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地植物

时间:2022-07-08 01:58:56

浅析如何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地植物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的绿化对于改善和提高其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植物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居住区 绿地植物配置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es quality, the demands on the environment was higher. The greening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green residential area of plant rational and efficient configuration will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s; green; plant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S7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1目前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度夸大草坪的作用,似乎草坪是唯一能改善城市环境和形象的种植形式,殊不知植物是多样的,人的要求也是多样的,因此要想满足不同类型的人群的需求,居住区绿地景观也应该多样化。另外,草坪有强烈的蒸腾作用,热气使人在夏季里难以接近,在这方面树木有其优点,它能把太阳的辐射和蒸腾面抬高,不仅降低了地面温度,而且创造了遮阴的活动空间。此外,草坪种植后的管理维护费用也大大高于树木,因为草坪需要修剪、浇水、锄草、复壮等,比树木要求高得多。

(2)近年来,“大树移植”“大树进城”在我国一度成风,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大树移植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而且移植后的管理难度大,成活率极低,复壮周期长,短期内并不能形成较为理想的绿化效果,生态效应更是无从谈起。

(3)人与绿地的沟通方式存在缺陷与不足。在居住区的每一个围合的生活区域内,宅旁、宅间、宅前绿地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植物的栽植抢占了住户的活动空间,大面积不耐践踏的观赏性草坪把人们的活动场所局限在一条条园林小径里,失去了环境本身的使用功能。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只是成为设计人员和房地产商忽悠住房业主们的极具杀伤力的一种概念性炒作。植物应为住户提供多方面的益处,而不仅仅是观赏。

    (4)居住区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对于居住区内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在楼盘开盘时把小区内的绿化景观说得天花乱坠,如同人间世外桃源再现,而等业主入住后往往会发现广告中的居住区景观与实际相差甚远。更有甚者,开发商强行占用小区内公共绿化用地转为他用,绿化种植短斤缺两、敷衍了事,结果理想的居住区绿化环境仅仅是一纸泛泛而谈的效果图,成为人们终究无法实现的、与现实相差太大的“理想”和“神话”。

    2 以人为本―――居住区绿地中的植物配置理念与要求

    一个成功的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整个居住区内的各项功能合理化布置。居住区的绿地系统是人居环境的美化者和调节者,只有完善合理的居住区绿地系统,才能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而居住区绿地系统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当代人们的文明程度,而且更主要的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尽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同时,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要求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如: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松柏林、银杏林、白桦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栀子花丛、月季灌木丛、丁香树丛、银杏―桂花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植物群落(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

    3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不论设计环境面积大小,都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基本原则,其原则指明了植物配置的基本艺术要领。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2)在以乡土树种为基调的统一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圆锥形、柱形、球形、垂枝形(雪松、水杉、龙柏、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连翘、杜鹃、丁香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

    (3)在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区内道路两侧各植1~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4)在种植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四季有景;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丰富的季相景观。

 4 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手法

    居住区绿地结构复杂多样多变,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处理,不可单调、呆板。

    一是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新建居住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点的设置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新建居住区一般有2~3个;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植物采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线是指新建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阴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面是指宅旁绿化,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

    二是疏密有致,注意生态。居住区植物种植应注意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使人轻松、愉快,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在一些环境死角密植常绿树木,居住区道路绿化采用高大乔木树种,居住区内道路绿化使用遮阴落叶和常绿的较小乔木树种。

    三是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见缝插绿”。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为主体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入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另外,居住区建筑的散水、墙面、屋顶、阳台和挡土墙及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等,可采用多种绿化的手段将其覆盖起来,将有助于改善景观,并能减少太阳直射,从而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四是模拟自然,创造自然山水鸟语花香的意境。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适合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一个居住区绿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要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就要充分考虑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植物配置,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真正创造出模拟自然、鸟语花香的意境。

    五是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的位置与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距离,避免有碍植物的生长和管线的使用与维修。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可以适当选择绿化树种,营造各种优美独特的小环境,例如观赏性草坪孤植塔形树型的雪松,休闲草坪上种植高大常绿、枝叶茂密、冠大荫浓的悬铃木作遮阴树,悬铃木旁配置几株体态优美的小乔木,如红叶李或开花灌木,如紫薇、石榴、海棠等,那么,这个绿化实体在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树木高低起伏有韵律感,人们在有景可观的同时,还可以在树阴下休息,进行娱乐活动,充分融入大自然。

    总之,如何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地植物是提高城市绿色量和居民容纳量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可以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居住区一定要重视好绿地植物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师秀华.论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建筑与预算,2007(4):38.

    [2]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2001(5):19-20.

    [3]欧静.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20(3):170-173.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下一篇:地表移动变形混沌时间序列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