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时间:2022-07-04 09:51:35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哲理深邃、思想深刻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极具典范性,文质兼美,有的文章写人记事,有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有的文章抒情感怀。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生动形象的语文教材为依托,全方位地立体推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假如学生对学习、生活自卑,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忧虑、失望、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逃学,后果不堪设想。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强、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因此,我在课文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教学《一碗阳春面》时,我用生动的事例启发学生学习母子三人的精神,母子三人在生活艰难,难得三人吃一碗阳春面的情况下,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迎接生活的挑战,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用十年的时间终于战胜了困难,迎来了曙光。学习《夜》《母亲》《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课文,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那些革命者的战斗精神。还有,像竺可桢、布鲁诺、马克思、恩格斯等科学家,他们的自强、自信心更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楷模。简言之,教学时,要结合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事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语文教学中,设境激情,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一篇篇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哲思。而课文中的字、词、句一定要引导学生好好把握,细细品味课文内在的思想,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比如在讲《回延安》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扣题分析:这里诗人为什么用“回”而不用“到”“去”?可以让学生深情地诵读“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进亲人怀”等诗句,着重品读“抓”“贴”“扑”等重点字词,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讲《七根火柴》一课时,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睹其景。还可以引导学生诵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篇,让学生感受其中奔流着的浩然之气,感觉其中的爱国豪情,以锤炼学生的意志,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而“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看似平常的诗句,也能将学生引入一个美的世界。这个美的世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更好地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耐挫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时常因为学业而苦恼,或因为人际关系而苦闷,或因为生活不如意而忧郁。因而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师,要细致入微地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顺利地走出低谷。比如课文《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遇到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的行为就是很好的榜样,因为他们不怕困难,最后战胜了挫折。再如,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问:“愚公这么辛苦,为什么不搬家呢?”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教师要善于保护。同时,引导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经过争论,同学们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体现了一种战胜各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其壮举也是值得学习的。又如,文天祥在九死一生中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屈原遭受挫折仍然面对现实、不屈不挠。这些人物,都是教育学生战胜挫折的好教材,可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处处有挫折。但挫折并不可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就能战胜挫折。

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学生要有进取心,有竞争意识。但过分的争强好胜,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样,学生之间有时可能难免会发生纠纷与冲突,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因此,要教育学生在事情发生后首先要有理智,其次要有谦让的风格。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就做出了表率,有大家风范,他能从国家利益出发忍辱负重,与人为善,他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廉颇嫉妒蔺相如而做出有失身分的事,贻笑大方;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而造成悲剧。要教育学生引以为戒,嫉妒之心不可有,进取之心不可无,要正确把握好这种心理界限。有健康的心理,人生才会成功。

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爱情”在中学阶段是不能不提的一个话题。有时存在的早恋现象,我们不可用压制手段来解决,只能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以学业为重,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教育学生有正确的爱情观,不要让早恋损害了远大的理想和幸福。如学习《致橡树》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大声诵读,用这首爱情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相互独立、平等,且要符合道德,早恋、多恋、单恋都是不足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又如学习柳永《雨霖铃》,在欣赏作者表现的情感美时,可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爱情。真正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生活的唯一,也不是最重要的事,人生应以学业为生、以事业为重,要有崇高的远大理想,并努力去实现它。正如课文《与妻书》中林觉民那样,为了理想与事业,而把美好的爱情永远留在心中。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重,竞争力也大,同时,社会生活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他们会遇到许多挑战。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的未来一片光明,教师是责无旁贷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既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宁远中学)

上一篇:提高识字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识字能力 下一篇:问题研讨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