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7-06 04:34:22

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复合制度、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和工程质量的预控。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除了要考虑垂直荷载作用外,还必须考虑由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水平荷载。垂直荷载使建筑物受压,其压力的大小与建筑物高度成正比,由墙体和柱共同承受。受水平荷载作用的建筑物,可以视为悬臂梁,水平力对建筑物主要产生弯矩,弯矩与房屋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即垂直压力。弯矩对结构产生拉力和压力,建筑物超过一定的高度,由水平荷载产生的拉力就会超过由垂直荷载或地震力的作用而处于周期性的受拉和受压状态。

对于不对称及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受扭。因此,高层建筑必须充分考虑结构的各种受力情况,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高层建筑要保证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控制结构水平位移。由于水平荷载产生的楼层水平位移,与建筑物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增大较强度增大更迅速。过大的水平位移会使人产生不舒服感,影响生活、工作;会使电梯轨道变形;会使填充墙或建筑装修开裂、剥落;会使主体结构出现裂缝;水平位移再进一步扩大,就会导致房屋的各个部件产生附加内力,引起整个房屋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必须控制水平位移,包括相邻两层的层间位移和全楼的顶点位移。建筑物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为/H,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不同的水平荷载,应控制在1/400--1/1200。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延性,使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当某一部分进入屈服阶段后,还具有塑性变形的能力,通过结构的塑性吸收地震力所产生的能量,使结构可维持一定的承载力。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

1.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

根据我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模板分项工程质量不进入结构质量等级评定。在隐蔽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模板质量的验收检查也较为马虎,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从材料方面来说,由于受项目质量目标偏低、施工企业投入的限制、施工管理水平差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施工工地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原材料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如:模板或支架等经多次周转使用后会出现刚度降低、板面破损、变形、截面积小等缺陷。这样的周转材料若不经处理便直接用于模板组装时,可能造成混凝土构件变形过大,或由于脱模剂涂刷困难,从而造成拆模困难或粘坏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缺棱掉角甚至露筋等质量缺陷,直接影响构件承载能力。

2.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

钢筋工程中质量缺陷主要存在于3 个环节中:即原材料、钢筋加工、现场绑扎和焊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在中心城市中或是质量标准较高的工程项目,钢筋质量一般都控制较严。如钢筋进场前施工方需先将质量保证资料向监理工程少耐及验,经同意后方可采购。钢筋进场后需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能加工。还有不少工程项目甚至在施工合同上便明确规定只能选用几种品牌的钢筋。但在一些工程项目中采用小厂钢材或假冒伪劣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钢筋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若用于承重结构,可能会大幅度降低结构可靠性。其质量低劣主要表现在:截面尺寸不均匀,与标称尺寸差距很大;强度低、脆性大,有的劣质钢材甚至在卸货过程中发生断裂。

3.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原材料质量差: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

②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仍然不

容乐观。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过低;混凝土搅拌站在雨季不及时扣除砂石中的水分,或使用的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或者使用外加剂的方法不当;有些施工单位还在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中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

③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注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三、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1.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就是完成一道道的工序,所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工序的质量控制,要很好的完成每道工序,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现场作保证,因此工序的质量控制表现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①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②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

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③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进行主动的预防性控制。④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进行质量预控。通过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对策进行预控。⑤对工序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工序的整个活动过程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发现工序活动出现异常状态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或纠正,保证工序活动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的受控制状态。⑥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2.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复核

①施工单位成交有关质量资料。在某一工序完工后,施工单位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资料,工程质量的必要说明,以及有关的工程记录等质量资料呈交给监理工程师。②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保证文件后,进行详细审查,如认为质量文件可靠,施工质量没有问题,即可签证认可,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如果监理工程师尚有怀疑,或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现场检查,则组织现场复核。③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监理工程师对照质量标准和施工单位所提交的质量检查记录,采用视觉检查、量测检查和试验检查的方法,进行现场复核。④监理工程师作出认可与否的决定。监理工程师将现场检查结果与质量标准对照,对工程的质量作出判断。如果认为质量合格,则可签证确认,如果认为质量不合格,则应要求施工单位返修补救。

四、结语

混凝土作为一种混合材料,其强度的质量形成受外界因素干扰多、质量变异比较大,而且大型混凝土结构投资巨大,一旦强度达不到预定目标,补救困难、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杰.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与评定方法及可靠性原理分析应用[D],2003.

[2]张根保,刘.质量管理与可靠性[J].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05.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