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常见误区与对策

时间:2022-07-04 03:51:08

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常见误区与对策

摘要:有效教学正逐渐成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向,对改变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方式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深度的影响.而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非常注重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老师对物理教学方式存在一些误区,现就其中几个普遍的问题谈些看法.

关键词:物理;提问;基础;多媒体;掌握

一、物理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有效性不强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提问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可能存在以下误区: (1)无论什么都要问,低级的、单调重复的、不着边际的、模棱两可的问题.(2)整堂课教师只顾自己讲,没有任何的问题,即填鸭式教学.(3)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堂的教学目标距离较远,偏离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没有递进性.(5)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差生;或者只针对部分优秀的学生,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或对学困生进行有意识的刁难发问,让学生出丑.(6)提问表达没有做到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知道老师的提问意图. (7)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 (8)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积极响应,对学生的提问置若罔闻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三个问题: (1)困难和容易的问题.教学内容深浅不一,提问应当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相平衡,对于较深奥的问题要巧妙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消化,切忌深奥的知识点给学生造成夹生饭的后果.(2)知识点和知识面的问题.教育应面向大多数的学生,课堂提问既要照顾到学困生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等生转化学困生,达到使全体学生的成绩都得到提高的目的提高.(3)过多过少的问题.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于巧妙的提问.我们千万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于频繁,学生就没有思考的余地,直接会导致他们对知识的消化.提问太少或者不提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就会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势必造成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厌倦感的滋生和蔓延.

二、忽视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盲目搞“题海战术”

有些学生在物理课的复习中,不把重点放在对于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努力设法提高物理技能上,而是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做难题、多做题、甚至做偏题,以便在今后的考试中轻车熟路进行解答,更有学生错误的认为:练习的难度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高.实际上,物理课程的学习并非如此.

针对此种现象,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进行一些概念习题的设置, 通过对知识学习中错误产生原因的讨论分析,让大家充分暴露他们的知识点的错误,在萌芽状态就把概念性错误消灭掉.其次,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综合运用基础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 而且要做到精讲多练,强调举一反三, 一题多解,培养其思维的变通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摆脱学生“题海战术”的烦恼.

三、以多媒体代替演示实验

多媒体演示实验,给物理教师带来了方便,利用微机巨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解决常规教学中难以表达演示的实验,虽然演示实验能够比较真实的再现物理现象,但有些常见的实验还得自己动动手.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教学时,有的教师只图一时的方便,用绘图板上的线条来说明两种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口头介绍其关系,用多媒体来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简单的推导出反射定律.还有的教师在讲“焦耳定律”时,用多媒体模拟,让学生观察不同电阻在串联时的不同发热情况.这样做教师特别的费力,而且学生不大信服,会出现种种的疑问,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无法代替物理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而且还要想办法做好演示实验,有时还需教师动手进行演示实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电化教学也有可取之处,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要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贯彻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针.制作的课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过程.课件的设计者要具备丰富的物理教学经验,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物理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方法的培养,轻知识的掌握

在传统式的教学中,课程以知识为本位,一直是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高分低能”现象便屡见不鲜.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正因如此,在时下的物理课教学中, “合作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占据着整个物理课,凡教学必探究,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把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对立起来.因此,不论是什么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讨论交流,似乎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由学生探究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顾忙于知识的探究,却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落实.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看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但影响了知识的牢固、扎实的掌握.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能力的提高必将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董英华.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物理教学探讨,2002(1).

[2]孙福滨.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物理教学参考书,2000.

[ 广东省龙川县登云中学 (517373)]

上一篇:如何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高中理科学习方式转变与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