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学生思维 提升教学核心素养

时间:2022-07-07 02:28:14

点化学生思维 提升教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围绕数学学科核心概念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研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这对于一线数学教师而言,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压力。如何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借助原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换句话说,数学思维与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呈现有形素材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等路径落实多维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内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内在逻辑为主线、有梯度的数学问题作为驱动,使教学内容逐层呈现、环环相扣,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促使学生不断挑战思维潜在的“发展区”,使思维走向深刻。

数学教学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而这需要教师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驱动学生思考。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在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时可以这样做。

第一,铺设的问题要有梯度、环环相扣,揭示问题要层层推进、有深度。平铺直叙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纵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找到最佳的“载体”,而有梯度的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例如,在回顾旧知时,需要唤醒学生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的[14]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题:

(1)辨析下面哪些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全部的[14],哪些不是,请说明理由(见图1)。

(2)在认识多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的[14]时,呈现9个小圆(见图2)的活动材料及相关问题:①4幅图在圈法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看得出[14]的含义吗?请说明这里的[14]是怎么来的?②涂色部分是4个小圆的[14],空白部分是4个小圆的( )。所以,[14]+[34]=1.③这个“1”指的是1个小圆吗?如果不是,它指的是什么?学生在面对有梯度的问题时,通过分析典型材料,体会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含义,这是一个加强与深化的过程。教师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抽象,内化单位“1”的含义,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二,问题的跟进与提升要有高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会经历抽象与概括的过程,这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图形(见图3),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本质的理解。比如,要求学生将4个小圆的[14]和8个小圆的[14]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便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二者都表示全部的[14],而前者的[14]对应的是1个小圆,后者的[14]对应的是2个小圆?这时,教师再把之前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的[14]与当前多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的[14]进行对比(如图4),让学生在对比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本质,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有形素材,点化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点化学生潜在的思维,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有形学习材料。换言之,学生的无形数学思维(意识形态)需要有形的学习材料(视觉感观)作为载体,并在有形刺激与无形顿悟中完成数学学习活动。下面,笔者以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平方数的相差关系”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教师要提供可“观察”的信息,这是因为,学生内隐性的数学思维活动需要有形的数学信息作为支撑。教学时,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几组具有相差关系的平方数,如52-32、72-42、652-352,同时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探索平方数的相差关系(如图5):(1)选择一两个算式,在对应的格子图中表示出两个平方数相差的关系,并用阴影涂出这两个平方数相差的部分;(2)根据“等积变形”规律,通过割、移、补等方法把两个平方数相差部分转化为规则图形(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并用一个算式表示它的大小;(3)和同桌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索,借助格子图(形)直观呈现平方数相差部分,并用式(数)表示相差部分的大小,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如图5)。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也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在汇报交流中,学生不但展示了计算的过程,而且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有效地进行了深度学习,提升了思维品质。

第二,创设可“比较”的材料。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需要有效的信息素材作为载体,教师呈现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如图6),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再次获取直观的感知以及相对充足的可视信息,为抽象、概括出平方数的相差关系的内在规律提供可靠的支撑,也为学生隐性的思维活动走向深刻提供了学习素材。

第三,完善可“概括”的条件。有效概括需要建立在充分的数学活动基础之上,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概括,可以将学生掌握平方数的相差关系的规律这个过程分为4步:①呈现成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信息;②引导观察,自主发现平方数相差关系的一般性规律;③一一对应,数形结合;④顺势概括,得出平方数相差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数学活动中慢慢渗透,引导学生在几组不同的学习活动材料中寻求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这是提升思维品质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四,把握可“抽象”的时机。抽象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高阶段,其过程也正是学生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在“顺势抽象”一般性规律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经历信息感知、自主观察、对应求联这3个过程,然后让学生抽象出平方数相差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即平方差公式(如图7)。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经v了一次完整的数学归纳过程,能够有效地促使思维走向深刻。

三、有序展开,内化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思维的发散与聚合,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个顿悟于心、后发于行的过程。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关系”的教学,说一说如何有序地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一,从具体到抽象需要“中间地带”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师在引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中间地带”(即“教学核心环节”)。假如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将“三角形看作是上底为0的梯形,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那么学生也能够理解梯形面积公式适应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当学生画出4种常见的梯形时(见图8),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数据采集可以从整数向小数延伸,发散学生的思维,彰显课堂教学动态推进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此外,教师展示了上底和下底长度均为小数的几组梯形图形(见图9),让学生真正理解“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比如,越往右,梯形上底的长度就越短,如果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别标上字母AB、CD,上底长度越短,即A点与B点越接近,AB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如果AB点的距离为0时,那么梯形就变成了三角形,这时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这么计算:(0+10)×4÷2,而梯形的面积公式也适用于三角形的计算面积,所以S三角形=(b+a)×h÷2(b=0)。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中间地带”,教学时教师巧妙处理这样的“中间地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思考需要“多维信息”作为支撑。从感性到理性是数学学习的必经过程,这个过程处理得好,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从感性到理性需要“多维信息”的支撑,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标注了数据的梯形直观图,引导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进行观察,并对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有效沟通并提供直观的素材(感性材料),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静态观察与动态思考(理性判断),明确梯形面积公式适用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助推学生顿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第三,从特殊到一般需要“夯实过程”来保障。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过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能力,那么,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呢?在这节课中,教师最后让学生理解梯形面积公式可以统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经历了“绘画梯形―展示作品―发散思考―师生交流―观察感知―理性顿悟―沟通发现”的“数学化”过程,最后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如图10)。学生经常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将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如类比、抽象、概括等能力,并在解题过程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张翼文,特级教师,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活动中上观摩课、作报告200余次,在全国公开刊物上8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智慧型教师的思与行》《小学数学典型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实践》。)

(责编 欧孔群)

上一篇:我区教育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篇:演唱技巧和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