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秀班级的突破口

时间:2022-07-07 12:35:11

建立优秀班级的突破口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教育方法

我在偏僻的乡村中学从教十年,历任班主任工作。在每接到一个班时,我都想方设法地去培养良好的班风,但往往是收效甚微。班中经常会出现几位调皮捣蛋的学生,搞的我焦头烂额,后来我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留守儿童。于是我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入手,发现只要用爱心“拿下”这一群体,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将我的几点认识总结如下,共同参考(文中所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一、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中的几种典型

1.固执、对抗型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与周围的人有一点固执和对抗,留守儿童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就拿我班的段尧同学来说,父母长期在外,他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刚升入七年级时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学生。但是到了八年级,他却变成了一个“小顽石”,开始和自己的教师、家长对抗了起来。

2.自私、内向型

这个典型人物就是我们班的李耀。他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不但是一个留守儿童,而且是单亲家庭。他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七八岁时,父亲外出打工,他由隔壁的爷爷照顾。长此以往,他因缺乏家庭的温暖形成了内向自私的性格。

3.积极、表现型

张禹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寄宿爷爷奶奶家。他把老师当作父母一样,急于在老师面前表现,但他的行为过于偏激。因为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他都急于表现,且得到表扬后会心满意足,得不到表扬就会垂头丧气。

4.软弱、自卑型

李琴父母长期在外。有同学欺负她时,她也不敢告诉老师。每当孩子在外受到伤害时,总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从而使孩子感到在别人面前低人一头,形成了软弱自卑的性格。

二、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

我从教的这个偏僻山村人多地少,因此,出外打工成了本地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方式。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时,将他们寄养于爷爷奶奶家。这样,他们对孩子的监管就少了很多。因为这些孩子的年龄小,得不到父母的帮助,以致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偏差。

三、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措施

1.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造成这些问题儿童的首要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家长。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让孩子背上书包上学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教师应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家长培训班、家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指导家长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要用诚心与留守儿童沟通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所做的一项调查中,问孩子们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走进他们的生活,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教师和家长要互动

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与每一位孩子家长的沟通,特别是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做好互动工作,从而在做这些孩子的工作时,才能做到恰当到位,获得更大的收获。

我相信,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问题是建立一个优秀班级的重要突破口。也可以为我们农村基础教育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既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祝县天堂学校)

上一篇: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有效课堂探索 下一篇: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