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

时间:2022-07-08 02:06:44

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

【摘要】大学生作为电影的观众主体之一,具有接受速度快、受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电影作为艺术传播手段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等方面影响巨大。本文以《电影美学》课程在艺术素质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电影如何对大学生性道德的建设产生影响,倡导健康的性道德观,充分发挥电影媒介的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的性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帮助大学生建立性道德的自律。

【关键词】大学生;电影美学;艺术素质教育;性道德;性心理;

正文:

电影被公认为人类的“第七门”艺术,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作为电影的观众主体之一,具有接受速度快、受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特别是,电影作为艺术传播手段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觑。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电影美学”等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悟力。因此电影与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关联。

一、电影之于当代大学生

1、缺乏选择性的海量电影信息

从摄影术以及电影的发明起,人类逐渐进入“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电影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泛,无可置疑。在观众收益颇多的同时,也存在着因电影信息过于泛滥而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大学生能够获得的电影太多,但几乎是没有选择性的获得。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电影的标准主要集中于热门电影、“大片”以及与他们生活相近题材的电影。总体而言,他们选择电影的方式是“他人导向”,且这个“他人导向”多是商业利益驱使的主流媒体导向。因此,大学生获得的电影很大一部分是“顺大溜”而非真正对他们有教育意义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网络电影往往未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审查,难免良莠不齐,其中难免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道德观的电影出现。

2、个人消遣缺乏指导性

电影之所以成为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因为电影在今天是最为大众化、平民化,也是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电影对于观众而言,不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过高的艺术修养,甚至无需昂贵的获取方式(雕刻、绘画这些艺术的真品鉴赏对于交通、语言、鉴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苛刻得多),只要是身体和意志基本健全的人都可以“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电影离奇的叙事、光怪陆离的影像以及梦幻般的观影体验都是使它无可置疑地成为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最愿意接触的艺术,甚至很多大学生将电影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对照,想象着电影里的剧情在生活中“上演”。绝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在于消遣。

3、沉迷其间缺乏鉴赏能力

应该承认,当今的社会竞争力大,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相对宽松的校园生活决定了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业余生活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沉迷在电影所营造的虚幻空间当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虽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力。

大学里面有许多电影“发烧友”,即便是这些对电影较略有“研究”的学生中具有较高艺术品鉴能力者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看电影”、评价电影仍是建立在感性认识、个人喜好的层面,少有科学和系统的鉴赏、评价体系和能力。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对电影痴迷却没有选择性的观看,对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影片也是没有丝毫的抵御和屏蔽的能力,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电影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

源自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对国人形成影响,90年代末达到顶峰,至今方兴未艾。综观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状况,大部分采取说教、批评等传统的方法,专门开设各类性教育课程的比较少,将电影等美育教育和性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育者更是少见,“性”的话题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依然是讳莫如深神秘所在,可以说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为了避免的随便和性道德的缺乏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必要摸索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方法。

以电影为媒介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渠道,它具有大学生接受面广和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阵地。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电影传播广泛的优势并积思考电影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性道德观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三、以《电影美学》课程为例助推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1、以电影课普及科学的性道德知识

认真看待电影对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喜闻乐见、具有普世价值、立意高尚的电影作品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道德观是通过电影课助推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关键。在大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美育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从优秀电影作品中发掘正确的性道德观,鼓励大学生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性别意识,尊重女性,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同学之间互助有爱,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性道德意志薄弱,判断能力、防御能力低下,感情脆弱,性道德认知紊乱、失衡等现象,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加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力,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成败,勇于接受新生活的考验。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通过介绍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更为广泛的美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道德观。

3、加强性道德的自律性教育

性道德具有社会性和自律性。健康的性道德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性心理和趋于完善。培养兴趣和自制力是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和道德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多接触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养成与优秀电影作品对话、交流,从优秀电影中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自律的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在性心理和等方面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生活的、道德的、理性的规范来约束、驾驭感性的、本能的、生理的冲动。唯有自律才能他律。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比利时)伊•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周星《略论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艺术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12卷第6期,2000年。

[6]孙湘明、萧沁《艺术教育融合模式的建构》,《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1期。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电影美学》(XJP1146)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音乐学习道路上的问与答 下一篇:八只手套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