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浴火重生

时间:2022-07-07 02:47:24

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西部铜城”白银在艰苦创业中走向辉煌,又在铜矿资源几近枯竭之后从辉煌之境跌落至低谷。

经历辉煌的白银并没有在低谷中迷失消亡,而是浴火重生,在矿业城市转型中再创辉煌,成为中国西部矿产资源衰竭城市实现转型的领头羊。

一爆出新天

1956年12月31日,在中国西部――地球的东经104°、北纬36°的交叉点上,响起一声摇天撼地的爆炸声,随之云腾雾起,将周边250公里的天空、山岳映得一片通红……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大爆破,更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一笔!这冲天一爆之后,中国第一个大型露天开采的铜矿横空出世,新中国第一个“铜城”也由此诞生。

从1956年折腰山矿山开始建设,到1988年火焰山矿山闭坑,白银露天矿年出矿量在400万吨以上,年生产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达30多万吨。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共采出铜矿石6664万吨,铜金属含量88.2万吨,曾创造铜产量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业绩,为国家创造利润22亿元,是国家投入的近13倍,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及白银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白银的矿业开发及加工生产向铜、铝、铅、锌和贵金属等多品种发展,形成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能力40万吨,累计生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430万吨,上缴利税60亿元。

白银市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白银公司的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能力可达30万吨,产量为全国第一。甘肃稀土公司的2万吨氯化稀土生产线居亚洲之首。年生产能力600多万吨煤炭的靖远矿务局,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靖远火电厂和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大峡水电总厂的建设和建成,使白银成为甘肃重要的能源基地。

坍塌的“半壁江山”

白银市是典型的依矿设市,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是这座城市的支柱,在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矿业及其相关产业成为白银市的半壁江山。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伴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支撑白银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半壁江山开始坍塌。

1988年,白银露天矿的铜矿资源枯竭闭坑,在进一步地质勘查后进入深部井下矿产资源开采,根据深部铜矿的设计,年生产矿石量100万吨。深部铜矿自1990年出矿后,已开采了十五年,资源储量几近枯竭。与此同时,白银公司的另一个矿产地――远在陇南的厂坝铅锌矿也因民间滥开滥采而转入井下,自给率只有40%。到本世纪初,白银的铜矿资源已近枯竭,铜资源的自给率由100%下降到不足17%。白银虽然形成了较大的有色金属生产能力,但自有资源保障程度越来越低,目前,自产铜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0%左右,所需物料90%依赖外购,而外购物料中90%又来源于国外进口。铜资源露天开采时,为其配套的400万吨/年的运输、选矿能力,大量闲置或被迫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银公司也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年产铜5万吨锐减到目前的年产铜1万吨。铅锌资源自给率也只能满足25%和40%左右,电解铝所需氧化铝全部依赖外购。大量外购物料,价格受制于人,运输成本加大,利润空间日益缩小。

与此同时,白银市相关的靖远煤业公司部分矿区资源也开始枯竭,宝积山和红会三矿已关闭申请破产。甘肃稀土公司因为原料受制于人,无法与同行企业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

伴随着资源的枯竭,许多大中型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白银辖区内20多家大中型企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型企业,由于企业缺乏积累,老生产系统技术工艺50年来从未进行过大的改造,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发展速度多年在低位徘徊,目前大都面临转型问题。与铜资源关联密切的部分二级单位进入破产程序。全市271家国有企业中,停产、半停产等特困企业占120家,全市工商企业整体不景气。

矿业的支柱性地位正在坍塌,矿业经济逐渐走向萎缩与消亡。自产铜资源日益减少,对有色工业、相关产业乃至全市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资源匮乏使白银公司达不到盈利的生产量,1999年,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资产负债率114%,亏损11591万元,累计亏损47亿元。巨额债务又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制约企业对生产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有色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85年的59%下降到2004年的32%。

资源枯竭,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造成一系列连带波及效应。企业破产,十多万产业工人生存危机突现,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白银公司已经十年不招工,六千多职工子弟在家待业,一些家庭靠老养小的现象十分普遍。1996年到1999年,白银市有色行业职工人数减少1.32万人,为企业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的家属工也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全市有4万多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全部职工人数由1996年的20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16万人左右。一些特困企业连续多年欠发职工工资,有的企业欠发工资长达108个月之久。全市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人口达6.8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20%左右,同时就业和再就业渠道狭窄,造成群体性上访和阻塞交通事件屡有发生。此外,还有沉重的社会包袱困扰着企业的正常经营。

白银市1985年恢复建市时,国家拨款1000万元,其后城市基础设施多年投入严重不足,至今没有基本的群众文化、科技和体育场馆,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电网改造任务十分艰巨。现在城市环境在恶化,基础设施依然陈旧。白银公司几家二级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三废”超标排放,造成水、土、大气污染,影响到居民生活。靖远煤业公司各矿采煤区的土地塌陷和草场破坏,危及群众生产。企业无力投资治理环境污染,使白银成为甘肃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因矿山开采而产生的地面裂缝、变形以及地面塌陷等,破坏了大量耕地和生态环境。白银公司三大露天矿坑占地1800亩,废石、废渣堆存占地1万多亩;靖远矿区三个自然煤田内塌陷区和矸石区占地2万多亩,对当地农民生活生计带来严重困难和隐患。

突破重围

摆脱矿产资源枯竭给城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使白银这一新型的矿业城市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关系着白银的生死存亡。面对资源枯竭,白银人没有其它的选择,只有背水一战突出重围。

在白银人看来,白银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在工业。因此白银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色、电力、化工、煤炭等传统产业是白银工业的基础,也是提速发展的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技术准备水平,提升了传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新兴产业是白银经济转型的主导,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举全市之力,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细化工一体化、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能源和新能源、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和黄河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力争实现部分产业的较大突破。

矿产资源的枯竭,首先给大型矿山企业带来直接的压力,继而给以矿业为支撑的城市社会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白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白银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白银公司不仅缺乏矿产资源,而且还在高负债的情况下艰难运作,通过“债转股”调整资本结构,带动公司生产加工企业内部构成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无疑是缓解困难局面的一剂良药。从本世纪开始,白银公司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负债率降至30%多,同时精减分流职工6000多人,占全体职工的10%以上。这给白银公司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在白银公司内部进行优化组合,把白银公司冶炼厂、第三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白银铝厂等具有优良资产的有色冶炼企业组建成有色冶炼股份公司,争取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有色金属下游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缓解历史欠帐给企业造成的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的状况。

白银市协调帮助大中型企业相继开展了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债转股、政策性破产等改革,10户企业核销银行呆坏帐6.3亿元,4户企业债转股57.78亿元,14户破产企业落实国家财政兜底资金21亿元,企业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一批重点企业债务负担明显减轻。

与此同时,支持大中型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了10万吨电解铝配套、5万吨TDI扩建、1500吨稀土抛光粉、1000吨贮氢合金粉生产线等技改项目57项,完成技改投资35.6亿元。

矿业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找到使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方向。

白银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小,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较大困难;生产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十分艰巨。白银处在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期,克难攻坚的严峻考验期。白银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以夯实基础、培育产业、加快改革、提速发展、强化保障、构建和谐为主题,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项目带动和开放开发战略。从2001年7月全国首家院地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的牌子挂到白银市后,白银人便开始借助“外地军团”,激活“本地军团”,探索具有白银特色的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之路。近几年来,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2385个,其中,建成项目1720个;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88个,其中,建成项目311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年均增长29.21%。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催生了新产业,造就了骨干企业,救活了一些国有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园区经济已经成为白银的特色,也是坚定不移的方针。通过推动工业向“一园三区”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围绕发挥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和西区开发区为重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城市建设面积由38平方公里扩展到50多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起步期基本完成,二期开发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原来5.3平方公里的荒山、坟滩、垃圾场变成了崭新的高科技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西区开发区建成“四纵四横”道路网,水电、供热、通讯和绿化同步配套,公用设施、住宅建设、工业项目全面铺开,新型城区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白银经济发展走出低迷徘徊状态,开始复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迈出了新的步伐。电力、煤炭、化学工业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增加值的20.8%、9.1%和8.4%;建材、陶瓷、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引进建设了一批企业。为白银避免“矿竭城衰”、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白银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的实践和探索,受到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誉为“白银现象”和“白银模式”。“白银模式”是一种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将结构单一的工矿城市转型与区域工业化进行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白银市的实践证明,西部矿业城市依靠科技创新,完全能够在短期内大量吸纳知识、技术、资本等战略性资源,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竞争;同时走出一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大同:变被动为主动 下一篇:六盘水: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