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异彩纷呈

时间:2022-07-06 06:43:53

多媒体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异彩纷呈

摘 要:思想品德课因名词概念抽象、内容表述枯涩等,使初中生认知理解有很大难度,导致许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将多媒体技术成功植入思想品德教学,助力教学实践。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及构建新理念下的教学体系加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想品德;创新能力

当前,新教改中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创新给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人们通常把充满大道理的老生常谈、教条式的教育称为“上政治课”,多少带有厌烦讽刺的意味。事实上,老师们对思想品德课也是“教而生畏”,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理论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主要表现为:(1)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的东西少,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学生有心无力。(2)知识理解掌握难度大。概念抽象深奥,学生理解记忆的成分少,简单的机械记忆容易遗忘。(3)思想教育的目标难以落实。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缺少对思想品德课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思想教育课难以发挥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全方位服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能革新教学方式、拓宽受教范围,还可以提升教学效能。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一、多媒体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创新驱动下的和谐师生关系

在学校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教学观下师生关系比较严肃呆板。而思想品德课在采用多媒体后,师生之间的交流时空得以拓宽,教师可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多媒体课件材料分析、指导,并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师生之间可以“零距离”接触,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2.主体作用下的主动性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髓。其中学生在主体意识支配下完成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应当是学生个体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独有的图、声、光、影等形象逼真的元素,辅以教师的讲解导引,可以充分发挥其直观性优势,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良好教学氛围下的兴趣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良性的学习动机。因此,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持续高效地学习,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该课的重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体会,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导入新课。视频内容为:小明特别喜欢给同学起外号,同学们的缺陷、毛病都被他冠以外号,什么“棒球”“眼镜蛇”“猪头”等等,同学们都很讨厌他。有一天,小明上体育课不小心扭伤了脚,在校医室处理后一瘸一拐走过来,同学们一下围过去,纷纷叫他“铁拐李”“瘸子”等外号,他非常难堪,这时才意识到被别人叫外号心里难受的滋味。从此,他再也不叫同学的外号了。教师用语言引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如果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行为,自己首先就不要以那种态度行为对待他人。我们平时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样导入新课既形象生动,又具有启发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以多媒体为载体构建新型思想品德教学体系

1.以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课堂

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资源条件,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服务教学。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音像合一、信息强大、超越时空等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还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为了方便优质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学校可以利用建立局域网、资源库,开展远程教育,为教师教学提供坚强的信息支持。

2.以灵活的多媒体形式激活课堂

刚上课,学生的兴奋点还停留在课外,为了提高课堂整体效率,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引入课堂,思想品德课老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中的图片、音像等导入,促进学生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过渡。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15分钟。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为及时把课堂引向深入,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小结,直观简洁,巩固升华所学知识。

3.以多媒体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运用多媒体开展思想品德活动课,不但可以改变活动课的单一化、模式化,而且可以大大拓宽活动空间,更有助于学生挣脱思维束缚,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老师可以根据教材每节课的不同要求,采用小品、相声、视频、漫画等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放飞学生的思维,挖掘创新潜能。

4.以形象感悟促进道德内化

思想品德课要脱离枯燥地讲授和死记硬背的“窠臼”,就必须用感悟式替代灌输式,让学生独立完成道德内化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感知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比较中选择,用正确的道德结论触发良好的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

多媒体提供的形象具体、鲜活生动的事例、情景等,更能诱发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承载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主动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认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5.以鲜活榜样强化示范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品德课要达到正面引导、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就要注重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音像教材中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可以把高深抽象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标准人格化,有助于学生对某种道德规范的理解,进而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影响,并对照加以修正规范。例如在《爱我中华》一课中,我播放了许多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图片以及振奋人心的爱国视频,激起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奠定了爱我中华的感情基调。

总之,现实性与时代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法,以适应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发展变化。因此,将思想品德课原本的“教材”要素和“教学内容”要素中融入“信息”要素,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灵活大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宽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感悟[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

[2]邸新民.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3]李玉红.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学)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