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04 03:59:07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研究

摘 要:电子图书馆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先进国家,美、英、法等国家先后投入巨额资本用于开发研究数字型图书馆,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通过网络让全球共享。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虽然还在创建阶段,但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成效。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图书馆现状的前提下,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难题,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策

一、我国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纷纷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但存在着如下不足:长期以来, 我国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分工协调而造成整体资源布局不合理、重复收藏等一系列问题。

(1)馆藏书籍陈旧,并且方式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图书馆馆藏书籍的缺点日益显现。许多高校图书馆大量书籍为多年前购置的过时书籍,在知识更新很快的信息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2)思想观念落后。一是重藏轻用。图书馆的藏书以保存为主, 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二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各图书馆条块分割式和自给自足式的狭隘服务观念导致各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的割裂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三是缺乏主动服务思想。我国的图书馆一直是足不出户地坐等读者办理借阅。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员不但需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 而且要懂得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知识、管理知识, 以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1.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并成立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

经费保障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的前提和基础,数字图书馆经费支出主要由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和运营经费组成。各高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现有的图书馆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纸质文献资料的现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2.建设高校学术信息中心,整合高校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工程的实施和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发展,使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两者的整合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图书馆网络化功能的不断加强和计算机中心资源服务导向的强化,通过合并可以提高它们作为高校学术信息中心的地位,共同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美国有很多大学已将图书馆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合并。也有的大学由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来统管大学图书馆及计算机中心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服务。

3.大学图书馆员角色转换后的应对措施

数字时代的读者可以不通过图书馆员的协助,直接取得所需信息。因此,图书馆员由中介人变成了间接的信息协助者,应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信息管理者和知识领航员。作为知识领航员的数字图书馆员在知识网络结构中,将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协助信息用户在知识中心检索信息;另一种是协助使用者从整个知识网络中查找各种知识信息,再将合适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4.图书馆自身业务功能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文献收藏与资源建设以及参考服务等方面均要相应做出积极调整与变革:在采购方面,文献类型由印刷型向电子型等多元媒体方向发展,订购方式也将由主动采购变成读者需求导向型的网上订购。在分类编目方面,传统的分类法、编目规则、机读编目格式等是处理图书馆资料的主要依据。在文献收藏和资源建设方面,在目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还不可能囊括社会上的一切信息,要把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并存的文献资源体系是现实的选择。

5.采用规范化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维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未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收集、传播和利用将以网络化为主。因此,采用标准化的信息体系非常必要,这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及应用硬件与软件的兼容化。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专利技术和版权问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6.建设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大学图书馆馆舍和配置相应的设备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筑应当是一座高校的智能大厦,在其内部构成上则应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大厦的智能化应包括:通讯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CAS);数字图书馆信息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即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简称OAS);数字图书馆大楼自控系统,即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BAS)。此外还要考虑到它与大学办公室、实验室和宿舍之间的信息联网与服务信息的系统互联。

7.大力开展数字图书馆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配合学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造素质、信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将引入全新的管理、服务机制,高校图书馆虽然继续存在着物理形态的文献收藏和馆舍设备,但其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却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围墙”及在其中的活动而成为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我们应当及时把握由此带来的变革机遇,把高校图书馆推向信息数字化新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习卫妮.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马定莲.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5(15).

上一篇:文化相对主义视阈下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下一篇:用“执著”牵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