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需要深度备课

时间:2022-07-04 06:46:54

科学活动需要深度备课

深度备课,说到许有人会质疑,备课就是备课,为什么要这样提?可能又是新瓶装旧酒吧。其实并非如此,道理很简单,教学就如挖井,只有宽度,没有深度,那永远喝不上清澈甘甜的井水;教学也如筑房,墙基越深,房屋越牢。深度备课,就是给幼儿科学活动奠基,让科学活动更有深度。

一、必须关注科学活动的特质

科学活动的特质是什么?也许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答案。如科学活动是探究性的,科学活动是实验性的,科学活动是需要操作材料的,科学活动是注重观察的等等。其实,它们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思考的出发点不同罢了。就笔者个人观点,科学活动的特质就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科学性的一面,而忽视其人文性的一面。为什么要关注科学活动的特质呢?其实还是由育人的本质决定的。科学活动只是育人的一个媒介,只有紧扣主题,才不会走错道。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其人文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的特质,而不能认为科学活动就是探究活动、实验活动、观察活动……在备课时,不但要备实验、备观察、备材料、备方法等,也要备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情感等。

二、必须坚持历练基本功

(一)把握学情的准确度。

教师在备课时如何把握学情的准确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学情的准确度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把准幼儿的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很显然,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智力因素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备课时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二是要把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等。很显然,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该趣味性强一些,只有到了小学高段才可以让科学活动内容理性一点。否则很可能因为吸引力不够而失败。

(二)把握教材的难度。

我们之所以要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教材教”是准确把握教材难度的教学,而“教教材”则是不考虑教材难度的教学,差别显而易见。“用教材教”时,教材只是一个凭借,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实现思维的发展、认识的飞跃;而“教教材”时,教材则是任务,目的是为了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幼儿。两者的教学理念和出发点完全不同。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呢?笔者认为,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做到这样两点:一是把准学情,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考虑教材的难度。 二是老老实实落实“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三)把握教学的效度。

教学效度就是教学的有效程度。教师不仅应该关注效度本身,还应思考如何才能产生高效的原因,这才是“本”。“本”固自然枝叶繁荣茂。那这个“本”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基于对学情和教材正确把握基础之上的有效教学设计。如果这一步能达成,那高效教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当然还有教学实施的问题。所以把握教学效度,关键在于长期教学历练的基本功,功到自然就成了。

三、必须准确把握高效教学的四个关键

(一)教学定位准确。

为什么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的很成功,有的却失败呢?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基本功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教学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因此,教学定位应该是教师备课的重点所在,教师在备课时除了研究教材、教法、教具外,更要研究所要面对的幼儿实际情况,应该时时考问我要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教学?就如开车,要想到今天我所要行驶的是高速公路,还是普通马路;是乡间小路,还是宽阔公路;是车流川息的路,还是少有行人的路……否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思路明晰科学。

教学定位准确,还要思路明晰科学。例如,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探究的问题什么时候呈现,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予呈现,实验材料准备什么,什么时候提供什么材料,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怎样,讨论交流怎样进行,课外延伸活动是什么,怎样开展延伸活动,等等。像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应该做到胸有成竹。关于教学思路,笔者时时想到那些名师的教学活动,一环扣一环,层层递升,有序推进,直抵活动的核心目标。

如有位市名师的《橘子的认识》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步骤都经过精心设计而又不露痕迹。摸橘子——观察橘皮的颜色,剥橘子——统计橘子的瓣数,尝橘子——品尝橘子的味道,直至最后观赏老师用橘子皮做的一盏小橘灯。当然,这位名师的设计能如此顺利呈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考虑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集体教学的规律,思路明晰科学。

(三)师生互动有效

课改后,我们的教学活动确实“活”了很多,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要求下,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但逐渐地,人们发现新的问题产生了,那就是“热闹”掩盖了不少的危机,特别是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你来我往,粗看氛围很好,但细细辨之则还谈不上有效。那怎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这又涉及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就是师幼互动要有指向性、要有思维深度。指向性就是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有思维深度是指幼儿开动脑筋,它能保证师幼互动的质量,能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

(四)核心目标达成

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就科学活动而言,就是让幼儿借助有结构的材料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初步建构相关的科学概念。比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核心目标:“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变化和不同食法可以保证营养吸收。”于是,教师先让幼儿观察、讨论玉米、小鱼、鸡腿、猪肉、马铃薯、草莓、香蕉、葡萄、苹果等食物,知道有些食物生吃对健康有利,有些食物熟吃对健康有利。接着挑选马铃薯和鸡肉这两种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加热鸡肉并观察生、熟鸡肉,发现生、熟食物不同。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实验能力自然提高了,对生、熟食物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由此可见,核心目标之于师幼活动来说,它是何等的重要。鉴于此,教师不但必须正视核心目标,而且还要设法保证核心目标的达成。

相对于一般的备课,深度备课必须关注教学活动的特质,是从不同教学活动的特质出发设计教学、开展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历练过硬的基本功,能够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情确定教材难度,从而准确定位教学,明晰教学思路,保证师幼互动的有效,促进核心目标的达成。

上一篇:基于MVC模式分层结构的网络书城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在新思路下管理教师团队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