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与技术和生物学科知识整合的行为研究

时间:2022-07-07 07:27:10

教学媒体与技术和生物学科知识整合的行为研究

摘 要:我们要合理运用教学媒体与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多变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物学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ique and living creature academic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f behavior research

Ren Jinbao

Abstract: We should be rational use of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through vivid changeable screen and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biology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进化、生态等方面知识的学科。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将静态的理论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合理运用教学媒体与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多变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摄像、多媒体电脑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包括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把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有机组合,使这个组合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最佳效能。

1.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技术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仅从教材和教参获取的知识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除自己制作课件外,完全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这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2.教学媒体和技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例如我在教学中使用投影片、录音讲述生物学家的故事和生物学史故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运用FLASH动画展示细胞增殖、基因表达等复杂过程,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在讲生态因素时,以录像的形式放一些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并且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将其定位于书中的哪些知识点。学生一下子被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吸引住了,个个认真观看、思考,并抢着回答相关的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获取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教学媒体和技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怎么教,更要注重学生怎么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交互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获取信息已不仅仅依靠教师,它可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量,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潜能,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如:讲述环境保护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了解各种污染的类型和形成,学生对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烟雾等事件有了直观的认识。由于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教学媒体与技术和生物学科知识整合的效果

所谓教学媒体与技术和生物学科知识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教学媒体与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教学媒体与技术和生物学科教学整合时,针对生物的概念性强和生物基本规律的抽象程度高,生物体的微观结构和生物进化历程不易掌握,有些生物实验不易出现明显现象等特点,如果把这些内容做成形象直观的课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生物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灵活性和直观性,起到传统生物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并不是越先进的媒体就越好,选择运用时,必须服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充分发挥其长处。换言之,媒体的运用必须是其它手段所不能替代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1.不搞形式,重视实效

计算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

2.利用教学媒体与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感知和表象,向学生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进入细菌细胞内的是蛋白质还是DNA?仅凭口述很难表述清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这样的体验,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利用教学媒体与技术适当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计算机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因大量板演过多占用时间的现象,从而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学容量要适当,绝对不能变以前的“口灌”为现在的“电灌”。多媒体技术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获取知识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三、实验研究教学媒体和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教学媒体和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是否有优势,还需要实验证实。我选择了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实验班(高一8班)采用多媒体教学;对照班(高一6班)采用普通方式教学。两个班都是刚入学的起始年级,基础相同,但经过近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班(成绩如下表),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教学媒体和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比较

项目 测评1 测评2 测评3 测评4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总人数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平均分 58.40 52.68 75.94 67.40 66.05 57.94 63.97 55.59

及格人数 35 18 60 47 50 30 46 24

及格率 0.56 0.29 0.95 0.75 0.79 0.48 0.73 0.38

80以上人数 4 0 27 12 7 3 5 0

优秀率 0.06 0.00 0.43 0.19 0.11 0.05 0.08 0.00

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机器毕竟是机器,人是有感情的,机器却没有,教学环节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节中,多媒体不能取代

教师进行独立的教学活动,在很多时候,仍然需要教师独立的教学活动,仍然需要教师亲自去说、去做、去画、去演,只有努力寻找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1-12

上一篇: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育 下一篇:浅谈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