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三本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时间:2022-07-08 07:36:28

浅谈如何提高三本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大学一年级是整个大学学习的基础,如何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做出总结,希望能够对同行的一年级教学工作有所帮助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一年级学习主动性期待目标归因

一、要认真仔细分析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三本院校,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知道何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就相对较低;但学生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创新能力较强,且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特长,或歌舞、或乐器演奏、或演讲辩论、或武术球类等,可塑性强。学生各具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参考和利用这些因素,趋利避害,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具体分析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我有这样的体会:相较大二、大三和大四,大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弱的比例还不小。刚刚脱离高考桎酷来到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带着无限梦幻的憧憬和无比放松的心情,而这时的他们又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变化时期,心理不够成熟,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虽然处在大学阶段打好坚实基础的黄金时期,可有的学生没有这种紧迫感,这就亟需老师的引导和督促。

三、分析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学生特点找出一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在教学中,我们要知道学生的需要究竟是什么,即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所以教师的期待一定要通过具体的、可以实现的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选择的任务难易程度适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效力。试验证明,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动机和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应常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期待,认可学生学习,同时也要督促他们付出努力。

2、设置合理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目标可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的作业表现,所以要帮助学生设置目标。第一,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因为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有助于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第二,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个目标让学生选择,或者选择先达到哪一个目标。第三,使学生确信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可以告诉学生其他人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让他相信他是可以成功的。第四,一定要给学生向目标迈进的反馈,比如通过学生的作业分数、评语或者上课的表现等。

3、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恰当地向学生反馈他目前的努力距离目标有多远,学生可以更加努力或尝试采用其他策略;如果反馈告诉学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学生就会感到满意或者有胜任感,从而设置更好的目标。比如:老师在作业批改时,给出很好,继续努力;有进步,加油等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内容针对性不够;但若教师对学生作业、测验等进行评价时,不仅打分数、评等级,还加上有针对性的评语,效果就会更好。

4、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这里有三种方式可以参考使用:一是通过教师任务本身发生变化。同样的学习任务,通过言辞或者方式的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大胆地改变任务呈现方式以保持学生的兴趣。二是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学习材料越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同时要对学生内外动机进行合理协调,避免因此失彼。三是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学习任务,在法语教学法中称为“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自主性自行形成。

5、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当地给予鼓励,即使他们没有回答出来,也不害怕下次再进行积极思考作答。由此可见,表扬与反馈是激发动机不可缺少的手段。

6、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课堂上,合作性教学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因此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通过组员之间的彼此帮助和约束,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实现,通过对共同目标的追逐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当然也要注意方法,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出现。

7、增强自我效能感

应当选择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困难的任务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从任务操作中获得有关自己能力的信息时增强自我效能感。无力感的学生通常学习很差,他们总是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无法获得成功,什么都不做会使他们感觉更好,可以将失败归因于没有尝试。因此,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例如一个学生的文化成绩很差,但他通过某一特长获得成功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好了,自信心增强了,以后的发展也就顺利了。

8、进行归因训练

教师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在课堂上应该淡化分数和名次,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期待: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好,而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一种内部的、可变的因素,这种归因使学生产生这样的预期:如果自己尽最大努力,将来就能成功,他也愿意去付诸努力。那么,教师的反馈就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评定学生考试成绩或对学生情绪的支持或拒绝方面。

另外,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学生归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不正确的、消极的归因进行心理辅导。

总之,在仔细了解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和监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教师要大胆地尝试各种教学法,研究适合三本学校学生的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上一篇:浅议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进 下一篇: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