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心理学道德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7-05 08:48:17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心理学道德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

摘 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经济也跟随科技的脚步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的完善,但跟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反的一种情况是薄弱的精神文明建设。从《反杜林论》的学习当中,有关道德部分对笔者有比较深刻的触动,本文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道德观点和道德理论,并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浅析道德观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道德 心理学道德理论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经济也跟随科技的脚步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的完善,但跟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反的一种情况是薄弱的精神文明建设。2011年的小月月事件是最让人痛心疾首的道德缺失的惨痛案例,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将基本道德的崩溃演绎到极致,德国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身,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令。”道德的遵从作为自我约束的手段对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的提升和优化有着莫大的意义,温总理也谈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国家。”当今社会重视道德的构建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从《反杜林论》有关道德部分的学习出发,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道德观点和道德理论,并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浅析道德观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两者对道德概念的诠释

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产生过程来看,马克思本人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的形成也经历过一个发展过程。幼年成长时期的经历对他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比较深的影响,其次是学校的影响,学校开设的宗教知识课对他的影响比较深远。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心理学上也对道德有一定的研究,道德心理是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事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科学。道德和心理相互关系的另一方面是道德对心理的作用,这种作用明显地表现为当出现心理失衡、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时,通过道德的调节,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二、具体观点的对比研究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也有恩格斯的贡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点进行了批评。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形势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必须严肃地批驳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反杜林论》虽然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但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不得不对“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做出正面的分析。在批判杜林折中主义谬论的同时,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念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一,说明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存在使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道德。一切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历史发展状况不同,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观念也必然不同。第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社会至今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道德又是社会经济运作的产物,因此,道德仍然是阶级的道德。

怎样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道德拥有三种属性,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的非强制性体现为被动的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以及传统教育和当下的习惯来起作用,为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调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历史性表现在与一定历史相对应的道德是不同的,如与原始社会所有制相对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的规范标准是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以及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道德的阶级性反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道德从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出来。在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应的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但是,社会需要一种大家普遍可以接受且愿意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们可以正常交往,社会秩序正常有序。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要是从道德宏观层面来阐述道德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而道德心理学的对道德的研究就相对更加丰富,已形成一定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都有其著名的道理理论观点。首先,精神分析理论重点关注道德情感,更多的是研究道德自我的情感过程,以内疚感的研究最为明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依德认为道德就是人的超我的具体体现,超我就代表着人的良心、人是否遵守社会准则,超我也是人精神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在他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当中,超我对自我和本我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能更加符合社会准则和规范。超我在儿童当中所占的部分尤为巨大,它原始部分包括自我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部分使儿童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而自我良心又起到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的作用,当儿童使坏时,自我理想部分会令其产生内疚感。其次,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班杜拉指出,人们的道德行为是儿时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班杜拉用了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儿童会模仿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再次,以科尔伯格等人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道德认知方面。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把一个人道德成熟当作人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儿童道德发展为例,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并认为道德成熟必须建立在道德判断成熟的基础之上,在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引导下才能发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以上道德心理学理论观点都明显倾向于道德的某个成分,而心理学家霍夫曼整合了这几种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核心――移情。霍夫曼把移情作为媒介,将道德的各个成分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现实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对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的启示,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来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的背景,生活在改革开放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他们的道德观也随之喜忧参半,尽管如此,他们本质上还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里状态,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从道德心理学层面来看,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伦理学研究的需要,更要看满足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深入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去。特别是在我们的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力量,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等特征,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发展成一门说服人的科学,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说服感化,注重因材施教。在人们的实践生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心理失衡,需要人开导指点,但人们对空洞虚伪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展望都会大倒胃口、拒之千里。所以道德教育只有立足于客观实际,真实可信,作为教育者主体的师长作风扎实、为人正派、处事公正,才能让人信服。

当然,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内涵及应用是相当复杂和广泛的,还有待于专门研究。道德研究自古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道德建设的目标还远未能达到,而且困难重重,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看似抽象但是实践起来却很具体。要学好前人的经验总结,才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而社会经济越发达,精神层面的道德建设就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95

[2] 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人民出版社.2008

[3] 塞斯耶.马克思主义与人性[M] .东方出版社,2013

上一篇:对标枪最后用力左侧支撑技术的再认识 下一篇:职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