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时间:2022-07-04 08:40:16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011-01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实际出发,创设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即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声音或直观性图画去刺激学生的视觉或听觉,让学生处于酷似现实的景象,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阶段,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去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语文课堂的趣味,我们老师就要善于创设情境,来吸引我们的学生,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我们要学会依据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去的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趣味。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利用学校资源有效创设情景境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话说导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学习兴趣即学习的动力。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用谜语、音乐激趣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 情感体验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 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要把真金度与人—— 情感升华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更应有“画龙点睛”的结尾,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遐想联翩的余音。我在教学《我为你骄傲》这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根据板书师生 共同小结:玻璃碎了,小男孩——(飞快地逃走了),逃走之后,他——(担心害怕);感到——(很不自在),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道歉),他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小男孩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的历程,终于战胜了自己,这让老奶奶感动,在老奶奶的眼里,这不是简单的7美元,这是小男孩纯真的心,悔过的心。所以老奶奶才会写这句评价很高的话——(我为你骄傲)。顺势追问:同学们的心里是不是也在为小男孩感到骄傲呢?如果让你再来读这个课题,你会怎么读呢?生1回答:有感情地读?师继续追问:什么感情?生1:宽宏大量的感情?师顺势:请你来读。该生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其心灵与老奶奶的心得到了碰撞,真正理解了老奶奶说这句时的良苦用心,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也会宽宏大量地待人。最后在孩子们的齐读声结束课堂。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然而教学手段作用的充分发挥,源于理性思考的深入,教学实践的创新,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目的、恰择时机、精选内容、丰富手段、扩展主体,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使其形真、情切、意远且理寓其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发挥最大效用。

上一篇:从《说笑》看林语堂与钱钟书笔下幽默的异同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