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及早“入市”

时间:2022-07-05 06:54:33

企业应及早“入市”

国内低碳政策及碳排放交易试点虽推进稍缓,但全面碳交易已是大势所趋。企业不可止步于碳披露现状,而应强化碳减排风险和机遇意识,及早为“入市”准备就绪。

截至2013年11月底,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启动已近半年。自首批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计划实施以来,除深圳提出强制性的约束指标外,其余仍以企业自愿参与为主。

碳交易可能带给试点城市高排放企业一定的成本压力,投入成本与交易规模并不完全成正比,且国内企业普遍缺乏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这导致企业“人市”(参与碳交易市场)意愿不足。而碳交易市场运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点地区企业的接受和准备程度。

11月的《CDP2013中国报告》指出,“面临2015年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挑战,无论是试点省市企业,大型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只有尽早开始排放信息的整理、分析研究和公开报告,才能在这场碳交易的严峻挑战中做好准备,在碳交易市场中成为合格的交易主体。”

多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碳计量和碳交易专业人士认为,尽管碳交易至今进展有限、程度不一,但考虑到国内外减排环境及趋势所向,企业仍需要为迟早到来的全面碳交易做好准备,否则可能失去先机,处于被动地位。碳交易市场进展缓慢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并强调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推进减排工作更有效地进行。规划并且指出,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北京、上海、广东的碳市场有望在2013年底启动实际交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期透露。11月18日在华沙举行的第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他进一步表示,国内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中有5个可能要开始进行交易。

但即便如此,目前的碳交易市场进度已慢于预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广东等7省市早在2011年10月即被确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直到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这项试点工作才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至于推进工作不尽理想的缘由,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交易投入的成本和交易规模不完全成正比,其所带来的效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在后期全国碳市场建立或区域碳市场建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经济学人智库(EIU)能源编辑Martin Adams认为,“由于公司对碳交易缺乏了解和参与热情,加之交易选择有限以及缺少金融机构,可以断言中国新兴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能还会受到实际交易不足的困扰。”

链接

碳交易

全称“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目的是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简单地说,就是多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从少排的企业那里购买配额。碳交易与碳税等行政减排手段相比,具有减排效果确定、更能针对特定行业、灵活性更强、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减排积极性等特点。

以目前唯一启动实际交易的深圳市为例,有635家工业企业和200家大型公共建筑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为首批受控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的年排放总量超过3000万吨,占深圳全市碳排放量近40%。但自6月18日上线至今,深圳碳市场整体交易量仅约12万吨。企业“入市”意识不足

CDP(碳信息披露)全球首席运营官Frances Way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强调,“面对碳交易,中国企业继续不断提升碳信息披露并意识到管理碳排放的益处是至关重要的。准确地计量与披露是建立有效的碳市场的前提。”

可以确定的是,作为碳交易市场的当然主体,国内企业的参与意愿攸关全局。但企业并不清楚,全面的碳交易以及为此付出的碳披露、碳减排行动能够为自身带来怎样的机遇,被动地回应或等待又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根据CDP面向国内企业的2013气候变化调查问卷,碳交易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将因此加大碳计量与碳披露的力度,强化减排计划和行动,从而迎来相应的政策变化机遇、物理变化机遇以及其他机遇。

回复问卷的32家企业认为,显而易见的政策变化机遇包括:碳排放交易机制,即全国范围内碳排放交易平台的建立将促进企业发掘隐形碳资本,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产品碳标签以及效率相关法规和标准,这将有效增强能效高且注重环境保护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其他的一些主要机遇表现为企业声誉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等。比如,消费者将更加关注高能效和低碳足迹产品,企业通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商机和声誉。

对碳披露与减排的认知缺乏,则完全可能造成上述机遇向风险的转化,增加企业运营和管理成本。例如,尽管国内目前还未开始征收碳税,但对于一些能源类跨国集团,在相应征收碳税国家开展业务将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另外,消极的减排意愿将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从而减少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CDP中国项目主任李如松向本刊记者介绍,回复问卷的32家企业中仅有3家表示参与了相关的碳排放交易,1家未表示参加,其他没有回答。而这家表示没有参与的企业,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都没有参与碳交易的计划。

集中于金融、能源以及工业领域的回复企业中,均只有4家识别出了问卷所设的全部风险、机遇。具体到碳计量与披露,只有2家披露了其范围――与范围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数据,1家提供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核算方法以及相应数据。

寻找驱动力

2013年及今后,部分低碳试点省市终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的酝酿以及逐步实施也都预示着,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在此情况下,国内企业更加需要为“入市”做好准备。相较于前述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意识,企业同样有必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式或工具、平台,从而稳妥地推进碳计量与碳披露,为“入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就碳计量与碳披露开展企业和行业间协作,建立起有效、互利的交流平台很有必要。众多负责节能减排以及参与碳交易市场准备工作的企业人士表示,他们需要找到理想的沟通与学习平台,逐步培养并建立起自己的碳交易团队。

部分碳盘查机构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上述领域国内已有不少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如北京、上海、深圳的碳交易平台。另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推出关于碳交易的专业培训课程,针对行业内及地区间企业的评估、引介项目也不断出现。

其次,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碳交易、碳减排相关的政策激励措施将鼓励、引导国内企业“走得更远”。这些政策涉及税收、信贷、市场准入等诸多领域,甚至可能是基于政府和社会层面的正面倡导和认可。

据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官员介绍,绿色信贷就可能是极具推动力的政策领域。据了解,在11月初举行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国内29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签署了绿色信贷共同承诺,表示要积极践行绿色信贷。

“现阶段碳市场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探索交易规则,还要让企业适应碳交易在调节环境容量与技术升级之间的主导作用,主动参与到碳交易中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副主任柴麒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于市场普遍关心的碳税政策,更多的专业人士表示,受限于国内碳市场尚处于试点起步阶段,并未推广到全国,短期内或难以建立起相应的碳税制度。

上一篇:央企基金会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令人眼花缭乱的净水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