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课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4 03:53:52

苏州话课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研究

摘 要: 该文阐明了苏州话现状及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理由,叙述了苏州话课程的教学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研究现状,提出了用移动信息化手段研究苏州话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用移动端手机APP上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总结了移动信息化手段用于苏州话课程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 苏州话 职业教育 云班课 手机APP 移动教学

一、苏州话现状及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理由

最近几十年,此消彼长,在苏州,吴侬软语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苏州话的现状如下:

(一)苏州话的使用场合和频率大为减少。2015年5月13日苏州日报肖路撰文写道,一项随机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苏州话的比例小于10%,3/4的7岁以下儿童听不懂苏州话。

(二)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不会讲苏州话。苏州开放性和包容度很高,新苏州人越来越多,不仅是新苏州人之间、甚至包括苏州人与新苏州人之间的交流,而且越来越倾向于普通话了。

(三)苏州话的“味道”正在减弱。由于受外来语言融合的大环境影响、受语言书面化的干扰,因此苏州话纯正表达某个意思的优美的地域特色用词正在逐渐流失。

(四)提倡使用苏州话是传承和弘扬苏州地域文化的题中之意,传承和发展苏州话是强化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苏州”特质的重要内容。

(五)听懂、说好苏州话是传承保护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为苏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及众多的苏州地方戏曲都是以苏州话为基础的。

(六)苏州话仍然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语言,准确地用苏州话表达意思、情感,是苏州人个性、行为方式的体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苏州几千年来人文精神的表现和传递,它包含深层的吴文化内涵。

二、苏州话课程的教学研究背景

(一)苏州话课程的教学研究背景包括苏州话的历史地位及优点与苏州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两方面。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明清时期,一些通俗小说,如冯梦龙、凌蒙初的“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作品中,收录了不少苏白。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更是将一百年前人物的对白全部采用了苏白,苏州话的吃香程度似乎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话。苏州话以软糯著称,苏州话有七个声调,说起话来,抑扬顿挫特别明显,所谓“吴侬软语”就是由此而来,但是一般人们都认为,苏州话好听不好说。

(二)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以其优越的自然历史条件和强大的区位优势,从宁静的水乡变成了喧嚣的都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市1300多万人口中,有700万是外来人口,布满了大街小巷,耳畔听到的是伴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伴随苏州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新苏州人涌入苏州,就像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涌入深圳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外资企业进驻苏州,给苏州带来了契机,也给苏州带来了吴文化传承的挑战。新苏州人文化程度比较高,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在手机APP推广苏州话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一)苏州话教学作为有强烈地方性特点的研究课题,在各类学校、机构及中外人士中已有广泛研究。陈含笑[1]撰文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东吴大学面向留学生的吴语教学研究》,并且兼论当代开展对外吴语教学的可行性;钱婉约[2]介绍了吴语研究的开拓者日本学者高仓正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苏州进行的吴语研究;汪平[3]专门对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的消长进行了深入研究;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了方言教学研究中心;邢雯芝[4]撰文浅析苏州话教学中的“实”字诀并谈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苏州话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把“苏州话”课程列入旅游系和贸经系的四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当中。2009年沈行望的《实用苏州话》和潘君明的《苏州话寻根》相继推出;2011年邢雯芝出版了《实用苏州话》;2012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又推出汪平、车玉茜所著的《学说苏州话》。

(二)保护和传承苏州话,近些年苏州市没少下工夫,要让苏州话真正“活”在民间,“说”最重要,学习苏州话,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直接决定说苏州话的水平。目前公交车上有苏州话报站名,但是关于酒店管理专业和护理生学习苏州话的教学研究情况还鲜见报道,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就在于让苏州话在服务行业里“活”起来,在进入服务行业前的职业培训中“活”起来,在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活”起来。

(三)“互联网+苏州话”课堂的深度融合的时机已经来临,2015年5月13日《苏州日报》王鲁青撰文说,苏州话要“活”起来还需创新载体。在2015年5月22日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现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该课题研究利用手机端APP软件进行教学,教师在电脑端上传相关资料,用有趣而生动的苏州话与护理、酒店行业对话,手机和电脑及投影同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和师生实时互动中,在看听说“输”的全方位网络化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学习,让苏州话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并且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该课题就是基于以上现状,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内开设苏州话的选修课,在“互联网+”视野下进行苏州话的教学研究和探讨。

四、苏州话课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研究

(一)“苏州话课程的教学研究”,着重探索如何在“互联网+”视野下,进行苏州话教学的研究。“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发展。教育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之一,毫无疑问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为师生创造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倒逼传统教育行业的革新发展。

(二)以往采取的“教育+互联网”形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些互联网的形式和过程,比如链接个网页,链接个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老师提问题,进行互动等。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及的“互联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就是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互联网+教育”将全方位、新视角地探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立师生满意的教育新常态。

(三)该课题就是探讨研究苏州话课程和课堂内外教学的全程网络化,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课程目标、授课计划;从课前深度预习到上课签到、看听说输、师生互动、作业评价、数据分析。师生全程手机在握,通过云班课APP这一新形式,探讨深度融合“深”在哪里?创新模式“新”在何处?

五、有趣新鲜的手机APP上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在刚开始上课时,安排同学们在手机上自行安装了苏州话云班课的APP,并要求大家下载了教学资源,如PPT、教案、视频、录音等,以减少上课时的网络拥堵。让同学们课前预先深度学习相关资源,替代了以往的草草预习。以利于上课时可以深度探讨,答疑讨论,互动点评,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投票问卷,完成在线测试题目。每次上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翘首以盼的签名就开始了,老师当场告知签到手势,一声令下,短短几十秒,全部同学很方便地在手机上即时完成了签到。

(二)苏州话方言课,主要内容是医学术语的苏州方言发音。对于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而言,不少医学名词尚且很难准确发音,更不用说在座的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苏州人。有了手机APP可不用担心了,每次上课老师熟练地打开“看图说话”工具,上传图片和文字,现场发音,并且录音上传。同学不论座位远近,不论是否现场一次听清,只需在手机上点击内容,就能够反复学习先前讨论过的内容。如果对自己的发音没有信心,只需和老师一样,把关于数字、姓名等发音录音上传,老师和同学们就能够随时听到,互相讨论并给予点评。

(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师信手拈来,且不说资源库里的录音和视频,老师在课上时而指导同学们打开“抢答”器,看看谁的反应快;时而要求同学们“提交问卷”,测验同学的现场掌握情况;时而开放了“讨论栏目”,帮助同学们开阔思路,分析各人临床见习经历的“苏州话”;时而激发大家的“头脑风暴”,从“北寺塔”到“不是塔”的谐音,把课堂的气氛一下调动起来。

(四)虽然每次课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可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老师布置好移动网络的复习作业和下次的预习内容,可以在课后,在手机端或者电脑端,随时查看、整理课堂上同学们发送的现场学习资料,给予评价和点赞,运用信息技术消除与同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隔,对于这门课而言,哪里都可以成为课堂。手机这一早已在同学中普及的信息化工具,已经转变成得心应手的教具,展示出移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强大魅力。

六、苏州话课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研究创新之处

(一)将“互联网+”的概念和苏州话教学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移动信息化教学研究,颠覆了传统的“教育+互联网”的模式。

(二)将苏州话教学应用于诸如酒店管理和护理专业等职业的学生中,针对服务行业进行教学研究;比如对于护士每天三查七对中要用到的对姓名、对床位,对于酒店管理要用到的核对身份证姓名,交代房间号码等,借助手机APP,随时随地专门训练学生说百家姓,说阿拉伯数字。

(三)云班课APP软件助手在手机端的应用,贯穿于诸如投票问卷、声像听看、备课预习、点名签到、互动讨论、头脑风暴、作业测试、即时评价等苏州话教学研究过程中,使随时随地的移动教学成为可能,使移动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含笑.20世纪20年代东吴大学面向留学生的吴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钱婉约.吴语研究的开拓者――高仓正三.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2006(3).

[3]汪平.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的消长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

[4]邢雯芝.浅析苏州话教学中的“实”字诀[J].内江科技,2008(12).

课题来源: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重点课题

课题题目:“互联网+”视野下苏州话课程的教学研究

上一篇:例谈作文的语言失误 下一篇:Chapter Two:Our AdVenture Begins南非之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