东科技.2012(15).

上一篇:通过气息训练加强足球守门员呼应声效果研究 下一篇:“嫦娥”改变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