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净化工艺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04 01:45:44

浅谈生态净化工艺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运用

摘 要:电厂在为人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随着能源的逐渐减少,妥善处理电厂生活污水,将其污染降到最低就成为现代电厂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所在工厂本着绿色环保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厂内部实施生态净化处理。做到了因地制宜,并且引进了先进的处理工艺,效果明显。

关键词:电厂 生态净化 生活污水处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TL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091-02

电厂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氮等元素,碱性环境为多种微生物和病菌提供了生存环境。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加大了对电厂生活污水的处理,并联合电厂自身,引进先进的工艺,致力于污染处理。但在处理工艺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处理效果和处理力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1 电厂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在我国,电厂主要以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为主,这一工艺方法延续多年,具有一定的效果,我们将其分析如下:

第一,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设有污水调节池,用来处理不同阶段的不同排水量问题。生活污水受不同人生活习惯的影响,最大排水时段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设置调节池能够促进系统应用效益的最大化,从而降低生活污水的污染系数。其中,自动隔栅除渣机安装在调节池的入口处,而提升泵则安装于池中心,并且装有穿孔曝气管,用于污水的搅拌,使调节池成为厌氧水解酸化池,降低污染。

第二,初沉池主要是接收经调节池水解之后的污水,初沉池还需要对其重要污染物污泥进行定期浓缩处理。初沉池的主要处理对象为污水中的固态悬浮物,初沉池的设置是必要的,它对于固态的水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作用,且能够降低BOD5负荷 。

第三,经过初次沉淀后的污水要进入生物滤池和其他处理池。一般在污水经初沉后,污水会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它将陶粒作为生物载体,并在有氧环境下,通过该载体的养分吸附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此环节过后,水质可以达到SS标准。但陶粒层会对污水的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需要对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减少杂质残留,同时维持陶粒的生物膜活性,实现污水循环处理。

2 生态净化新工艺的应用

随着污水的增多,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产生了生态净化新工艺。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电厂污水的二次处理,处理效果更理想。但我国电厂在这一方法的引进上明显存在滞后性,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二次处理工艺应用已经超过30年,而我国在这一技术只能处理较小量的工业污水。可见,污水系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弊端,大量的水污染物依然可以对农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生态净化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的分析和改进是必要的。生态净化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化粪池、格栅、污水调节池3部分,可以有效去除电厂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净化效果更加理想。另外,新的工艺省略了曝气搅拌环节,工艺上得到了简化,未来有望降低成本。目前,主要分为人工湿地净化区和水生态净化区。人工湿地净化区主要采取人工栽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降低污染,同时配合粒径大小不同的陶粒。利用水生植物,可以有效除去污水内的固态悬浮物,并且利用硝化细菌的好氧性产生污水分解物,降低水内污染成分,具有环保且成本低等特征,但并不能实现对电厂排放污水的彻底处理。而水生态净化区是以沉水植物和鱼类等动物为主。在污水内投放食藻虫 、可以存活的鱼类以及适量底栖动物。实验证明,食藻虫对于污水中的悬浮物处理具有明显作用,放入污水中的食藻虫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获得了大量的可食用资源,它大量吞噬水体中的悬浮藻类和其他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沉水植物是电厂生态净化生活污水系统的主体,这是由于沉水植物可以吸附污水中的生物以及非生物污染物,因此与其他几种植物相比,其吸附能力更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吸附水内污染物,且可吸附的污染物种类较多,使水质良好。另外,沉水植物具有吸收光线的作用,能够改善水下的光照条件,使水体自然溶解氧,提高其抗污能力。在具体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选择叶片大、吸光能力和吸附能力强的沉水植物。另外,在比例的搭配上要注意,确保鱼类、沉水植物,悬浮植物以及食藻虫的共同生存条件,使生物链达到平衡,才是生态净化工艺的根本方法和目的。

3 生态净化工艺的势分析

生态净化工艺是近年来普遍得到认可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与传统的经济方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包括:生态净化处理污水与以往的系统不同,不仅可以吸收污染物,还通过植物的再种植维持了生态平衡,对于城市的大气污染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由于不再使用一些装置而降低了部分成本。同时,通过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污水自身的优化能力,未来采用生态净化方式可进一步降低成本,电力上的成本减少就是一个重要特征。采用生态净化工艺是利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污水处理能力,不会对水生态造成影响。因此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可以达到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并且整个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化学物质,不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在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要单独处理,而在生态净化处理过程中,污泥会作为植物的生长环境,不需处理。不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处理工艺,也使得景观环境更加优美。污水系统可以与电厂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风景,简化了维护流程。当然,生态净化工艺污水处理在发展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对于植物种植和鱼类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以确保生态平衡。

4 结语

电厂排放的污水对生活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以往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采取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生态性上、成本上以及净化效果上还不理想。笔者提出的生态净化工艺是近年来电厂普遍使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它将生态环境与污水水池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在污水中的动植物来解决污染悬浮物,不仅提高了景观观赏功能,也达到了净水的目的,使电厂周边水质能够更加优良,使工厂得到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芬,刘智钺,李波,等.生态净化工艺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10(5):177-179.

[2] 陈鸣钊,冯骞,肖玉冰.势能增氧生态净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5):394-398.

上一篇: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所致面部压疮中... 下一篇:密封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