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吃+处所名词”现象

时间:2022-07-05 10:17:37

摘 要:“吃+处所名词”短语从形式上看似乎违背了语义的逻辑关系,但是这种结构却被人们广泛使用却没有引起歧义,如“吃食堂”、“吃肯德基”等,然而“吃厨房”、“吃公园”就不可说。作为“食堂”近义词的“餐厅”也不能替换“食堂”,“吃餐厅”也没有被广泛的接受,这说明进入这一结构的处所名词是有条件限制的,但是单从语法以及语义的角度又难以完全解释清楚需要什么条件。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食堂”和“餐厅”在语义特征上的细微差异,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这一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的母语,也有利于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吃餐厅;语义特征;认知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10-01

一提及“吃+处所名词”短语,大家肯定会想到陆俭明先生和郭锐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吃+处所名词”短语最常见的就是“吃食堂”,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将“食堂”处理为处所宾语,“食堂”是动词“吃”的处所,即“吃食堂”就是“在食堂吃”,但是如果“吃”的处所可以做它的宾语,我们可以说“在厨房吃”、“在公园吃”,那么“吃厨房”、“吃公园”也应该是正确的结构了,但是很显然,这种类推是错误的。其实在古汉语中,动词+处所名词的现象十分普遍,如:“项王则夜起饮帐中”(《史记·项羽本记》)。“饮帐中”与“吃食堂”都是动词+处所名词。有的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吃食堂”并不等于“在食堂吃”,因为从食堂里买饭到宿舍里吃也是“吃食堂”,我们吃的是食堂里的饭菜,所以,“食堂”是“食堂的饭菜”的转喻形式。但为什么我们可以说“吃食堂”却不能说“吃厨房”?动词“吃”与处所名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动词“吃”与处所名词的语义分析

(一)动词“吃”的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吃1”的解释多达11条,《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吃”的解释也有6条,从中可以看出,“吃”的引申义相当复杂。“吃”的原型义是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它的语义特征可分析为:[+用口][+进食][+咀嚼][+食物][+下咽](“”是个标志,表示该义位反映的是动作、行为)。

表示人的基本生理功能的动词“吃”是一个高频动词,作为二价动词,“吃”具有很强的语义支配能力,由“吃”组成的句法结构通常是“施事+吃+受事”的典型动词句。但是“我吃零食”和“我吃食堂”两句看似具有同样的句法形式,却表示不同的意义,“吃零食”是典型的由“吃”组合的动宾结构,“吃”的动作义很强,而到了“吃食堂”中,我们吃的当然不是“食堂”这一具体物体,因此“吃”就不再是简单的表示咀嚼、吞咽的动作,而是有了一定的附属义,表示依靠某种方式吃饭。

再看两个句子:

吃食堂的饭菜吃食堂

坐食堂的椅子坐食堂

我们可以说“吃食堂的饭菜”,也可以说“坐食堂的椅子”,但是却不能变换为“坐食堂”,那么能够进入这个结构的动词有什么语义特征呢?其实,这与动词和处所名词在语义上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关。食堂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饮食,而不是休息,相对于动词“坐”,“吃”与“食堂”的语义关系度更紧密,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心理,因而更容易进入人们的交际。

(二)处所名词的语义特征

“吃”+处所名词可以有多种组合,如“吃食堂”、“吃厨房”、“吃公园”,但是很明显,后两种组合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同样是处所名词,有的能进入这个结构,而有的就不可以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陆、郭二位先生也提出在“吃食堂”、“吃馆子”这类说法里对充任宾语的词语是否有限制?我们将这些处所名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看这些处所名词有什么不同的语义特征。

食堂:[+处所][+供应饮食][+消费]

厨房:[+处所][+供应饮食][-消费]

公园:[+处所][-供应饮食][±消费]

所以从上可以看出,能够进入这个结构的处所名词必须是提供饮食服务的消费场所,但是“餐厅”也符合上述条件,为什么它就不能进入这个结构呢?

二、对“吃餐厅”是否合理的思考

对于“吃+处所名词”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吃餐厅”是否合理。“吃食堂”与“吃餐厅”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再从转喻的角度就难以解释。那么“食堂”和“餐厅”又有什么细微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二词的解释分别如下:

食堂: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

餐厅:供吃饭用的大房间,一般是宾馆、火车站、飞机场等附设的营业性食堂,也有的用做饭店的名称。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食堂多会是单位的公共机构,只对单位内部人士开放,一般场所会比较大,而“餐厅”多会是社会上的私人饭店,它以营利为目的,场所有大有小。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单位也将自己的食堂命名为“XX餐厅”,这种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本文只是针对这两个词最原始的用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定义总结出两个区别性义素——[对外开放]和[盈利目的]。

食堂:[+处所][+供应饮食][+消费][-对外开放][-盈利目的]

餐厅:[+处所][+供应饮食][+消费][+对外开放][+盈利目的]

尽管能够区分出“食堂”和“餐厅”不同的语义特征,但是[+处所]、[+供应饮食]、[+消费]才是二词最主要的语义特征。刘叔新指出,“不同的词语,只要各自的意义(当然是一个意义)所反映的对象的外延一致,就互为同义词语。” “食堂”和“餐厅”理性意义相同,区别只在于在感彩、使用范围的差异。为了追求以最小的气力得到最佳的认知、交际效果的结果,在非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去严格区分它们理性意义的细微差异。同义词不是静态的词汇现象,而是动态的语用现象。“食堂”和“餐厅”是一组同义词,饭店的商家为了追求时尚,在为其饭店命名的时候往往会选取“餐厅”而不是“食堂”,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当今社会对“餐厅”有着比“食堂”更高的认知度。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校内的食堂名称为“桃园餐厅”,而校内的师生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反对意见。既然“吃食堂”能够被广泛的接受,为什么却要对“吃餐厅”零容忍呢?

三、结语

陆郭二位先生提出留学生会根据“吃食堂”错误类推出“吃勺园七号楼餐厅”、“吃前门的全聚德”等短语,这是留学生在初学汉语时将“吃+处所名词”结构过度类推造成的偏误,在留学生初学汉语阶段,这种错误时难免的,我们应该对他们的仿造报以积极的态度,我们不能随意否定他们的仿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加以肯定,即便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来说会有些别扭。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他们犯的错误视而不见,只要不影响理解,不影响交际,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否则会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随着他们学习的不断深入,语料也会随之增加,他们会自然的修改规则,改正自己的错误。更何况对“吃餐厅”是否合理,现在还有较大的争论,我们就更不能盲目的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吃肯德基”、“吃全聚德”等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吃+处所名词”,它是以饭店的名字来指代处所名词,这类词也未引起人们的争议是因为这些饭店的名称具有广泛的知名度,而像那些没有广泛知名度的餐厅就不可以直接用餐厅的名字来代替,如“吃桃园”、“吃水浒庄园”等,除非桃园餐厅、水浒庄园餐厅是说话者与听话者所共同知道的。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李治平.“吃食堂”类短语成活的多维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4]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3期.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对我国地方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探讨 下一篇:《楚门的世界》的人物精神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