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中的情感处理

时间:2022-07-06 01:21:51

声乐艺术中的情感处理

摘要:要深刻彻底的贯彻声乐艺术中的"声情并茂"、"以情感人"的艺术审美思想,就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做为一个歌者,就是要深刻揭示和完整再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歌者感情的投入,不仅是自己平素的真实情感,而且是对远远超出个人生活局限的更为广阔和深邃的情感体验。本文通过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以及声乐表现中的情感处理等话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二度创作;声乐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74-01

声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在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时,歌者要对声乐作品具有独创性。所谓独创性,就是指二度创作的新颖性与合理性。新颖性指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再创造功能,即在依据原生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表现性、情感性的审美效应,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的演唱风格和特征。所谓合理性,指二度创作过程中的程度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独创性不仅应该符合作品主题形象和内容的要求,而且应在原生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注入符合内容要求的新意和表现,并对原内容和主题表现意义有所扩展和延伸,从而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绝不应该是脱离原生基础的、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表现。再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腔的再创造。或许有人不理解,原曲已是有腔有调,怎样再行创造呢?从无声的曲谱到有声的演唱,这里就包含着行腔的创造意义。因为书面的曲谱并不等于实际的音响流动,从而曲谱到口头的有声表现,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式的传导,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有声转化的、有机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这不仅体现了行腔的主体性,而且展示了行腔的主动性和风格特征。每一位演唱主体对行腔的创造都是不同的,并且各具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说,行腔的再造性既有将书面作品诉诸与实践的过程,又有行腔独特意义的生成。特别是润腔手法的运用(我们通常称之为装饰音),使行腔更为准确生动,情感更加细致入微,同时,是作品的造型要求更加具有性格化和特征化。

第二,行腔的润腔技巧。主要指装饰音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在表现中国声乐作品时比较常用。这种手法,不仅能为旋律的表现增色添彩,而且可以表现出细致的情感变化,对作品语势的力度、速度、节奏等,发挥着修饰与润色的色彩性作用。从而将旋律乐句婉转起伏、迂回缭绕、润饰渲染得血肉丰满、韵律和谐,大大增强了细微精致的情感变化。声乐演唱常用的润腔装饰主要有以下几种:倚音、滑音、波音、颤音等。总之,装饰音不仅有助于语言、语势情态的充分发挥,而且使旋律表现更加委婉动听。但装饰音的使用要因情况而异,以声传情,而不是一味的滥用。否则,将会影响其整体的布局和情感的表现。有时,甚至会出现一种奇异怪诞的音响效果。

第三,行腔的创腔手法。创腔是依据歌词,进行整体的曲体结构创造。由于音乐素材的选择与曲调旋律创造的方式不同,对创腔的性质与要求也就有了原则的差异。一般的歌曲创作,是以歌词为基础的旋律创造,并运用各种旋律发展手法,去创造全新的旋律结构和形态。但戏曲、曲艺则往往是倚声填词,为此,受到一定唱腔曲体、音调、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的制约。因为,固有的曲牌或板式往往不能适应新词的要求,所以,便出现了创腔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创腔主要是指我们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固有曲牌而言的。它对一般的歌曲创作没有实际意义。但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启迪我们的思路,拓宽我们的创作视野。

歌者怎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的声乐表现呢?

第一是"心灵的投入",歌唱是用人声表现音乐与情感的艺术。"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是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二要深入到歌词的情景中。有的歌唱者,虽能将歌词背熟,但却不能深入其中。既不能生动地描绘意境,又不能深刻地表达情感,自己脑子一片空白,因此表现的感情也必然苍白无力。有的歌者只重视声音而不重视情感,唱的歌声虽然很美,但往往不感人,不能引起听众心灵的共鸣;有的歌者,在演唱外文歌曲时,只重视原文拼音发声的准确性,却不想再原文词意上下功夫,"照猫画虎"词不达意。 "深入到唱词的情景中"。就是需要将歌词内容认真、细致地分析,哪些是叙述事物的,哪些是刻画心理的都要搞得一清二楚,要把歌词的意境牢牢地印在脑子里。这种歌唱二度创作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演唱外文歌曲,一定要把原文字、词翻译的汉语词意加以对照,使自己懂得每个字、词的内容含义。

第三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歌唱艺术的灵魂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不会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唱者只能算做"歌唱匠人"。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在处理歌曲时都是以一丝不苟的精神细心体会、琢磨歌词内容思想感情的深刻含义,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表现。

"感动别人"是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与效果,"感动自己"是演员进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内心感染力,它来源于演员心灵的投入。如果对角色、景物、事态、情感一概无动于衷,演员必然缺乏创作的激情。冷漠的心灵是燃不起情感的烈焰。没有心灵的投入,就不可能是真情的流露,一切表演都是失败的。因此,欲想唱好每一首歌,都应该深入到歌词里,让自己置身于歌词创作的情境之中,去深入体验,为其感动、受其感染。演员最好能"入戏"到"忘我"的境界。虽然很难达到如此绝妙的表演境界,但是,只要超这个方向不懈的努力,按照"想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的创造原则办事,就能使自己一步一步地接近追求目标。

第四,积累感情素材。 演员在舞台上的艺术表演,能做到"真情的流露",是和生活中真实感情的体验与积累分不开。在舞台上决不能将生活中的感情表现完全地模仿、照搬,因为这样表演势必缺乏艺术的美和生动地感染力。

演员舞台表演"真情的流露"是生活体验之后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感情的再现。一个只知道痛苦不懂欢乐的人,是很难表现各种不同笑声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感情,才能真实地表现它。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歌唱演员,就应该将感情的生活体验作为一门课程来学,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自己和周围的人在各种不同环境、不同氛围、不同事物矛盾冲突中的心态及感情表现的纷呈现象,并且要善于总结,经常记忆,将感情素材不断地积累起来。这种体验与积累越丰富,对艺术的感情表现越有帮助。

经常深入生活,加强文化、艺术修养去积累感情素材,就如同水库蓄水,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将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声乐艺术的初衷就是"情感的表达",优美的声音必须以情动人,歌者要将自己所特有的演唱风格、音色和对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融入到作品的思想内涵中再将其表现出来,歌者所表现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演唱的成功就在于"声情并茂"、"以情感人",且给受众者一个愉悦的审美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范晓峰著《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上一篇:浅谈如何处理好高中美术课中欣赏审美与评价的... 下一篇:试述如何提高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