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

时间:2022-07-04 04:00:46

影响力是一张报纸质量的最终体现。影响力也决定一张报纸的经济效益。报纸的读者对象不同,影响的人群也不同。作为党报,提高影响力,就要把着力点放在“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上。

(一)

确定这样一种理念,是党报的现实选择。党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党政干部、管理人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是社会的中坚阶层。他们的数量不是最多,但影响极大,是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群。一个市、县委书记,他们的一项决策,可能影响一个市、县的走向;一个最基层的村支部书记的意志,对一个村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产生出一大批私营企业主,一大批高学历的自主创业人员。他们虽然不像党政干部那样,决定一个区域、一个单位的大政方针,但是,他们在经济领域有话语权,在生活领域引领时尚,他们也应列入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列入党报关注的重点对象。这样,党报的读者基础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就要瞄准读者定位,摸准读者脉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要对每天纷繁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解释,以办报人独到的观点、见解和见识,帮助人们认识事物,解惑释疑。通过影响这个群体,影响经济政治文化走向,从而影响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

(二)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就要做好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政策、法规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是读者关注的焦点。新闻史上,许多报纸靠大事件报道脱颖而出,也由此赢得许多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大事件报道,显示一家报纸的水平,是增强影响力的关键一环。重要政策、法规,影响经济社会走向,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甚至命运,为人民大众所广泛关注。掌握政策法规,也是主流读者日常的工作需求。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世界,人们需要信息,更需要传媒提供分析、判断、见识。信息越丰富,信息消费就越费力,就越需要传媒帮助梳理,以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因此,党报应发挥优势,着力做好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政策法规的权威解读。通过解读,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走向和影响,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的内涵,正确地加以运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大众日报认准这一重大报道题材,约请参与《决定》起草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对《决定》的主要观点、最新论述作出解释。在《决定》播发第二天,以五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产生极大反响,被一大批党组织作为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辅导材料。

做解读的思路需要拓宽。浏览国外报纸2004年奥运报道,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在国外报纸上所见到的,不仅有赛事过程、名次、金牌背后以及周围的故事,或者对体育发展的思考,更有许多我们不曾想到的内容。有的报纸对百年奥运的历史进行描述,包括对奥运会创办人的介绍、古代雅典的地理位置及场馆情况,还有一些比赛项目的原始状态。有的报纸从科技角度对跳水、径赛、自行车和足球项目进行解释。例如跳水,对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的状态用工程学原理进行解释,用图表把动作一一分解开,使没有工程学知识的人也能看懂。还有的报纸考虑到反恐的大背景,安全成为世界性赛事的关注点之一,因而拿出大量篇幅介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一些报道,就大大延展了报道的范围,丰富了报道的内容。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就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具体说就是党委政府重大部署报道。比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构建和谐社会的报道,重大纪念性活动的报道等。这类报道的目的,是用新闻的手法,展示成就;是向主导读者群提供经验和工作思路。搞好这类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要任务,是党报极其重要的职责。实践表明,做好这类报道,在操作方法上,应当选准时机,借势而为。报道本身,应当有较强的概括力和理论提升力,应当做得比实际工作者的思考水平高出一筹。2004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的6市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是继2003年省委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省委重视,各地关心。会前,大众日报派出记者,赴6市采访,写出一组重头报道。这组报道,抓住了各市工作的特点,提炼、概括精当。如“浴火重生看淄博”,对老工业基地淄博的变化画龙点睛;“滨州拉长产业链”的报道,帮助当地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这期间,还组织发表四篇评论,从理论的高度总结了省委工作会议一年多来的经验。这组报道,获得上下一致好评。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还要注意研究读者关注点的变化,满足其多层次的阅读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结构在变,人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在变。我们的报道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文化娱乐报道,过去很难纳入党报报道重点关注的视野之内,现在就要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大支柱产业,文化产品成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丰富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执政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有眼光的领导者,必须关注文化;一个有情趣的领导者,必然消费文化。大众日报开设的娱乐版,成为传授文化知识、鉴赏文艺作品、弘扬良好艺风的重要阵地,也得到主流读者的赞赏。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必须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报道要让人愿意看,看了能够留下印象。这就要使报道事件化,要写人,要善于讲故事,要善于从读者关注的角度切入。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使报道贴近读者的需求。比如大企业、大公司,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们中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出台的重要举措,对经济的走向产生着极大影响,媒体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但大多数党报的报道,还是陈旧的工作性报道模式,枯燥乏味。而新兴的财经类媒体做这类报道,就别开生面。《财经》杂志所做中航油香港公司违规操作,造成巨额亏空的报道,就是讲故事。讲公司的发家史,讲它们在几个关键点上的失误以及国家对境外企业管理上的缺失,尤其讲了公司总裁陈久霖这个人的沉浮。故事一波三折,人物栩栩如生,把一些深奥的经济学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特别是党报的人物报道,要回归到“真人”,写他们生活的场景,动人的故事,丰富的感情世界,从平凡中展示典型人物的不平凡之处。要把人的视觉、感觉、触觉和嗅觉全方位地调动起来。

(三)

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群,绝大多数文化水平高,阅历丰富,极有见识,要影响他们并不容易。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的专家。要通过创造性劳动,源源不断地推出有影响力的作品。作为一张报纸,要努力造就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以此形成报纸的品牌,提高自己的整体影响力。

要增强新闻判断能力。对新闻价值判断准确,才能做足文章,处理到位。否则,好的新闻素材也可能被糟蹋了。比如济南市机关单位取消独立账户,实行收支一个窗口对外,这是机关财务制度的重大改革。对这一新闻事件,有的报纸判断准确,新闻挖掘得深,处理得很有冲击力。而有的报纸,就只按常规报了一条消息,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要增强政治、政策把握能力。政治、政策,是认识、分析新闻事件、政策法规的根本依据。政治政策水平高,才能认识新闻事件的本质,才能抓住政策法规的精髓,才能做好解读文章,当好读者的老师,才能把握好报道的度,做到观点正确。许多重大新闻事件和政策法规的背后,有很丰富的新闻资源,读者极为关注。我们的政治政策水平不高,把握能力不强,就难以涉足其间,难以满足读者需求。久而久之,报纸就会令读者失望。

要增强新闻资源的整合能力。首先,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会有成百上千条信息供报纸选择。因为版面有限,可见报的不过百里挑一。如何去伪存真,去芜存精,选取最有价值的部分;如何理出事件的逻辑、指明事件的本质、走向和影响;如何利用图片、图表、评论等多种形式,使报道和版面丰富多彩,就看编辑的整合能力了。第二,对许多新闻事件、政策法规,一些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最有发言权。有的文章,让他们来做,可以做得权威、贴近,还可以增强参与性。第三,报纸作为桥梁和纽带,可以把报道对象和上级领导、主管部门联系到一起,这样就可使报道的权威性大大增强。

要不断增强专业水准。报道做得内行、有用,是一种趋势,是高水平权威政经报纸的基本特征,也是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的编采人员,既要有新闻的敏感,又要有专业的知识。不管是做政治报道、经济报道还是文化报道,都要熟悉本领域报道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美国一个记者出身的新闻学教授安雅・谢芙琳与人合著了一本书,名叫《财经传媒报道》,有相关知识、报道提示、相关信息链接以及写作技巧,洋洋37.5万字。由此可见,真正成为一个专业化新闻工作者,是不容易的。

报纸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它是通过二次销售、三次销售,最终实现其经济效益。它通过新闻报道,吸引广大的读者群,创造自己的影响力。广告商投放广告,购买这种影响力。这样,报纸也就得到了经济回报。影响力表现为读者数量,也表现为读者质量。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做好了“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这篇大文章,就会极大地提升报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中国电视忧思录 下一篇:报业改革紧要关头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