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成长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7-07 10:49:07

基于人才成长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最核心的任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地理学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推理思维;综合分析思维;比较思维;空间思维

地理学科是能力因素比较丰富的学科,例如地理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地理思维能力要素很丰富,很齐全,中学生常常使用的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能力,并以之来解决地理问题是很必要的,也是地理教育的功能所在。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最本质的东西,培养了地理思维能够更好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更好地学习好地理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地理教学中最难的内容是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是对地理现象的高度抽象,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学生对抽象的地理规律原理感到非常头痛,这个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材料,使抽象原理具体化和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那么具体做法是什么呢?我个人在教学过程是这样操作的。第一,可以画简单的示意图,使抽象化为形象。例如,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只要画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的示意图,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可以判断某个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并正在向哪个方向(北或南)移动。第二,动态的图画不出来,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因为板图画的是静止的图像,而动态的地理事物变化过程比较难以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这样很直观看到由于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并导致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第三,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我们学校5月1日后,下午作息时间从2点开始上课改到2点半,从而引导到昼夜长短的变化。再如,在讲工业地域时,联系到晋江企业一镇一品。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而且对形象的思维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二、推理思维的培养

推理思维就是由因导果,再由果当成因导出另外的果。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联系和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一般在自然地理部分,我更注重学生推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风的形成过程。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各地受热多少不均近地面受热膨胀上升或冷却收缩下沉产生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不同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不同出现水平气压梯度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反过来逆向推理也可以揭示出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性。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方法,有时候很多地理规律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三、综合分析思维的培养

综合和分析是思维的逆过程。综合是把各地理要素组合起来,对地理表象的整体认识。分析是把地理表象分解各种地理要素。例如,在复习农业区位知识,要从自然区位(包括气候、水位、土壤,生物等)还要从社会经济区位(包括经济基础、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等等)来分析。但是分析区位要素时候,要注意不能过于细微面面俱到表述,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突出整体特征。还要抓住主要的区位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平时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事物因素分析强调综合性集成,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

四、比较思维的培养

比较思维在学习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学习方面非常重要。地理内容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就非常清晰了。比较可以采用很多方式,第一种是类似的比较,就是对象共性较多的比较。例如,英国和日本的比较,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群岛国家。区分出它们的不同点: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是季风气候。第二种是相反的比较,例如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比较,再如气旋和反气旋的比较,通过对比使它们的特征更加突出。第三种是排序比较。例如七大洲在面积,平均海拔的排序各不一样。通过比较对比更容易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五、空间思维的培养

地理现象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因此,空间思维是地理思维的特色之一。很多学生感到地理非常难学,就是因为他们空间思维能力的欠缺。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做法。第一,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恰当的比喻,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例如,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第二,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如等高线这部分,我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形象展示出山脊,陡崖,鞍部。学生通过模拟现实的观察,完成空间思维的过程。第三,通过画图。地图是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培养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从而树立其空间思维。当然空间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形象空间思维建立起空间概念,掌握地理规律和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地理素质能力的提升,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裴新生.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齐伟.思维导图:高中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地理组)

上一篇:精油的奇妙世界 下一篇:给松鼠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