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药艾美乐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时间:2022-07-08 08:19:54

新农药艾美乐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摘 要: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以稻飞虱为靶标,对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进行示范推广,并证明了其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艾美乐;稻飞虱;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1 稻飞虱

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虫。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之一,危害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是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1.1 形态特征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稻飞虱成虫分长翅和短翅两种类型,长翅型有较强的趋光迁飞习性,短翅型成虫属定居繁殖型,繁殖能力极强,寿命长,产卵能力强,一般可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1000余粒,其卵产在稻株叶鞘和叶脉组织内,卵粒香蕉形,排列成一条,称为“卵条”。若虫分5龄,体色有深浅之分,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褐色,5龄若虫体长约3.2mm,前翅芽超过后翅芽尖端。

1.2 危害状

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集中在稻丛下部刺吸植株汁液,可引起稻株中毒萎缩,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轻则减产2~3成,重则颗粒无收。被害部呈现长形棕色斑,严重时下部茎秆变黑,全株枯死,造成落塘。为害严重时全田枯死似火烧状,颗粒无收。

1.3 发生特点

在云南稻飞虱一年发生5~10代,田间世代重叠。冬春温暖的年份,有少量成虫、若虫和卵在再生稻上越冬。但每年初次发生的虫源,主要是随西南气流迁入的亚洲的中南半岛诸国稻区终年发生的飞虱。东川稻飞虱的严重为害时期在7~9月份。成虫趋光性强,卵多产在稻株下部叶鞘及嫩茎组织内。虫害发生时多从稻田中间点片发生,向四处蔓延。栽插密度大,氮肥施用量过多,植株贪青茎杆柔软,往往受害严重。同时水稻品种不同,抗虫性有较明显的差异。品种抗性差、种植密度大、气候适宜、天敌数量少和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期都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

2 新农药艾美乐

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的农药艾美乐是一种高效、内吸性、广谱型、低残留新型杀虫剂,对环境和作物高度安全,特别适合用在对农药残留要求严格的有机农业生产上。艾美乐具有高内吸作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高活性,是防治稻飞虱、茶叶、蔬菜等作物蚜虫,茶小绿叶蝉等害虫的首选用药。艾美乐防治稻飞虱,应在低龄若虫期使用,每667m2可用2~3g(2~3袋),虫害发生严重时,建议和敌敌畏混合使用,防治稻飞虱增产效果显著。

2.1 针对稻飞虱发生特点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

2.1.1 防

做到沟渠配套,田间开沟,使其排灌自如。在水稻生长期间做好肥水管理,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做到干湿交替,防止田块长期积水。深水浸灌和田泥污烂都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做到合理施肥,掌握施足基肥,不过施氮肥,防止封行过早,贪青迟熟。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能起到抑虫的作用。

2.1.2 治

水稻虫口密度平均每丛15头时,每667m2可选用下列农药之一:70%艾美乐3g、25%稻虱净可湿性粉剂20~3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20%叶蝉散乳油100~150mL,加水50~60kg喷雾。氧化乐果、万灵等农药也有较好效果。

2.2 应用艾美乐防治稻飞虱示范情况

2007年6月下旬以来,东川区由于受外来虫源、夏季干旱等原因的影响,水稻稻飞虱在东川区大面积暴发,虫量为近20a来之最,并迅速在全区范围内蔓延扩散,其特点是稻飞虱迁入数量大,虫口密度大,白背飞虱比例高,发生范围广。全区水稻面积1913.3hm2,截止7月10日初步统计发生面积已达1033.3hm2,病田率达54%。轻发生的虫口密度达200~1000头/百丛,中等发生的虫口密度达1000~2000头/百丛,中偏重至重发生的虫口密度达2000头/百丛以上。

2007、2008两年结合稻飞虱的发生开展应用艾美乐防治稻飞虱示范项目工作(见表2)。针对水稻稻飞虱暴发流行快,农民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效果差,为了有效遏制稻飞虱暴发危害的势头,乌龙镇在区级部门的指导下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广泛动员群众开展了以农户自防和乡镇统防相结合的群防群治工作,力保做到4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等措施),7月11日在全镇全面铺开不漏田,不漏户的统一防治工作。按3g/667m2/次施用艾美乐(剂型70%水分散粒剂),轻发生区普遍统防2次,重发生区统防3~4次,使虫口密度基本控制在200头/百株内。稻飞虱暴发危害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项目实施2a以来,平均每年在乌龙镇推广新农药艾美乐338.067hm2,在本镇的推广覆盖面达89.98%(2008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375.73hm2),涉及 11个村委会70个自然村,0.4万家农户。2a累计推广676.13hm2,2007年和2008年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达557kg和560kg,比对照475kg和482kg每667m2分别增82kg和78kg,增幅分别为17.26%和16.18%;平均每667m2产值分别为1114元和1120元,分别比对照每667m2纯增164元和156元;项目区水稻2a累计实现产值1132.87万元,新增纯收入162.27万元。

3 对艾美乐的评价

根据多点调查,艾美乐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示范结果表明,每667m2稻田施用70%艾美乐3g防治稻飞虱药效明显而持久,防治效果达90%以上;单用70%艾美乐3g对水稻三化螟无防治作用;各施药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对防治稻飞虱表现出较佳防治效果;但对害虫天敌都有一定的杀伤力。

在东川区水稻种植区,稻飞虱发生的高峰时期是水稻生长中期(6~7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是增产增收的主要障碍,因而搞好水稻稻飞虱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点大面积示范结果证明,水稻稻飞虱防治的理想药剂是艾美乐,不仅防治效果明显,而且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同时对人畜安全,在示范过程中未发生因施用艾美乐而发生的中毒事件。6月中下旬至8月初为其施用的最佳时期。示范结果表明每667m2用70%艾美乐3g,对水稻中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比后期用药增产5%,科技投资收益率达到1:7.49,其防治效果在大面积示范检验中得到了肯定。

作者简介:张正美(1974-),女,云南东川人,昆明市东川区种子管理站农艺师。研究方向:种子管理,农业推广。

上一篇:石刁柏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