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育人模式 发挥团队智慧

时间:2022-07-05 03:06:33

合作育人模式 发挥团队智慧

■核心提示:

艰苦创业,不甘人后。重庆市江北区龙胆完全小学及下辖的双溪小学、川江实验校自2011年12月中旬、2012年2月上旬先后搬迁至鱼嘴镇华石桥过渡板房学校进行过渡办学以来,在“三校和谐一家亲、资源共享质量升”的办学思路引导下,坚持做好“融入、合作、和谐、共享、共发展”这篇大文章,最终实现了三校共同发展与过渡文化的成功打造,使学校真正成为了“留守儿童的成长乐园、农村阳光体育的典范、合作过渡的办学模范”。

如今,走进学校校园,你会看到教师之间无保留的交流,无私的共享、分享;参加他们的校本教研活动,你会感到教师们思维的碰撞和集体智慧的发挥;列席他们的教育教学联动例会,你会感到教师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和集体至上、团队至上的精神面貌。在这个学校,你会经常听到“合作”、“团队”、“集体”这三个词,感受到学校整体的蓬勃生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是什么让三所学校“春色满园”的呢?

■人物专访:

合作教育 一种全方位的人文力量

初次见到张培宪校长,他正被一群孩子“包围”着。正值课间休息时间,不少孩子急着跟他交流一下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让我们惊讶的是,张校长不仅仔细的听孩子们的讲述,还微笑着和每个孩子耐心的交流着。

“我很爱这所学校,我更爱这里的学生。平时和老师们交流教育心得,我常常与大家分享‘三校和谐一家亲’的教育思想,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成功,方是教育的真谛……”和张校长聊到教育,聊到学校,聊到老师,聊到学生,都有一种很浓厚的亲切感。

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随着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果园港建设步伐加快,龙胆、双溪、川江三校于去年底今年初先后搬迁至鱼嘴镇华石桥过渡板房学校进行过渡办学,三校共用一处办学场地和办学设施,形成了“三体同一”(即命运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成长共同体)的教育整体格局。

回首搬迁伊始,那是一段怎样艰难的过程啊。三所学校都面临着搬迁时间紧、过渡校园周边环境差、办学配套设施缺失、家长意见大拒绝搬迁、甚至部分家长鼓动学生拒绝上学等情况。但学校班子和教职工从支持两江新区建设和拆迁稳定的政治高度出发,在区教委、鱼复管委会、果园港项目部、鱼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本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责任,一方面通过召开班级座谈会、家长座谈会以及走访部分家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深入沟通,另一方面,拆建各方共同努力,及时增添过渡点的设施设备,保证新教学点的基本教学用品,同时还解决了远距离学生的交通及午餐补助。最终,三校全体教职工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实现了所有学生准时有序地到过渡点报到并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过渡板房学校与之前三所如诗如画的校园相比,校园环境可谓天壤之别。由于新校点地处一片开发区,灰尘大、噪音大、无树荫。同时由于三校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怎样在过渡期内保证学校管理的高度统一、教师群体的和谐相处、学生素质整体提高,是摆在学校管理者一班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班子磋商后认为,不能把过渡办学当作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来做。在过渡期内,学校同样要办出特色,办出质量。靠什么,靠的就是培育共同的学校文化。张校长为我们解释了何为共同学校文化,那就是“融入、合作、和谐、共享、同发展”。“共同的学校文化需要培育,需要磨合、需要打造、需要形成共同的理念文化思想。回顾我们三所学校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教师们携手同心同德,无一不是家长们鼎力支持、无一不是社会的关心和厚爱中成长起来的……这个成长的历程本身靠的是同心协作的打拼、靠的是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靠的是合作赢得的成功。当今天我们三校合并一起办学时,依然要靠这种合作精神,并在这种合作精神指引下,提升学校品位,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

交谈中龙胆学校邓清元校长还告诉我们,目前三校首先注重的是“融入”问题。即就管理层、教师、学生、家长相互之间的共同融入,其主要措施是:一是破解多校行政单一体制难题。目前学校的管理由三校组成的行政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布置工作,做到“三个一”(即一个声音出去、一个标准执行、一把尺子考核);二是破解教师工作岗位调整难题。采用三级聘任联动机制,发挥绩效管理杠杆作用,让教职工人人都有其位、谋其事、成其业。三是破解各校教师间融入难问题。通过每月认真实施“112”工程,即一个专题讲座、一项联谊活动、两次教学集中研讨,开阔视野,达成共识,构建集体。只有在高度“融入”基础上方能言“合作”。“合作”则注重从共同的工作目标,即为了师生的健康发展和自我发展而彼此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融入合作”共生和谐的前提下,追求“共享”“共享”则重在取长补短、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与过渡文化的成功打造。为此,学校从教学管理、教师群体、学生班级着手培育合作过渡办学的情感理念:以“八个同一”(同进一道门、同升一面旗、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屋、同站一个台、同话一个“新”、同一个命运、同一种文化根基)为基础,在所有师生中树立同校生活共同体意识,在工作中团结互助、相互理解、关心和支持。同时,从拆迁过渡这一命运共同体出发,以龙之不屈不挠攻坚克难的品质融合江之奔流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塑造出龙胆川江双溪合作办学的新亮点、新特色。

■纵深:

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学校也如此。合作的过程,就是合力,就是聚众家所长的力量集群。

事实上,合作还是一种理念,是人成长的前提,发展的基础,成功的捷径。

在重庆市江北区龙胆小学、川江实验校联合推进“合作教育”进程中,学校把“合作教育”的精神通过三个途径实施发扬:“合作教育”氛围营造、“合作教育”制度管理、“合作教育”课程实施。如今,学校的“合作教育”已经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了“我合作、我共享、我发展、我成功”的校风;“乐学互助”的学风;“和谐互促”的教风和“勤、和、廉、合”的政风。

合作共生 校园的“现代管理”

自实行合作过渡办学以来,龙胆小学、川江实验校在规范办学行为、打造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学生常规教育、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责任目标教学,严格执行合作管理、分工负责、分工合作制。

学校领导班子既合作管理,又分工明确。班子成员经常交流意见,共同听取中层干部汇报工作,安排布置一周要务。这样的合作还体现在各科室之间,年级组之间的“处处有合作,人人要合作”,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兴校之道在于师”,教师乃教育之本,学校管理的主体——教育教学管理,集中体现在教师身上。因合作办学以来教师群体比较庞大,并有各自在原学校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因此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大力倡导树立同校生活共同体意识,强调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团结互助、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与支持。学校制定了《合作过渡办学》工作计划,其精要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以行动育德,加强合作办学过程中师生的适应和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实现合作办学的全面融合;二是强化教学管理,深入推进,提升课堂水平,打造高效课堂 ;三是培育具有合作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实行校园整体布局,在校园四周加大绿化,将原校区的假山奇石、“健康加油站”等文化设施搬迁至新校园统一装扮校园环境,打造合作过渡期共同的文化墙、宣传栏、墙报等。

上一篇:生命为信仰燃烧 下一篇:育心育德 育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