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7-07 11:09:04

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因为过去传统教育教学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已经不被人们所认可,更加不被当前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教育教学规律所肯定,所以,在对过去传统的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继承这一基础和前提下,教育专家提出了快乐教学的理论。快乐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思想,同样是对过去传统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超越以及继承。高中体育中应用快乐教学主张高中学生才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开展教育教学时候对学生的主体人格以及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在实施快乐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和高中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互爱、平等以及民主的师生关系,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引导以及启发等教学方法来发掘高中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对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进行培养,提升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1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营造学生良好学习心境的前提和保证。当代心理学关于人的潜能开发研究揭示,愉快的情感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动力机制。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之中,学习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激励、主动性油然而生,良好的教学氛围孕育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而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为此,教师首先要亲身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全方位的给予身教的影响,使学生真正体现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其次,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适当定位,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思想,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戴,情感交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就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从不挖苦学生,批评学生,而是经常采用语言激励法,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看到学生做不好,不能说你真笨,要说你能行,稍微做好一点你马上说,你做的有进步,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好,你再练一练进步会更大等等。别小看这些词语,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当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时,不仅从情感上得到满足,而且会坚定信心,认为“我能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里,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增强了学习欲望,看到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用心、刻苦的练习,并从中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的愉悦,既感到辛苦,又感到快乐,从而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进而使体育课真正成了快乐的强身课。

2 运用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 、动机迁移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例如,《跳远》一课,过去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和学生反复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在教法上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青蛙、袋鼠、兔子等动物跳,比一比用哪一种方法跳的远谁学得远,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然后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设定场景来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要得当

体育课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功课,若是教学方法不当,使用技巧单一,学生的兴趣也会索然暗淡,甚至逃避上体育课。教师在体育课应多探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趣味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整合教学、合作教学和游戏教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机组成部分,更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苦之乐、争之乐、玩之乐,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之热爱运动,喜欢体育课。

4 快乐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4.1 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达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4.2 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 民主、 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3 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4.4 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想方设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下一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不再“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