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7-08 06:44:23

浅谈物理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 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气氛。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情境;兴趣;探究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57-02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并进一步产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一、立足生活实例,创设亲切的教学情境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因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成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和现象出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再用获得的物理规律和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例如,我在讲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你骑自行车时,如果有一辆汽车快速从你身边驶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答:会感觉好像自己要倒向汽车一侧)对于这个熟知的问题,学生努力想弄明白却又想不透,就非常急于知道其答案,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相当高涨。

二、巧用矛盾冲突,创设悬念性教学情境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些悬念性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选择彼此冲突的物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在我们身边或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彼此矛盾的物理现象,这种矛盾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这些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热传递这部分知识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寒冷的冬季,我们用手去摸铁块时会感觉很凉,而摸木块时却感觉没有那么凉,环境温度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不一样呢?再有,在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给电炉通电时,炉丝会热到发红,而与炉丝相连的电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呢?

(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教学情境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凭主观经验或想象,得出想当然的结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产生会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需要是“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即学生通过学习会获得满足感和快乐。例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我首先用手推一下讲桌,结果没推动,我向学生发问:为什么桌子没被推动呀?马上有学生回答“因为桌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这就与二力平衡的条件产生了冲突,当许多学生知道他们的答案错误时,就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

三、依托直观实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作为一种物理方法,而且作为物理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的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在大量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如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创设出许多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我在讲浮力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向一个烧杯里注入清水,并放入一个鸡蛋,鸡蛋会沉入杯底。逐渐向杯子里放入食盐并不断地搅拌使盐溶解,最后鸡蛋竟浮上了水面。这个有趣的实验使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鸡蛋为什么会浮上水面?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并积极地利用各种器材进行探究。

四、借助科技成果,创设应用型教学情境

以一些有重大影响的物理事件和科技实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物理课的信心和决心。例如我在讲《功》一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神七”发射的视频,指挥员发出“点火”的指令后,随着一声浑厚而低沉的巨响,火箭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力的作用下徐徐升上天空,这段视频既引入了功这个课题,又让学生关注到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使他们以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如何在教学中创设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情境,还有待于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

[2]查有梁.物理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上一篇:中职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建构 下一篇: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卷与大纲卷生物试题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