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转换”及其策略

时间:2022-07-04 01:35:53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转换”及其策略

摘要: 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关于“语言转换”的概念更偏向于语言学中的“翻译”,其中包括书面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间的转换和书面语言与视听语言间的转换。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转换”,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使用、促成其相应的文化品格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语言转换”的策略是:构筑语言转换的有效环境;拓宽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范围;建立语言转换的相应标准;建立探究合作的语言转换实践路径。

关键词:语言转换;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53-02

作为既有术语而言,“语言转换”在语言学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指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翻译,一是指心理层面的语言融合和生成。近年来,语文教学在关于语言学习的论述中,也频频用到这一术语,但“语言转换”在语文教学中的含义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淆性,所以就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对“语言转换”作出有针对性的辨析,同时也进行应用策略的分析。

一、“语言转换”在语文教学中的涵义

从教学实践来看,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关于“语言转换”的概念,其涵义是应当更偏向于语言学上的“翻译”,即将同一个意义用不同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只不过在语文教学中,它着重指的是在汉语书面语基础上的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间的转换,以及用其他诸如画面组合和音乐旋律等表达方式与汉语书面表达方式间的比较。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转换”应当结合语言学和语文课程内容来进行界定,以此避免理论运用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错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偏向于心理学层面的语言转换与语言生成的概念,或者带有主观成分的内在的“转化”,就应当不属于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的范围。

语文课中的语言不同于语言学中的语言学科,而应将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这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课的人文教育只能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来实现。”[1]因此,语文课中的“语言转换”,就应当是对语言形式的认知和学习的一个过程。首先,它是对所学汉语书面语不同的言语形式的区别和解析,是对不同言语形式的过程和运用。其次,它是对作为课程辅助的声像材料在“语言形式”表达方面的分析。具体到语文教学,我们对“语言转换”大致做如下归类:

1.汉语书面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间的转换

第一,对各类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的对比和转换。除了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以外,还包括新出现的影视剧本和网络流行文体等。比如,从主观、凝练着形象的诗歌的表达,到客观地说明性文字表达形式的转换,从叙事性的表达到人物对话表达形式的转换等。以对春天的描写为例,朱自清的《春》中,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细致描绘,和朱熹《春日》一诗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意象凝结,二者在表现角度和意象营造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要通过语言表达的转换理解,才能深入地揣摩这种“文体”形式上的典范作用。对不同文体语言表达风格的感知和领悟,是汉语学习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现代汉语的语境复杂多变的今天,语文教学当中的“语言转换”,要紧紧扣住文体类型,辨析和学习不同环境以及不同情感支配下汉语表达形式的转换,从而加深学生我们的母语的理解,并学会对之进行运用。尤其在当今诸多“大众热词”和“网络文体”盛行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转换”来理解和规范汉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是语文教学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二,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转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汉语在发展历程上的特殊性,“五四”以后,汉语出现了书面语体的巨大变革和分化。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语言转换”所针对的语体对比,更多的是指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转换。近代以来,文言文的教学一直徘徊在字词梳理和内容翻译方面,使得学生对两种语体的“语言转换”,往往就成为“外语式”的学习。二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字词特点,也长期被机械简单的“翻译”所代替,以致于在语言学习中,汉语的历史传承和内在机制被僵化和割裂了。

2.汉语书面语言和非文字语言间的转换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视听方式的普及,图片、声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来,“语言由口头语言与书写语言的‘一分为二’,发展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视听语言的‘三足鼎立’”[2]。从“语言转换”的视角来看待图片和声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将其作为与书面语言对等的另类“语言”,关注它的特殊的“言语形式”,将之与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转换,而不是如以往那样,将之作为书面语言的附属物,对解决语文教学中日益突出

的“图像对文字的霸权”[3]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二、 “语言转换”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

1.立足于汉语规范和汉语运用的目标和策略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4]是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对语文学习和个人语言积累、社会生活体验等等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语文教学当中的“语言转换”,需要教师在这种汉语学习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的母语教育特征,通过对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立足于理解和运用层面;培养学生在汉语语境当中对语言表达方式的独立辨析能力和对文化产品的审美判断能力。

对不同的语言要素组合和语言表现形式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认识,训练自主辨识语言的认知能力,从而学会对不同类型语言的辨析和运用。比如常见的广告词、影视剧台词、流行歌词、以及Q版语文、网络流行语言等等,当前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不是如何义正词严地去指责这些所谓有误导性的“不良”课外读物,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在生活语言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对它们的文体风格和表现形式作出转换对比,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审美辨析眼光。在“语言转换”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思想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折射出内在文化心理和思维角度的多重变化。书面语中意象表达的简洁和具像描绘的细腻,反映出文化品格和民族心理的差异;而文字语言的抽象符号组合,与视听语言画面音声的感性直击,反映的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变迁。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我们通过这种语言转换的学习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的语言生存能力,进一步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言转换”的策略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强调,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转换”,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其包含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观念以及语言文化思维等特点,更需要通过综合性、全局性的策略实施来实现。

第一,构筑“语言转换”的有效环境。信息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构筑了新的媒介世界,不同信息载体的出现,也正在形成新的“语言生态”[5]。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宏观的语言意识,将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共同纳入到语言学习的范围,从而构筑一个由不同语言种类和语言形式组成的多维语言环境。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则需要打通课堂、家庭、社会三者的时空局限,建立一体化的“语言转换”学习环节。如课文中的语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和视听语言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情感、主客观等方面的“转换”,使课内的书面语言学习与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够得以相互转化。

第二,加强学科整合,拓宽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范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和覆盖性特征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社会语境的日趋复杂,语言学习越来越无法局限在单纯的语文学科,迫切地需要向其他学科的相关领域进行延伸,从而与学生的语言感知、生活体验更进一步的结合。例如视听语言的语言要素及其表现特点,需要我们向物理、美术、音乐等课程进行延伸。在视听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对比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和良性的引导。比如有的教学案例引用彩色照片对散文《绿》的讲授,课文若按照写作顺序进行讲解,就会与学生观看图片的直观和无序产生矛盾,会使二者基本处于脱节的状态,甚至会造成图片“喧宾夺主”的状况,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将图片的绘制角度、色彩和明暗等表现形式,与课文具有想象性的抒情文字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由此感受其中的异同。

第三,进行“语言转换”的文本类型归纳,建立“语言转换”的相应标准。如前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语言的心理转化、思想对比、文白对照、同义近义词比较等简单地等同于“语言转换”,并同时将视听觉语言排除在“转换”的范围之外。因而,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按照具体的语言形式对应标准来进行对比转换,避免将思想、情感以及写作结构混为一体的笼统对比。比如有老师在讲解《黄山松》一文时,老师按练习要求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郦道元的《三峡》进行对比,以单纯的写景描法切入,但却避开了文言和白话的语体差异,以及古代注疏、骈文书信和现代白话游记的文体差异。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现形式的对比学习。

第四,建立探究合作的“语言转换”实践路径,促进学生语言创造能力的形成。在汉语思维和汉语运用的基础之上进行“语言转换”的探究性学习和互学习,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语言置换、多元表达等练习,鼓励学生换位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具体而言,即是将“语言转换”由课内的教师指导练习向课外的学生自主练习延伸,在实际的写作和生活中,训练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2010年国际阅读测评项目明确地把“参与生活”和“获得乐趣”列为阅读素养的一部分。在面对众多的阅读对象时,如何培养实际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语言转换”给我们提供了思维方式上的积极启发。比如有位教师在讲授一首五言绝句的时候,配上了流行歌曲和古代琴曲的曲调,同时也让学生自己选择熟悉的歌曲来为该诗配曲,体会和辨析“诗”和“歌”的文体特征;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适时地进行语言表现力的转换和分析,就会收到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用“语言转换”方式进行的创造能力的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这样,一是可以从在阅读理解的角度借用其他形式的语言来诠释对阅读材料的看法。r如可以用自己搜集到的不同的图片、音乐、影像和不同文体或语体的文章等,与阅读材料作对比。二是可以让学生从创作与运用的角度,来进行开放式的同题“异写”、“异画”或“异拍”。通过这种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学会把握汉语和现实生活中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任桂平,倪文锦.国外语文能力的新视点[J]. 全球教育展望,2005(12).

[3]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 文学评论,200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张艳玲,冯广艺.语言生态学的几个概念[J]. 湖北社会科学,2010(9).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创新实践 下一篇:关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