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级法:离国有商业银行有多远?

时间:2022-07-05 11:15:09

内部评级法:离国有商业银行有多远?

2003年4月底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定稿前的最后一次征求意见稿,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轮廓已经明朗。完善风险加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标准法”,同时也提出了“内部评级法”供风险管理水平较高银行选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无论是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面临着相当大的难度。

要求严格:内部评级法初级法

不能简单地认为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仅仅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毕竟资本充足率水平只是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一种表现,而是否有资格上内部评级法是银行风险管理综合实力的体现。按照内部评级法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将资产分为五大类,即公司、零售、国家、银行和股权,此后还必须满足如下一些条件:

首先,要对风险进行有意义的区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建议,银行需要具备两维的内部评级体系,分别评估借款人违约风险和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分类中,正常类贷款最少6~9个级别,不良贷款最少2个级别;任何一个贷款分类的级别内(在表内冲销前)不超过总敞口的30%(对敞口除外)。

其次,内部评级具备完全性和完整性。贷款发起(origination)之前每个借款人都要评级;由不会从评级中获益的部门进行评级或对评级复议;评级每年至少一次,高风险的借款人要经常性复议;对国的评级过程必须包括对评级国经济和政治发展进行监控,对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预测。第三,评级体系和评级过程实施内部监督。第四,严格记录评级体系的标准,以便接受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第五,内部评级渗透到银行风险的各个领域。要求银行将内部评级的结果用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在贷款的定价中使用内部评级的违约概率和贷款风险分类信息;将内部评级结果用于贷款发放和风险限额确定上;利用内部评级结果评估资本充足水平、准备金提取状况,进行赢利分析。对评级结果进行压力测试,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利用模型预测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在以上领域,使用内部评级信息至少3年。

第六,对内部评级结果的验证。银行必须具备功能强大的IT系统,能够及时查询和验证内部评级系统和评级过程,能保证估计违约概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在借款人实际违约率和估计的违约概率之间进行经常性的对照,验证内部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差距巨大: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内部评级法

目前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普遍建立起包括借款人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在内的内部评级体系,但与内部评级法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差距非常明显。这种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评级结构方面,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一些银行的调查,贷款风险分类体系中,对正常类贷款最高的分类结果有分为20~4级,接受调查的银行绝大多数分为5~9级。 对不良贷款,最多的分为6级,绝大多数分为4级。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是正常类贷款分为6~8级,不良贷款在2级以上。目前国内“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仍在并行,即使是五级分类也远未达到内部评级法的要求。从不同级别贷款的分布状况看,为了避免分在某类中的贷款过于集中,委员会提出分在一个级别内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总额最大不能超过30%。按照现行五级分类标准,正常类贷款占比势必高于30%。从借款人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的关系看,在两维评级体系中,对同一借款人不同贷款的风险分类应该考虑抵押品、偿还优先程度或贷款的其他结构特征。有时需要根据借款人评级结果,调高或调低贷款风险分类,以反映某些交易的特殊性质。而估计贷款违约损失率(LGD)也需要考虑借款人评级结果。因此,除了评级制度规定外,需要在内部评级信息系统上实现借款人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的相互对照,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借款人评级和贷款风险分类在管理上分属不同部门,系统上割裂的情况普遍存在,难以支持两维评级的查询和统计。

在评级过程方面,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以统计为基础的评级过程、有限的专家判断为基础的评级过程和专家判断为基础的评级过程。对一些大的公司客户,国际活跃银行也采用专家判断为基础的评级过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借款人评级基本属于有限的专家判断为基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难以真正客观地计量出借款人的风险,由于缺乏长期数据积累,某些企业的评级在年度之间跨越性非常大,评级的结果无法与违约概率挂钩。

在评级时间方面,银行和借款人的财务报告周期以一年为限,银行内部对借款人评级的审议也基本是一年一次,因此借款人评级一般都是一年期的评级。事实上,为了实施内部评级法,必须考虑借款人评级是时点评级还是周期评级。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时点评级,反映的是对借款人当前状况的评估或在评级时间段内状况的评估,而周期评级要求根据最坏状况(周期谷底)评估借款人风险。评级时间上的差异直接导致评级结果变化的趋势出现差异,从而对评级结果基础上的资产组合模型产生影响。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是时点评级,对借款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的表现缺乏评估。

此外,为了推断每个贷款级别的损失特征,不仅要求考虑借款人性质(如借款人级别、公司国家、规模、行业和其他影响借款人还款的因素),而且要考虑贷款的特征,如贷款结构决定的偿还顺序、抵押品能实现的价值和信用风险转移形式(第三方担保、信用衍生工具等),与银行内部清偿政策及外部经济周期因素也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及不同地域信贷损失状况的差异,历史损失数据或无从积累,或支离破碎,给准确计量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损失造成非常大的障碍。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新挑战

未来若干年内,国有商业银行向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方向迈进应该从内部评级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做起,并逐步从提高内部评级水平过渡到核心的资产组合管理。为此,就需要从理念上由单笔贷款的风险控制转向资产组合管理(“大风险”)的理念,强化对“风险、收益、经济资本”三者关系的认识。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强调监管资本的作用,但对经济资本缺乏认识,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表明经济资本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实上,监管资本和风险管理需要的经济资本是两个概念。监管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硬性约束,是银行经营的一般性要求。同样满足资本充足率8%要求的两家银行由于资产组合构成差异,实际的风险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体现银行实际风险的资本是经济资本。银行的经营其实就是在一定的经济资本(实际风险)支撑下尽可能多地获取盈利。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国别、地区、客户、产品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哪些选择消耗经济资本少(实际风险小),收益多,进行筛选,并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判断风险和收益的匹配水平。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不等同于授信信息的采集系统,后者的目的只是将授信信息集中在总行,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根据内部风险管理的不同需求从授信信息系统中采集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从与新资本协议接轨来说,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从现在开始根据已有的历史数据和未来建立风险管理模型的需要,提出开发资产组合模型的数据需求,并根据数据需求设计系统实现方式。

在未来与国际活跃银行的竞争中,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具备一批能够从事资产组合管理的高素质人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精力过于向单笔项目审批集中,熟悉资产组合管理工具的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资产组合管理人才的长期储备。一方面按照市场薪酬水平,在海内外招聘资产组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同业委托培养、通过内部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风险管理部)

上一篇:“农凯系” 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以成功吸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