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南亚地区安全

时间:2022-07-05 03:16:56

水资源与南亚地区安全

[内容提要] 水资源短缺以及因水资源争夺所造成的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威胁着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多年来南亚各国在处理水资源问题方面试图采取合作的态度,签署了一系列分享水资源的条约,但这种合作并没有完全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纠纷。由于该地区安全环境较为复杂,一旦水资源问题处理不好,将可能成为南亚地区安全新的隐患。如何加强合作、解决跨国界水资源利用问题以维护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南亚各国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水资源 南亚 地区安全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面临缺水问题,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0个。2009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报告警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亚洲发展银行报告指出,水资源管理不善使得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今后10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该报告说,气候变化、快速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而带来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将导致每年几十亿美元的耗费。为此,水的问题已被一些国家视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在缺水地区,竞争有限的水资源使得国家把获取水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南亚地区也不例外。由于该地区安全环境较为复杂,一旦水资源问题处理不当,将成为南亚安全新的隐患。历史上,水资源短缺以及因水资源争夺所造成的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威胁着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多年来南亚各国在处理水资源方面试图采取合作的态度,签署了一系列分享水资源的条约,但这种合作并没有完全解决南亚各国水资源纠纷。由于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政治互信,再加上近年来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程度日趋严重,南亚各国水资源的争夺再次备受世人关注。一些西方学者甚至开始预言,亚洲最易发生“水战争”的是南亚,甚至预测印度是最有可能首先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国家。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之间有用水争端。因此,如何加强合作、解决跨国界水资源利用问题以维护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南亚各国的迫切任务。

一、南亚地区的水资源

就水资源总量而言,南亚地区并非十分贫瘠。世界上不少著名的河流如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终年哺育着这一地区。另外,喜马拉雅山脉的积雪也为印度次大陆的河流提供了稳定的补给水源。而且,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地区的降水也较为丰富。但地区水资源安全并不能简单地用该地区可用水资源总量来评定,事实上,专家衡量一国水资源紧张与否的程度所采用的指标是每年人均可用水量。如某一国家每年人均可用水量在1000~1700立方米之间时,这个国家就被归入“用水紧张”(water stressed)的行列,而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家,则属于“水资源奇缺”(water scarce)行列。根据近年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来看,南亚地区除了孟加拉国、不丹和尼泊尔外,其他国家的每年人均可用水量数值普遍偏低,尤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另外,该地区水资源在水系、国家和季节之间分配不均,雨季洪涝成灾而旱季缺水,再加上各国在用水问题上缺乏诚意与合作,使水资源在地区各国之间得不到有效利用,加剧了南亚的水竞争。除此之外,气候变化也给南亚地区水资源带来新的威胁。由亚洲发展银行资助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山消融、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将给南亚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印度、孟加拉国、阿富汗和尼泊尔是受影响最大的四个国家。

印度水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可用水量低,目前每年人均可用水量仅为1729立方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度国内用水需求量不断攀升,2006年印度的农业和工业用水总量达8290亿立方米,预计到2050年这种需求量将翻倍,超过14000亿立方米。据人口统计学家估计,2050年印度的人口将达到16亿,到那时该国人均可用水量预计只有1403立方米。除此之外,印度的水资源污染也较为严重,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经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根据联合国2003年发表的《世界水资源评估报告》,印度的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被评估的12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位。

由于自然水资源较缺乏,再加上人口高增长率和水的低效率利用,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南亚地区水资源短缺压力最大的国家。众所周知,因为没有其他的水资源体系,巴基斯坦所有的农业、工业和国内生活用水基本依赖印度河水域,居民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河及其支流附近。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巴基斯坦人均可用水量正逐年减少,从1951年的每年人均5000立方米降低到了2006年的每年人均1274立方米。而据人口统计学家估计,2025年巴基斯坦的人口将达到2.21亿,到那时该国人均可用水量预计将不足700立方米,完全进入“水资源奇缺”国家的行列。另外,该国水资源利用率很低,农业灌溉导致了土地大量浸水,降低了水的质量和流量,而工业污染和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又造成河水的高盐度。

孟加拉国水资源较为丰富,河流淡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第三,但流经孟加拉国的237条河流中有57条属于跨境河流,上游源头国家的任何干涉都将严重影响该国的水资源来源。另外,由于孟加拉国地处平坦的三角洲,水资源储蓄能力不足,这也时常导致该国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目前孟加拉国的人口增长迅速,据估计到2050年,人口将达到2.8亿,成为全球排名第六的人口大国,缺水问题已经给孟加拉国产生巨大压力,引起较大规模的移民,破坏了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几个邦在民族问题上的平衡,导致恐怖主义和反政府武装兴起。

尼泊尔相对来说水资源较为丰富,淡水资源占据世界总量的2.27%,居世界第二位。但尼泊尔河流有一显著的特点是水资源随季节更替而发生较大变化。全年大约75%的流量发生在6~9月的4个月里。同样,阿富汗、斯里兰卡等国随着需求量增大,水资源压力也随之增大。斯里兰卡的年均降水量达到2000毫米,但该国的地下水资源有限,另外受季节以及地形的影响,各地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尽管该国政府组织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但预计今后每年仍然有2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短缺。

二、南亚水资源的冲突与利用

(一)印巴水资源冲突与利用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和独立后曾就印度河的用水权发生严重分歧。1949~1950年,印度截断东三河向下游的供水从而引发印巴两国水冲突。在世界银行的斡旋下,两国于1960年签订《印度河水条约》,确定了两国在印度河流域的用水范围,东部三条河流即萨特累季河(sutlej)、比斯河(Beas)和拉维河(Ravi)划归印度使用,西部三条河流,即印度河干流(Indus)、杰赫勒姆河(Jhelum)和杰纳布河(Chenab)划归巴基斯坦使用。《印度河水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的用水争端,条约一度被人们称为国际社会解决跨界

水纠纷的成功典范,但该条约并没有完全解决印巴双方所有水争端,比如两国关于印度河水的开发利用依然存在分歧。多年来印巴两国围绕印度的大坝建设和其他截留工程的争端不断,包括图布尔水利(Tulbul Navigation)、乌拉尔大坝(Wullar Barrage)、巴格里哈大坝(Baglihar)、基申甘加大坝(Kishen―ganga),以及印度在拉维河、比斯河以及萨特累季河建立拦水工程等等。例如,1985年以来,巴基斯坦就一直反对印度在杰赫勒姆河上修建乌拉尔大坝。在巴基斯坦看来,印度的此项水利工程威胁自身安全,因为印度可由此截住河水,不让其流往巴基斯坦。此后,1999年印度投资lO亿美元在印巴共享的印度河五大支流之一的杰纳布河上修建用于水力发电的巴格里哈大坝。巴方认为该水电站建成后会给处在杰纳布河下游的巴方农田灌溉造成负面影响,坚决反对修建该大坝和水电站。实际上,从2008年夏天开始,巴基斯坦腹地的农业大省旁遮普省农民发现,地表水位和地下水位都在明显下沉。巴基斯坦指责印方有意截留数千万立方米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上游水源,并将其蓄入巴格里哈大坝,用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水力发电。近来,巴基斯坦政府还公开指责印度“偷水”,并要求国际机构对印度“偷水”事件予以仲裁。

(二)印孟水资源冲突与利用

印度与孟加拉国共享54条跨境河流,包括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恒河(Ganges)和梅克纳河(Meghna)三条主要河流,①印孟两国水资源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恒河水分配问题上。恒河是南亚地区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一条国际河流,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恒河水量很大,但分布不均,下半年雨季时供应印、孟两国绰绰有余,甚至泛滥成灾;而上半年旱季则成了涓涓细流,造成沿岸千万亩耕地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困难。为了调节旱季供水,印度在干、支流上建了许多大坝。1974年,长达2203米的法拉卡大坝(Fa~akaBarrage)竣工,使三分之二的河水转往加尔各答人海。由于印度截走恒河河水,孟加拉国每逢旱季水量严重不足。1996年印度和孟加拉国签署了《关于分享在法拉卡的恒河水条约》,双方对水的分配总量达成一致,但是矛盾依然存在。孟加拉国依然坚定相信强邻印度不公平,尤其是近年来印度又提出“内河联网工程”计划,试图将东边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的水与南边的卡维利河(Kabefi)和默哈嫩达河(Mahanada)的水连接。“内河联网工程”计划实际上是拦截从印度流人孟加拉国的大小54条国际河流河水,输往印度南部和东部缺水地区,这无疑将影响孟加拉国近亿人的生存和生态环境。为此,孟加拉国水资源部长哈迈德说将这些河流联网的想法十分危险,会危及孟加拉国全境,引起灾难。“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下去。如果稻米的产量下降,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活。我们不想发动战争,但有关河水分享的国际法却规定得不清不楚,我们打算要求联合国制定一项新法律。”2005年,印度安全部队企图在邻近孟加拉国的阿考拉地区没收孟加拉国农民的取水灌溉设备,遭到孟方步枪队的阻拦,双方发生激烈武装冲突。孟加拉国一再警告印度,新德里要想主宰恒河,那就是对一亿多孟加拉国人民的宣战。另外,恒河水污染问题也激起了印孟两国的矛盾。在上游,即在印度境内,有114座城市排向恒河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严重污染了恒河中下游水体,对此孟加拉国向印度提出抗议。

(三)印尼水资源冲突与利用

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情况略微不同,尼泊尔属于上游国家。尼泊尔的河流都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和南坡,从北向南流入特莱平原,再流入印度。尼泊尔河流包括四条主要水系即柯西河水系(Kosi)、甘达克河水系(Gandak)、卡尔纳利河(Karnali)和马哈卡利河水系(Mahakali)。另外一些河流包括萨尔达河流、马里柯达河流、巴拜河流、拉普提河流、巴格马提河流、卡姆拉河、坎开河和梅奇河流。这些河流在枯水季节为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邦和北方邦提供所需水源,在季风季节则造成洪水灾害。由于两国拥有共同管辖的水源,两国在历史上签订了多个条约,如1954年的《柯西条约》,1959年的《甘达克条约》。由于这些条约基本上倾向于印度的利益,尼泊尔国人有些不满。另外,两国围绕马哈卡利河的争端也由来已久。马哈卡利河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西部边境之间,于1816年被定为尼印两国边界。在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执政期间,印度准军事部队突然占领马哈卡利河北岸两块有争议的土地,被尼泊尔指责为企图霸占界河水量。尽管1996年两国签署了《马哈卡利河条约》,但由于双方对条约的理解存在分歧,加上印度单方面在马哈卡利河修建卡纳克布尔拦河大坝(Tanakpur Barrage),两国水资源争端可谓愈演愈烈。除此之外,近年来两国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不少分歧。

三、水资源对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它受地理、政治、经济、种族、人口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概括说来,水资源对国际安全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导致沿河国家的争斗,甚至引发武装冲突,对国际关系、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它可能极大地促进相关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水资源又是保障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对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同样具有两面性。水资源在南亚安全中起着诱发冲突和促进合作的双刃剑作用。历史上,南亚国家为了解决水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希望合作解决共同问题的诚意,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条约,这给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不过,这种合作并没有完全有效解决南亚地区水危机争端。由于南亚地区主要河流都是国际性河流,主要水资源几乎都是被不同国家分享,再加上该地区各国家间在政治、种族、宗教、国家战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政府往往优先考虑国内河流资源的需求,在处理跨界水资源问题时往往采取对抗或单独行动的模式,为此历史上南亚国家围绕水资源的争端不断,尤其表现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与孟加拉国和印度与尼泊尔之间。如今随着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南亚国家间的水资源开发和用水问题更趋尖锐,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南亚安全的隐患。

传统安全方面:其一,水资源争夺可能进一步恶化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用水争端本身也许还不至于导致战争,但它却是南亚地区国家间关系进一步紧张的催化剂,尤其是印巴关系。众所周知,南亚地区安全和稳定的核心问题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长期对立和冲突。水资源的争夺,也称得上是印巴冲突的潜在催化剂,甚至有专家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之争事实是水资源之争。尽管这种说法夸大了水资源在两国冲突中的作用,但毋庸置疑它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另外,近年来,孟加拉国一直试图联合恒河流域其他沿岸国共同行动,并请求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出面解决该问题,

但都因为印度方面的强硬态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本来就因为边界问题、跨境移民问题和政治矛盾导致关系极为紧张,而两国水资源冲突又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其二,水资源争夺可能影响南亚各国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2009年7月,发生在斯里兰卡的动乱就说明了这一点。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关闭了位于亭可马里东北的马维拉鲁大坝水闸,造成政府控制区内六万多人断水。据猛虎组织的解释,他们关闭大坝水闸的原因是政府没有为猛虎组织控制区建造水塔。为此,斯里兰卡当局派兵对猛虎组织的据点进行了空袭,并出动了地面部队,以夺回对水库的控制权。同样,巴基斯坦由于用水紧张已在国内一些地区引起社会动荡,如西北部古勒姆发生的部族冲突。

非传统安全方面:首先水资源短缺可能严重威胁南亚各国经济安全。正如亚洲发展银行报告所提到的,除了满足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基本需求外,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后果更多的是经济层面的。众所周知,农业在南亚各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2004年的数据显示,农业占南亚地区GDP的21.3%。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产品是关乎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命脉的重要产品。水稻、小麦是这一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棉花则是该地区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巴基斯坦为例,该国的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商品种类上,如棉花、皮革、稻米、合成纺织品和体育用品。2004-2005年,这五类商品占到全部出口的73.9%,其中棉花占57.4%,稻米占6.5%。棉花和稻米的歉收将严重影响该国出口。为此,对南亚各国而言,一方面要扩大农村人口就业,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由于农业比重过高以及因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而引起的水危机、水争端以及因缺水而造成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危及南亚各国的经济安全。其次,水资源问题可能导致南亚环境安全状况恶化。长期以来,南亚各国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给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较严重的影响,土地的盐碱化、放射性物质污染、水源枯竭、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较为严重。

结语

尽管就水资源总量来说,南亚地区还算不上水资源紧张地区,尤其是与世界其他一些严重缺水地区,如中东地区相比。但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各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南亚地区也不得不面临用水紧张的现实。由于该地区水资源在水系、国家和季节之间分配不均,以及各国在用水问题上缺乏诚意与合作,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加剧了南亚地区的水竞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新因素,如气候变化,可能给南亚地区水资源带来潜在威胁。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南亚安全的新隐患,可能成为南亚地区国家间关系进一步紧张的催化剂,尤其是印巴关系。除此之外,水资源紧张也将对该地区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南亚各国开展合作,有效利用水资源,成为迫切的需要。由于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都是跨国的,因此,南亚水资源问题的解决除了各国在技术层面上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外,还应该加强各国政治互信,在履行协议和处理矛盾时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在处理水问题方面进行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甚至可以大胆开展水利外交,防止水资源问题加剧已有的冲突,促进和维护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由于流经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基本上都源于中国境内的冈仁波齐峰及其附近的玛旁雍错,印度近年来因其对国内水资源安全的担心而对中国在上游开发河水颇有微词,尤其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总能引起印度人极大的关注,炒作“中国水”。尽管印度舆论对该工程的炒作并不符合事实,但该论调很容易吸引公众的眼球,并削弱两国本来起点就比较低的政治互信,使水资源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消极因素。②毋庸置疑,南亚水资源安全与中国有着紧密的利益关联,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深人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加强与南亚各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合作,共同维护该地区的安全,创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上一篇:从文化视角打量“遥远的近邻” 下一篇:中国与巴基斯坦电力合作的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