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业简报制作课程教学实践

时间:2022-07-08 06:39:59

高职商业简报制作课程教学实践

一、采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

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只有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做好社会需求的研究,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做为相关专业,相关学科的教师,必须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做调查,利用各种方法,以及各种人力资源,调查研究社会对本专业,本行业的真正需求,为学科教学做好第一步教学准备。像本课程的教学,就要多了解广告公司,企业等真正的人才需求,以此来选择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资源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的“可用型”图形设计创作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所以我们必须采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真正被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学科最终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够使其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大大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突出实践教学重点是使毕业生很快适应用人单位要求主要方法,所以对实践教学的不断调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实践人才的主要方式。

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基于工作过程,为学生提供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明确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构建教学项目,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任务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锻炼岗位技能,构建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同时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融合。以具体的《商业简报制作》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型,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其中包括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开始进行上课时,首先创设情境,展示与本节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分析,分析该图形的设计理念,分析该图形的创作意图,分析完成该图形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用到哪些方法。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假如让你们来设计,你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设计制作该图形。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相关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等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再让学生完成该图形的设计制作。当学生完成后。再给学生提出问题,根据该主题,或者相关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例如,讲到交互式调和工具的时候,以“春色”为主题的图形进行讲授,当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后,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创作出“秋实”这样的图形。使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中,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能够有目的地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作用。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采用这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了职业能力,培养了综合的素质与能力。

三、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培养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小组的协作学习也是始终贯穿整个课堂中。在学期开始时,给学生分好组,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小组成员以2--3人为佳。上课时,让学生小组成员坐在一起,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出一个主题,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协商,共同完成该主题的设计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并要求学生把设计理念也附加在作品的旁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可以达到集思广益,可以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同时,经常在课堂中给出一个主题,让小组之间进行竞赛,选出创意最好的,设计最好的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同时教学过程也变得更加有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得每一节课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四、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方式交流,进行师生探讨

课堂上师生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课后,师生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师生QQ群,以及微博与微信。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非常的方面与轻松。为了一个设计理念,师生可以在群里,进行探讨。可以通过微博的关注,通过微信的图片,语音功能等随时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些现代的信息技术方式,都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中的教师在讲台上与学生在讲台下的这种距离感,改变了师生之间传统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使得这种教学行为变得更加轻松,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构建教学资源库,让学生课堂外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搭建教学网站,形成教学资源库,让学生能在课堂之外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反馈。教学网站将课程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课堂上的教学素材,教学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以及学生的作业及优秀图形作品分门别类,展示在教学资源库中。学生可以方便的浏览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各种教学材料,通过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后,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网站的评论系统,及时和老师进行线上交流。利用了社会化网络更好的促进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者在课堂教学的线下和课程教学网站的线上的融合,达到教学最优化。通过上面对高职学院《商业简报制作》课程教学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对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要把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平台进行协同,促进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和企业结合,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人才。要师生协作,生生协作,培养团队意识。从多方面促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孙燕工作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数学与应用系

上一篇:艺术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与美国农业经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