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十五)

时间:2022-07-05 02:50:42

大上海金融界风云人物(十五)

当我走在外滩,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建筑,总使我想到争先恐后的奔马,它们在角逐中,把生命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像极了这座城市正在蒸腾进发的生命活力。但很少有人想到,许多年前那大一统封闭体系的打破,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前仆后继的过程。有人成功了,有人倒下了,他们都成了这条路上的一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说一说倒下的人,或许对后人更具警世价值。

“很精明,也很高明!”

从高空堕地的,是建设银行的。

的崭露头角,开始于为上海石化厂引进30万吨乙稀第一期成套设备的筹资活动。这次筹资,打破了过去靠国家财政拨款、依靠国家供应资金的传统模式,是开拓新的金融之路的“首航之旅”,所以特别引人注目。是年,任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兼党总支书记,年仅39岁,是上海银行界最年轻的行长。当时,香港的纸质传媒,以显著地位、大字标题,对此次活动予以报导,称它为“上海对外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筹资活动”;世界银行也以热情的语句,称赞其是一次“以高效率成交”的筹资活动;美国花旗银行中国区行长施伯嘉,对张的评价则更高,他说:“我们的谈判对手,虽然是一位新手,然而很精明,也很高明!”

获此殊荣,绝非偶然。善于抓住时代机遇,并充分利用机遇展示自身,就是过人的才能。他祖籍山东,出生于南京,就读于上海,高中毕业,在家赋闲了几个月以后,考入了上海市财政局业务培训班。后期,开始在市财政局基建财务处任“拨款员”,帮客户跑财政局,盖“集团购买力”的图章。改变他命运的第一个机遇,开始于1979年上海市财政局准备组织培训班培训人才、扩充人员的时候。培训班的创建者严孝修看中了他,看中他不仅普通话说得标准,而且长于言词。不久,就被提升为培训班的班主任。

这是人生中关键的一个台阶。因为,在他担任了建设银行领导以后,他任用的骨干,基本上都出自这个培训班,被他的一些同事戏称为建行上海分行的“黄埔系”。

一举成名

当然,还需要第二次机遇才能帮他形成人生的上升“趋势”。这就是三年以后的1982年,复旦大学给了上海市财政局基建财务处两个名额,到该校接受经济学以及财务方面的脱产培训。这相当于大学教育,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财政局有关部门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这个培训班,因为该局最有潜力的苗子都集中在这儿了。培训班里年轻的教师和另外一名成员成了幸运儿。两年以后,从复旦大学归来,成立于1982年的投资银行上海市分行正准备充实领导班子,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复旦培训学历的,经徐慎行行长力荐,担任了该行的副行长,从副科越级提升为副处级。两年以后,国家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筹建,徐慎行被调去负责此事,临走前把调回到“娘家”,和吴承裕一起出任建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以填补高级管理层的空缺。

从此,开始了“上升通道”。一旦成了重点培养对象,到交大和香港进修的机会接踵而至。进修时间虽然不长,但提升了他在金融实践中所得到的感知;香港的生活经历,扩展了他的金融视野,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都超越了一般人。

就说30万吨乙稀这个项目吧。到国外筹集,把业务推向国际――银行里有志于改革的青年专家,何尝没有想到?可偏偏由他提出来了,而且一出手就是24个亿!这在一个封闭了30多年,从来没有与海外金融界来往的国度,无疑展示了一个金融工作者的眼光与敢于冒险闯新路的胆略。在当时,这么做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因为,这分明是对沿袭了多年的中国金融体制的公开挑战。

老实说,的手笔,既缘于香港的熏陶,也因为他获得了严孝修这批老金融家的支持。事实确实如此。在严孝修等人的出谋划策下,相应的措施很快出台了。不久,亲自赴海外谈判,他确实展示出了不凡的能力。对于陌生的对手,他采用了公开询价方式,看准了这些纵横国际市场的金融巨头的心理,然后利用他们之间的薄弱环节,运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分别上门游说。整整半年,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他都做得相当到位,分寸的把握也十分恰当。1987年夏天,也就是30万吨乙稀工程国际筹资之后,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的老板,驾驶游轮来到中国。轮泊上海港,他特地向发出热情邀请,要求这位年轻的银行家到游轮上一叙。

这时候,刚被擢拔为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

高光聚焦

是否应邀,毋须究问。这份邀请的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其后,他主持的建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经济改革与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牵头所做的一系列筹资融资活动,都因“马太效应”而强化、放大了这一评价,渲染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金融家的才干。他还因此于1999年10月,被调到北京建设银行总行,担任排名第五位的副行长。2002年2月,给人以忠厚、实干的,成为了总行常务副行长和党委副书记。

获得忠厚和实干的印象,是费了一番心血的。他担任常务副行长只有两个月,《中国建设银行信贷风险分类实施细则》即正式实施,贷款按五级分类对外披露数据,使建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拔了头筹;同年12月2日,《中国建设银行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随后召开人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动员视频会议,使这项改革成了迄今为止建行改制重组中最为重大的内部改革;还实现了全行数据的大集中……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2004年12月16日,他以当年“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上亮相。不无炫耀地自称,这是一次“高度的聚光”与“高度的瞩目”的亮相。其实,在此之前,他在中国金融界,完全可用“显赫”来形容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十六大”当选的中纪委委员!

高空坠地

然而,就在这时候,栽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蒙特雷县高等法院向他发出了传票。

被的原因,是G&D公司为建行购买美国FIDELITY公司的电脑软件,即贷前管理、贷中核算、贷后管理等可覆盖银行贷款全过程的贷款信息系统所索取的6000万美元回扣。诉讼中暴露受贿100万美元。媒体对于这一案情的介绍颇多,我不想详加叙述了。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走到如此不堪的地步?业内对此议论甚多,贬斥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的能力不过尔尔,做事并不十分扎实和专业,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也有人说,能够“爬”得这么高,因为他有一套向上爬的手腕;还有人认为他是“两面派”,气量也太小……

倒果为因,这是中国世俗的臧否人物的习惯。但透过时光审视,这些评价确实不是情绪化的产物,也就是说,戕害的最大的杀手,是中国官场文化中最消极的那一份因素,在他人格中的发酵与膨胀。

这就是――以人身依附替代了现代金融体系的严密制度管理。

(未完待续)

上一篇:李稻葵:中国房价不会大幅下调 下一篇:给员工一个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