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

时间:2022-07-05 07:21:23

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技工类院校的招生特点以及技工类院校招生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的区别,以及学籍管理系统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有何不同,并建设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的流程,BS结构,与现有的其他系统实现对接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技工类院校招生;学籍管理;BS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技能型人才在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自主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如今的技工是当下人才市场较为抢手的,企业需要转型升级,那么对于熟练工种的技工的渴求就远远超过拥有较高文凭的大学生。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技校生供不应求,是由于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多,如此大需求量与每年近数万名技校毕业生的自产量发生了“倒挂”。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成为了技工院校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1 技工类院校招生的特点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招生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技工学校实行教学实习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现在的技工学校通常分为以下五个层次:普通技工学校:职业教育的一种,其中普通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年或三年,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中级职业证书;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的招生特点是招收取得中级职业资格的学制2-3年的在职职工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高级职业证书;技师学院: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二级技师职业证书,通常是在高级工基础上再学年。

2 学籍管理系统流程的建设

基于上述技工类院校的招生特点,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于学校和政府教育单位来说都至关重要。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可以改善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带来的效率地、保密性差、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的缺点,是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达到节省经费的目的。检索迅速、方便查找、可靠性高以及储存量大和保密性好等优点,使得计算机软件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有着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望而莫及的有点。这些优点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3 BS结构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是在C/S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的一种结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的一种必然产物。大部分的用户是以WWW浏览器作为工作界面的,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可以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并且随地进行操作是B/S结构最大的优点,客户端不需要维护,只需要一台电脑并且可以上网就能使用。系统有着很好的扩展性,操作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账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线申请,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只要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就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进入系统的账号。

C/S和B/S各有优势,C/S在图形的表现能力上以及运行的速度上肯定是强于B/S模式的,不过缺点就是他需要运行专门的客户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跨平台,用c++在windows下写的程序肯定是不能在linux下跑的。而B/S模式就不同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它只要浏览器而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浏览器也是随操作系统就有的。而且,B/S是基于网页语言的、与操作系统无关,所以跨平台也是它的优势,而且以后随着网页语言以及浏览器的进步,B/S在表现能力上的处理以及运行的速度上会越来越快,它的缺点将会越来越少。

4 学籍管理系统与现有软、硬件系统实现对接出现的问题

由于整个社会都在慢慢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目前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部分学校的主要操作体系。但是并没有完全的实现信息管理化还是有各种方面原因的,经过学校管理员提供的信息和对自身的调查,现在对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进行以下多角度分析。经调查,现在很多院校的文件都是以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的,比如学生的资料等大部分的资料,都需要及时再去整理;每个学期的成绩,教师都是通过计算器等辅助工具进行核算,然后再手抄,再通过管理员录入到计算机,这样基于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方法回大大降低整个院校的工作效率,也容易因为数据繁多而造成的数据丢失,而且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很多。而且这样以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大部分学生学籍方面的档案,也存在着翻阅、查找时浪费时间的弊端,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工作人员劳动量的增大,所以,就这些方面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学籍系统只是被认知为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院校的管理系统实际操作中去,可以说现在大部分的院校是处于半手工半信息管理阶段的。还有一方面,就是学校虽然组织成局域网,但是并没有完整的系统,计算机的网络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遇到网络问题的时候,通常也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很多学校缺少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系统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多,经常整个系统都会出现问题,这样大大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也增加了学校的网络成本。以下是对这一系列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的总结:(1)信息管理化没有完全实现,基本上是处于半人工半计算机的阶段;(2)学校层次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造成学校层次的不能及时指导;(3)教学方向会影响教学质量;(4)学校需要计算机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改善系统维护功能太差的现状;(5)系统的功能太少,可以考虑添加更多的板块进去,比如成绩管理模块,这样可以减少成绩档案的管理,方便教务科的工作;(6)系统数据容易丢失,比如遇到管理员正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停电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下,数据不能及时保存;(7)数据备份和数据删除功能有待增强。

5 结论

了解本校以及本类院校的招生特点是学籍管理系统建设的最初阶段。根据实际的招生特点,明白所研究内容的数量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分成较相关和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成系统所能、易于表现的信息。第二个阶段是考虑如何实现系统的数据维护,比如针对技工类院校学生流动性较大,如何在系统上实现实时维护。第三阶段,要考虑如何跟现有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

参考文献:

[1]罗成.技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J].价值工程,2011(8):171-171.

[2]徐娜,黄斌.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01):1-3.

[3]梁德华.浅析高等院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硅谷,2011(01):81-81.

作者简介:陈志君(1986-),男,广东韶关人,教师,助理讲师(初级),学位学士,研究方向:计算机。

上一篇: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对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