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时间:2022-07-08 04:50:18

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摘要】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加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一个人有多种才能和本领,因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生存能力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基于这种变化职业学校也必然开始着手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复合型人才 课程改革 创新能力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23-01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生产现代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单一工种、单一技能的技术工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具有两种、两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倍受青睐。

1 职业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1 复合型人才具有的明显特征

(1)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即使是工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处理大量事务,如何迅速准确地分析信息、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种事务,这必然需要良好的应变能力。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在迅速地发生变化。一方面,复合型人才由于掌握了两种以上的技能,一旦岗位发生变化,他们就能迅速地作出调整,而不至于手足无措。另一方面,复合型人才又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主动寻找更能发掘个人潜能的职业。

1.2 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五个特征。即: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而这些特征正是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因此学校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1.3 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

随着普通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成了一个大难题,那么中专生就业是不是就更加困难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伴随着市场的发展,人才已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被推向市场,“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完全由市场这一杠杆来衡量。据调查社会上许多企业中大量一线的、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工人非常缺乏,急需扩充。因此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使其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企业急需人才。

2 职业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法措施

2.1 动员和引导学生向复合型人才目标挺进

学校可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1)复合型人才是一种高素质人才,是具有较高能力极受社会欢迎的紧需资源,一旦成为应变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对国家、对社会能做出显著贡献,而且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能达到的,它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学生是实现复合型人才的主体;(3)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意味着,各类学科、各类知识样样都学到,而是在较好地掌握一至两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尽力挖掘自身潜力,丰富相关知识、提高相应能力。因此在倡导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本专业的学习。

2.2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与本专业有关的其它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有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此,学校应在本地区或周边地区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市场的需求,不受各种大纲的约束,合理安排、设置理论及相应的技能课程及学时,对教材大胆进行“增、删、补、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技能培养方面,一方面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以增强学校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聘请一些技术精湛的技师进行传、帮、教,以促进学生真正地、直接地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我校在这些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头,机电专业聘请了有实际经验的车、钳、焊等高级技师给学生上操作课;今年所有的专业教师都进行了双师培训;教学效果初显成效。

2.3 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常会以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按统一模式“塑造”所有学生,这样往往抑制了个性的发展,成为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障碍。因此学校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改变现状:(1)在一年级学生主要上通选课、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充分了解各专业。二年级开始,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即使选定了专业,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发现当初选择的专业不适合,还可以转专业等;(2)同一专业也可以采用分层次、小班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有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遇,引导他们不仅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能通过学习发展其特长,培养过人才干,使其成为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人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展的计算机技能小组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

2.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极好机会。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外,还要利用课余甚至课间组织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数控机床能手赛、英语课间餐、英语面对面、文学社、服装设计小组、工艺美术小组、计算机兴趣组及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助一臂之力。

一个国家的强盛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全体公民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要求年轻一代具备厚实的文化基础和较高的职业技能。职业学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深化教学改革,要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改革重点,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上一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学校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