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究

时间:2022-07-06 03:55:24

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究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可见,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引导,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的地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实践活动锻炼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首先,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教师把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灿烂的微笑带进课堂,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迁移,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大胆地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如课堂上搞竞赛:记忆力竞赛、速度竞赛、书写竞赛、查字典竞赛、译文言文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等。这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学内容也可涉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适当地引入一些人物传记、读书方法、科学技术、环球信息等内容,丰富学生见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引导质疑,探求新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古人曰:“学贵有疑。”提倡学生质疑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促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是立身之本。如在教授学生分析议论文时,可让他们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来提问:此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论据类型,举例说明?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等。 通过此类训练,学生掌握了质疑的方法,质疑的兴趣也会日渐浓厚。

学生有了质疑的兴趣,但问题往往片面单一,教师就要刺激学生的思维,投石激浪。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有的同意,有的反对,各自找依据,最后得出结论:“诗人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清净的描写来的。”这个问题的角度就新颖独特,利用学生对“非议”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来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分析课文。

三、鼓励求异,诱导想象。

“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项的理解。如在阅读《旅鼠之谜》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奔向大海的旅鼠,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诉说旅鼠“死亡大迁移”的曲折艰辛经历,来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阅读《皇帝的新装》时,请学生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 这样,学生就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表现出来了。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对他们知识的获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应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求知的方法,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可以大胆去探索,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

上一篇:月朦胧,意朦胧,诗情亦浓 下一篇: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之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