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优秀”我会“奉劝”

时间:2022-07-07 11:13:24

我国教育史上有很多对教师非常“敬佩”的称呼,如“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别人)“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园丁”(把花草修剪得整整齐齐)等等。在我们的周围,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下面是一位很典型的教语文的班主任A老师的一天:

早上7:00到校,立即到教室里“坐镇”,自己主要是备课(抄以前的教案)、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学生主要是做值日、背课文、做作业。8:00大课间音乐响起时还沉迷于津津乐道的讲解,非常不舍地停止讲解跟着学生一起匆匆忙忙地来到操场,学生本该有40分钟的活动时间往往只能活动10多分钟,就急急忙忙地回到教室继续听老师的教诲。如果是自己的语文课总是提前上课,如果是自己上的非语文课一般都会改上语文课,为了能多讲一点,拖课成了家常便饭;如果不是自己的课总是等到上课铃响后才离开教室,尤其是非数学课与英语课的时候,经常带着很多平时不听话、作业不认真、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到办公室进行补习。11:05本该是学生吃中餐时间,可是孩子们迟迟不能吃饭,吃饭的学生迟迟早早相差很大,总能看到“有人在吃饭有人在做作业”的场景。4:00本该是学生放学时间,很少见到老师带着大多数学生准时放学,留着的学生经常比准时回家的多。自己回家时经常是天色渐暗,也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渐渐地远去。

以前,我们总是表扬这类老师,评价这类老师师德高尚、工作敬业、热爱学生,并号召其他老师多向这类老师学习!我并不怀疑这类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也会善意地“奉劝”这类老师,不能这样当老师。把教师比作“春蚕”和“蜡烛”,虽然都很伟大,但是结果都很悲壮,教师和学生应该同步地健康发展;把教师比作“孺子牛”,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很不现实,如果教师吃的仅仅是草是不可能挤出奶来的,教师应该比学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把教师比作“园丁”,虽然很勤劳,但不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让学生在达成共性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发展。认真对照师德标准,其实,上述这位老师严重违反了师德。

1.没有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就是要关爱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权益,要严慈相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可是这位老师整天让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没有享受学习的权益,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没有充分活动的空间,没有足够休息的时间,严重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是严重的变相体罚,根本谈不上爱学生。

2.没有教书育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育人比教书更重要。这位教师既没有教好书,严重违反教育规律,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也没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只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机械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没有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学生只是一类“读死书”的群体。

3.没有为人师表。教师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是这位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没有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尤其是进入新课改后,没有终身学习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工作,很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类教师的学习观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传道、授业、解惑不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不能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4.没有爱岗敬业。在表面上,这位老师非常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在本质上,她并不忠诚与负责,因为她的“爱岗与敬业”是扭曲的,备课与上课不断重复昨天的套路,不但课堂教学效率低,而且还为了提高自己任教的学科成绩不惜以牺牲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目光短浅、摧残学生,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没有爱国守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于教师而言也是爱国的主要体现。这位教师的眼里只有自己任教的学科和学生考试的分数。她根本没有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行为,是非常典型的应试教育,谈什么爱国;她根本没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重存在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算什么守法。

上述分析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事实,也是真情提醒。究竟该如何改善这类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呢?我的做法是: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教师职业非常特殊,面对好奇心和求知欲越来越强的学生,需要教师活到老、学到老。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对于这类教师,教学观念明显滞后,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

首先,应该学习养生之道,健康的身体是更好工作的前提,教师也只有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才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才会思考减负增效的策略。

其次,应该学习师德,师德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才能领会师德的真正内涵,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再次,应该学习学校制度,学校制度本质上是教育制度,主导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认真学习学校制度,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最后,应该学习业务知识,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系统性等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教育实践能力。

2.不断反思,改善行为。古人云:“君子一日而三省吾身。”每日三省,方可去弊存利、提升自我。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尤其是这类教师,更加需要不断反思,要经常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是一种内省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头式”的思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能够促使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教师才会理性地剖析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优缺点,才能更真实、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会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并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教师可以对他人思想的评判、对自己思想的衡量、对学生更深层次的教学关怀,可以反思教材、反思学生、反思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反思教学成败、教学机智、教学遗憾,从而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教研水平、育人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

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育是爱的事业,爱能成就一个孩子的未来,也能葬送一个孩子的未来乃至生命。爱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爱的态度是奉献和责任,爱的过程是了解和理解,爱的方法是帮助和激励。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尊重学生、把爱献给学生、让爱传承文明这是教师的责任!尤其是这类老师,虽然她们也非常爱学生,但是她们的爱是一种片面的爱,是一种错爱。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她们同样需要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语文学习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学科和更丰富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理解、宽容学生,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不但要把更多的爱给予后进的学生,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关爱,关注优秀学生的重点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如妒忌、猜疑、自闭等问题非常严重。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理念,从学生的生理到心理、从学习到生活、从校内到校外都给予足够的关心、关注和关爱,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亭山小学)

上一篇:如何让名师永保活力 下一篇:年轻教师尽快成长的“六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