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表情 第24期

时间:2022-07-07 03:05:51

圣诞的意义在西方是文化载体,在东方形成一种装饰,一个表情

去年圣诞节那天,我在杂志社加班到晚上8点,朋友们打电话说已到公司楼下,要一起吃饭狂欢一番。遂下楼,一车男女矜持不再,潇洒的潇洒,漂亮的漂亮,果然与往日不同。很久不见的人兴奋地喊出对方名字,然后是玩笑接力,比赛着鲜活。大家直奔美食据点,吃喝玩乐,身体最先有了响应,蹦蹦跳跳地先行解放,尔后血液也开始了,流速加快,个个白里透红。我们被这个来自西方的洋节赋予了另外一种表情。

这种表情是张扬的,一扫往日含蓄;是浪漫的,每一双眼睛都在流光溢彩;是回归少年的,脸上布满渴望;又是依依不舍的,曲终总会人散。

表情之下,自有时间提醒,各回各家,小心翼翼地开门关门,把兴奋快速收敛,换上本来的表情。表情之下,是心思的活泛,而这种活泛又在人性之中。

应该说,洋节之于中国人,有第一制造者,制造出万花筒般的圣诞礼品;再由第二制造者,酒店、商家,恨不能把满大街都摆成圣诞大厅,把端上餐桌的每一道菜,都唤作圣诞大餐;超市里也提前一个月就专门开设了圣诞节礼品专卖区,花花绿绿的气氛倒也颇惹人眼。对圣诞节,中国人自有中国式的理解和过法。没谁去认真琢磨过圣诞和耶稣,就像十字架在很多中国女孩美丽的脖颈上仅仅作为饰品存在。

圣诞的意义在西方是文化载体,在东方形成一种装饰,一个表情。耶稣以自己的性命去拯救罪人,因而成为圣诞主角。东方的圣诞Patty,这位主角多数情况下是缺席的。美国著名系列家庭情景剧《成长的烦恼》有一集讲的就是圣诞之夜,杰森夫妇的小儿子本恩做了一件让大家都吃惊的事情,因为父母告诉他:圣诞节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从别人那里拿到什么礼物,而在于给予和与人分享。本恩从街上的垃圾堆里捡来一个流浪小孩,请她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共度圣诞之夜,这个来路不明、甚至还带着凶器的小流浪汉,无疑是毫无准备的家人一个棘手的难题……

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里,也写道他在芝加哥黑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找到信仰。在这里,他看到比贫困更严重的是精神失落。2004年总统候选人提名大会上,奥巴马引用了《独立宣言》的开篇:“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奥巴马宣布,“正是这一基本信念――我是同胞弟兄的守护人,我是同胞姐妹的守护人――使得美国成为美国”时,代表们的眼睛湿润了。

把镜头对准西方,你会看到,圣诞节的意义更有关爱、家、和平、慈善等。有消息称,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家正满心期待搬入白宫后的第一个圣诞节,“第一夫人”米歇尔表示,今年白宫的圣诞主题是“反思、喜悦、新生”。转身看去,在我们身边,一整条街的商店和酒店都满挂圣诞装饰,圣诞精神进没进来不好说,商业化的圣诞节可是愈发蓬勃了。

许多年来,一东一西,脚印重重叠叠,西方的往东方来,东方的往西方奔。西方的吸引东方,东方的召唤西方。抵制还是接纳?国人议论颇多。依我看,中国人过圣诞节只是图个轻松愉快而已,不等于“西风压倒东风”。东西方文化又为何要对立呢?不见大年三十,有多少外国友人在中国包饺子包的不亦乐乎。我一个朋友的弟弟,娶了美国女人做老婆,连续三年,都大老远从美国飞回中国老家过春节。我看过不少他们一家拍的照片,穿中国礼服,行中国礼,放鞭炮,吃火锅,洋媳妇的脸在一件印着牡丹图案的中式棉袄映衬下,喜气洋洋,也是一种表情。

精神的世界里,无论东方西方,都有一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只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不同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方式也正处于东西方文化逐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勇敢表达内心的感觉,追求情趣,重视个体感受。

上一篇:冬季请温柔呵护你的唇 下一篇:心理旅游 给心灵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