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导入法

时间:2022-07-08 12:43:21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导入法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设置不同的导入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恰当巧妙富有吸引力的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都有哪些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最适用的有以下七种:

一、图片画面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开花和结果》时,我选择了多张色彩艳丽、赏心悦目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千姿百态的花的世界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绚丽多彩的鲜花美化着我们的环境,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美丽的鲜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怀,激发着诗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和学生一起吟诵与花有关的诗句:

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杏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梅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教师紧接着问道:“这些美丽的花朵究竟为什么而开放?人们常说春华秋实,那么这些花是怎样成为果实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开花和结果》。

二、音乐语言创设情境

音乐是最能启发人们想象力的特殊语言艺术。欣赏音乐,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时,能激起人们的某些联想和想象,产生心灵的震撼,使人们与音乐产生共鸣。如果适时将音乐引入课堂,通过音乐的旋律能使学生更快地、更轻松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心理状态。例如《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是一个让人生厌的字眼,说到传染病人们就会想到生病,想到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艾滋病等,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由忧到爱的情境:播放歌曲《爱在天地间》。歌中唱道:“情未了,象春风走来;爱无言,象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我们也许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感人肺腑的情境中。正当学生们心醉其中时,教师可顺势导入:“你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天这节为捍卫自己的健康、民族的健康而展开的学习中来,好吗?”

三、视频创设情境

感知是认知事物的首要准备。视频创设情境是通过播放电影或录像,直接刺激学生的感知,从而激活他们的求知思维。

四、声音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昆虫的知识时,可先让学生听听教师事先录制的蟋蟀、蝈蝈等昆虫的鸣声;在讲两栖类时,可先让学生听取录制的蛙、蟾蜍等的鸣声;在讲鸟类时可先让学生听取录制好的百灵、画眉等的鸣叫;在讲哺乳动物时可先让学生听录制好的虎啸、狗吠、猫叫等声音,让学生从动物的鸣叫声中,培养他们热爱动物,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例如《生态系统》,我选择了一段轻音乐配以清新的画面创设情境:清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响起……再配以老师的解说:“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些什么和听到些什么呢?此时此刻,你是否想过:这片树林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就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五、人物故事创设情境

九年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中有众多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可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在每一段知识的背后,都有科学家孜孜不倦、甘于寂寞的追求与奉献的科学精神,用“科学──人文”的氛围感染和激励学生,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例如,在讲到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孟德尔的图片,打出字幕“七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孟德尔花七年的时间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他究竟发现了什么规律呢?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的心情。

六、实验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做实验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如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七、悬念导入创设情境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也近似1982年贵州教育家汪广仁创始的悬疑教学法),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例如,在讲授《生命的进化》时可以这样导言:“假如时光倒转6亿年,那么,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个没有树、没有花草、没有昆虫、没有人类、没有飞鸟、没有生命的声音,也没有任何生命的踪迹。你能够想像得出那里只有你一个人活着的情景吗?一切都是死的,甚至这死亡很快降临到你的头上――那里没有食物来维持你的生命。”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地球,使他们明白了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是没有生命的。那么后来怎么会有了生命呢?课文接下去讲“地球日记”,揭示地球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汪广仁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初中生物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课堂。我们让每一堂生物课都活起来吧!

(作者邮编:330038;电话:13970071236;邮箱:)

上一篇:一堂失败的课 下一篇:有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索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