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音乐中戏剧内涵衍变

时间:2022-07-06 01:35:20

西方歌剧音乐中戏剧内涵衍变

由音乐承载的戏剧——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歌剧的产生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结果,是为了真实地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它综合了诗歌、音乐、美术和戏剧等艺术形式,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戏剧、中世纪的奇迹剧等。古希腊时期民主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群体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比史诗、散文等更能生动地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戏剧便应运而生。古希腊戏剧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其中以悲剧对后来歌剧的诞生产生很大影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是当时最著名的三大悲剧家,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落各时期的最高成就,其中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他首次在悲剧表演中加入了第二个演员,改变了过去只有一个演员和歌队演出的模式,这使得戏剧有了冲突和对话的可能。中世纪的欧洲尽管充满了动乱与灾难、歧视和死亡,但在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各方面仍然有着重大的成就,为西方世界留下丰富的文学思想、哲学遗产、艺术宝库和建筑遗迹,从这时期开始出现的以《圣经》故事为体裁的奇迹剧对后来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巴洛克时期歌剧音乐中戏剧内涵的萌芽

世界上第一部歌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佩里(1561~1633)创作的《尤丽狄茜》,在1600年10月上演,歌剧脚本是里努契尼根据希腊神话创作的,这部作品开启了人们对歌剧音乐创新和改革的大门,新的歌剧风格迅速传遍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大陆。同年意大利作曲家卡契尼(1550~1618)也写下同名同题材歌剧《尤丽狄茜》,但遗憾的是这两部歌剧的手稿都已遗失。1607年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1567~1643)创作的歌剧《奥菲欧》被誉为是西方歌剧艺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尽管这部歌剧的题材与佩里和卡契尼的歌剧《尤丽狄茜》一样,但蒙特威尔第在音乐上的成就则远远超过前人,他在歌剧的结局采用了更打动人的悲剧结局,音乐也从抒情开始走向戏剧。蒙特威尔第在歌剧中大量运用了重唱、合唱来增强歌剧的戏剧表现力,舞台上的合唱演员则形态各异地呈现出一种极富戏剧性和观赏性的舞台画面。可以看出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在强调情感的表现和戏剧性对比的同时,更注重细节的装饰性,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审美特征,因此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歌剧成为成熟的音乐戏剧的标志。

古典主义时期歌剧音乐中戏剧内涵的演变

当欧洲迈进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整个欧洲的革命浪潮,受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影响,整个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古典主义时期歌剧音乐中的戏剧内涵也在社会制度交替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一生倾心于歌剧改革的格鲁克(1714~1787)首先提出了“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伟大原则,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必须从属于戏剧”的古典主义美学观,这对同时期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音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最能体现格鲁克歌剧改革理想的是他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这部作品与佩里、蒙特威尔第等作曲家的歌剧一样都采用了同一题材。与前人有所不同的是,格鲁克采用了意大利作家卡扎·比基的脚本创作,将歌剧结尾做了改变。格鲁克在歌剧中还始终强调音乐为戏剧内容服务的观念,采用宣叙调、咏叹调与合唱反复交替使用的手法形成贯穿发展的戏剧场面,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在感情,用管弦乐队伴奏来加强戏剧性的表现力。可以说,格鲁克歌剧改革中所追求的理性与真实、朴素与自然的风格,以及最终体现普通人的精神力量,完全符合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审美要求。

格鲁克之后最伟大的歌剧改革推行者当属具有写作大规模戏剧的罕见天才莫扎特(1756~1791),他的歌剧创作受启蒙运动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饱含了向往光明、追求民主与自由、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等剧作至今仍是音乐戏剧的典范。莫扎特坚持“在歌剧中,诗歌应当是音乐顺从的女儿”,因此在他的歌剧中,咏叹调成为刻画人物性格及表现戏剧内涵的重要手段。如他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嬉笑怒骂中为人们讲述了即将结婚的费加罗和苏珊娜之间发生的一系列荒唐而曲折的故事。这部作品是剧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二部改编而成,莫扎特在歌剧中完全保留了博马舍的戏剧宗旨,即对自由思想的歌颂,他为歌剧中重要人物们创作的极富个性化的咏叹调更为整部歌剧增添了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如在歌剧第一幕快结束时费加罗规劝男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歌曲在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上细致而生动;剧中的凯鲁比诺虽然不是主角,但莫扎特在第二幕中为他写下的小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叫爱情”却是全剧中最易传唱和最受欢迎的歌曲,用诙谐的手法把凯鲁比诺即幻想爱隋又得不到爱隋的复杂心情刻画得生动传神。莫扎特还擅长使用重唱来表现多个人物心理活动,赋予重唱以表达戏剧冲突的重任,凡是剧情开展和戏剧的关键之处他都采用了重唱的形式。如第二幕终场前的“七重唱”,莫扎特不间断提供机会让众多的角色进入剧情,从伯爵和夫人矛盾的二重唱开始加入苏珊娜的三重唱,然后又加入费加罗的四重唱,最后发展成马尔切丽娜、巴尔托洛、音乐教师的七重唱,从而把戏剧推向高潮;在第三幕中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微风轻拂的时光”,先后出现两个声部的交叉以及歌者与乐队的补充性对比,声部交织形成三度叠置,表达了剧中两位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各自内心的向往与无助,歌剧音乐所承载的戏剧内涵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可以说莫扎特音乐所创造的戏剧绝不输给原作家和脚本作家,在歌剧中作曲家就是戏剧家。

从浪漫主义的激情到20世纪的离经叛道

19世纪社会生活和音乐家地位的变化以及将各门类艺术加以综合的理想、民族主义思潮均鲜明地反映在歌剧创作中,歌剧创作也从18世纪意大利居统治地位发展到意、法、德以及东欧诸国各有特点并互相影响,音乐中的戏剧内涵也发生了衍变,从古典时期情感的抑制发展到浪漫主义的激情宣泄。19世纪的意大利先后出现了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许多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最初作曲家们在创作中还保持着正歌剧与喜歌剧的分野,但戏剧的严肃性已经与情感处理的浪漫性融合在一起。从威尔第开始,意大利歌剧呈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人物角色充分发展,情节半戏剧化。到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在法国自然主义和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开始主张取材于现实生活,力求用简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强烈的戏剧场景,具有后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意大利歌剧早期的经典之作罗西尼(1792~1868)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歌剧故事取材于法国作家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罗西尼在创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作品旨在从历史题材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情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人民的喜恶爱憎,对意大利解放运动和人民爱国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威尔第(1813~1901)的创作则将浪漫主义歌剧推向巅峰,他众多歌剧脚本来源的目录简直就是一部戏剧荟萃选集: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和《唐·卡洛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奥赛罗》以及《李尔王》、拜伦的《海盗》、小仲马的《茶花女》等等。威尔第盛期歌剧代表《弄臣》就是根据雨果的《国王寻乐》改编而成,众所周知正是雨果以戏剧《艾那尼》掀起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戏剧革命并以胜利告终。威尔第在这部以雨果的戏剧与原型进行的歌剧创作时曾说过:“这个剧本包含了好几个非常有力的命题。包括一个大而深入的主题和一个称得上戏剧史上最重要创造的人物。”他在歌剧中大量运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用管弦乐形象地刻画出剧中人物鲜明的个性、欲望以及内心世界,歌剧音乐与戏剧内涵紧密结合,剧中无论是优柔寡断的弄臣、风流善变的公爵还是纯真善良的少女吉尔达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848年法国工人阶级革命的失败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是法国轻歌剧形成和发展的土壤,这时人们追求享乐成为时尚,多取材于日常的生活场景的轻歌剧成为最受欢迎的剧种。作为法国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奥芬巴赫(1819~1880)在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创作中,颠覆了以往歌剧音乐的传统,大量采用了华尔兹、康康舞等舞曲节奏,音乐欢快而轻松。他的歌剧创作对后来的作曲家以及现代美国音乐剧的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歌剧呈现出歌剧与乐剧的分野,瓦格纳(1813~1883)的乐剧成为这时期德国歌剧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他宣扬歌剧改革并提出了乐剧的理论,认为以古代神话为题材的乐剧才是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在乐剧中,戏剧与音乐合二为一,音乐是戏剧思想的有机连接,可以利用主导动机来求得音乐的统一。瓦格纳还强调戏剧的情节应该是多层次的,声乐只是剧情的外层表现,内层的管弦乐更能承载唱词所不能表达的戏剧内涵,而以往歌剧的“分曲”结构会破坏戏剧的连贯性,因此他在乐剧中以“无终旋律”取代之前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模式。瓦格纳认为音乐的戏剧力量之一就在于富于魅力的半音体系和声以及连续不断的转调,闪烁不定不断变化的音流更能够恰当地表达激烈的感情。

如果说19世纪歌剧中音乐的作用是描绘“情感类型”,那么20世纪歌剧中音乐的倾向则是发现不同的“意味”,歌剧脚本只是不断提供具体的参照概念,音乐则自由地展开细微的联想和展示戏剧的力量,歌剧中自然主义开始盛行。贝尔格的《沃采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歌剧,作品由许多短小的场景组成,组合方式更像是电影。作为无调性音乐的最佳典范之一,贝尔格将人物的情感搬到舞台上并展现其变化,对市井生活的细致观察使得作曲家能够真实地反映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此剧中,各个人物从未表现过正常的精神状态,正常的状态与这出戏剧的本性是相左的,贝尔格以超乎寻常的忠实通过戏中主角的意识来构想这部歌剧,这给20世纪歌剧音乐的创作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也许这部剧最有创意的不是怜悯而是恐怖,但不管剧作家的戏剧立意怎样,这部歌剧仍然成为20世纪歌剧音乐戏剧的里程碑。

赵去非:吉林艺术学院讲师

董伟: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舞剧《孔子》的文化担当 下一篇:岱青海蓝铸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