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播与人文关怀

时间:2022-07-06 01:42:50

电视传播与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简言之,即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电视的策划、采访、制播、管理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把“人”作为节目运作的核心,通过人的思想、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及人的活动来展示新闻事件的动态过程。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传者的责任和良知,更是媒体的期待和责任。

电视传播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了一次重大而急剧的转型。新闻媒介逐渐市场化的运营和媒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对事件过分渲染,表现出对当事人的不尊重和对生命的冷漠。

现状之一:对被批评者缺乏人文关怀。对被报道者或弱势群体常常缺乏人文关怀,从而使电视作品看起来显得“无情”。

1.对犯罪嫌疑人做出定性论断。在没有得到法院的判决之前,犯罪嫌疑人仅是嫌疑身份,媒体不是司法机构,电视节目也不能进行“新闻审判”,过早地对其做出定性论断。这不仅说明记者缺乏人文关怀,更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

2.对不良人物的批判过于无情。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功能,但媒体对不良的人或事进行的监督应该是善意的,要让观众感受到镜头背后的人文关怀。如某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实片《无人售报》,画面上一个男子拿报纸时没有交钱。记者上前采访他,不仅采用正面近景,而且提问咄咄逼人,最后那位男青年只好用报纸遮住脸跑了。曝光不良行为无可厚非,但也要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记者应该考虑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其今后的声誉。这样不给人留情面的采访,实在缺乏人文关怀。

现状之二:“偷拍”成风,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偷拍”,也称为“隐性采访”,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事实真相,但运用不当则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现在的一些电视媒体,以偷窥的方式炒作绯闻丑闻、琐事轶事,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任何采访都要以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为前提,不得损害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

现状之三:“电视霸权”对当事人的不尊重。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经常看到“媒介霸权”的字眼,这种“媒介霸权”在电视传播中可称为“电视霸权”,是电视传播者缺乏人文关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河南省大平煤矿瓦斯爆炸灾难事件报道时,记者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让抱着婴儿的寡妇“谈一谈”,让失去儿子的古稀老人“说一说”。其实大多数人这时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然而记者却利用电视媒介特有的权利“追根究底”,挖掘所谓“独家新闻”。

现状之四:电视传播选题的冷漠化损害人性。在日益倡导民生的当代,电视传播突破传者本位,开始探索以普通民众、老百姓为主要对象的“受众中心”模式,追求“平民化”成了各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和“卖点”。但一些媒体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从强调人情味、趣味性到煽情乃至纯粹的感官刺激,节目已经出现了电视传播冷漠化的倾向。譬如某电视台的报道,形容钢筋将两个不慎从高楼坠下的建筑工人像“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报道一位民工因对着高压线解手而遭电击身亡,描述其“尸体被烧成了烤鸭”等等。一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灾难图片大量充斥于电视图像中,一些画面让人不忍目睹。

电视传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从人文角度出发,电视传播的关怀对象显然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电视传播的关怀方式,应该是在尊重受众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实现这种关怀,采用符合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的方式实施这种关怀。

1.电视传播者要有以人为本的理念。电视传播者要有新闻职业的道德与操守,要有关注人文的理念,这样才能够使电视传播充满人性。

2.电视传播内容的选择要有人性。电视传播活动是反映人的存在,传递人的价值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实施人文关怀。一要满足受众知情权,尽可能广泛地把新闻传递给大众。二要关注民众的喜怒哀乐,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三要体现关爱之情。电视传播不能忽视人的价值、生命与尊严,不能因为追求热点赚取“眼球”而伤害他人。

3.突出“受众本位”意识,塑造媒体自身品格。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电视传播必须倡导“受众本位”的回归。在电视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对电视传播进行监督和规范,提升电视传播从业人员人文素质。电视传播从业人员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人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尊重、关心报道对象及受众,公平、公正地反映报道对象的生存现状。

(作者单位:宁都县广播电视局)

上一篇: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实施步骤 下一篇:“三农”报道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