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学试卷评析课的新探讨

时间:2022-07-04 03:35:56

浅谈对数学试卷评析课的新探讨

摘要:我们不少数学老师的试卷评析课方法较陈旧、较呆板,缺乏积极性,课堂效果不好。针对这些情况,本人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座谈,找出以往试卷评析课的弊端,然后有针对性的修改、探讨、并总结了一些较好的方法,供同行们共同参考和指教。

关键词:剖析学生心理 优化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注重相互交流

一、注重对学生的剖析

在教学中,做试卷是必要的,因为做试卷可以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出学生所学知识中的漏洞,以便老师在试卷评析课中给于纠正。如果说做试卷是查缺,那么评析课就是补漏,所以试卷评析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所以评讲时要重视它的效率,才能体现出学生做试卷的价值。但是,目前的试卷评析课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处于接受现成的答案的被动地位,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上完试卷评析课后,做错的试题下次还是错。例如,我们考完试后,试卷发下来了,不少学生是这样做的:A答案是错的,便把A划掉,不问为什么,直接写上正确答案B;填空题错的,直接写上正确答案即可;对于理解题错的,需要写过程的,有的同学不是空着就是直接抄其他学生的答案,并没有追根究底的找出错误的原因,再加上老师评析时,只讲不问问题,滔滔不绝,学生不是听烦了,就是听不懂,效果极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下去,可想而知,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好吗?试卷评析课能体现出价值吗?长此以往,就会大大消弱学生已经具备的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善于独立思考及发现问题的优势,评析课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在学生中采用了个别询问或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认为:老师评析,滔滔不绝,我们硬着头皮听,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管他听不听得懂,反正是订正了。课后也没时间去研究,故下次出现它时,还是做不对,更别说举一反三了。建议是:他们希望老师不要每一题都讲,杜绝滔滔不绝,讲题要有针对性,课前做好错题统计,只讲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并提出问题,多留出时间让我们自己去独立思考或和同学一起去讨论来求答案。这样做,可以找到做错题的原因,治病治根,以免下次再出错。听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我感悟至深。我们老师切忌滔滔不绝的讲,以为自己讲到了,学生就掌握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对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感知到掌握的过程,更别说知识了,并不是老师一说学生就会的。所以我们评析课上一定要留出时间来供他们思考、交流以便掌握。而且评析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并将学生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试卷分析课始终。对老师而言,应该认识到,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有所改善和提高,从而避免了学生在题海的深渊中苦战而收效甚微的后果。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深剖典例,追根误区,弥补学生的思维缺陷

每次阅卷都会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师应该综合归纳共同存在的问题,定下几道较为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多问几个"学生为什么会在这道题生栽跟头?"再找出几个做错此题的学生谈谈做这道题时候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到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和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的偏颇,以便在试卷分析课上加以弥补。

例如: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长分别为4cm和5cm,则它的第三条边的长为__cm。

此题答案应该为3cm或 cm。不少学生只填了其中的一个。剖析此题,说明学生缺乏分类思想,故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助于解决此题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让他们追根误区,从而很好地解决此题。

三、注重相互交流、互相受益

综观各国和各地区的数学课程标准,都非常注重交流。因为交流能简明的表达和交换思想,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的观察、思考、找规律;宽领域的摄取信息;深层次的反思、开拓创新。例如例3有三种结果,而同学们的答案中只有一种或两种,故我们可以通过交流,使他们相互交换自己的思维方法,相互弥补彼此的缺陷,从而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并且不需要老师的分析,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并且不易遗忘,效果较好。而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恰当的描述和表达方式来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反思和评析,这些都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交流。同时,就老师而言,在交流中教学,学生获取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与情感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在交流中学习数学不仅是一种轻松学习的好方法,而且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数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问题应该是数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把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放在第一位。”故老师在准备一节试卷评析课时,不应该过多的把视点放在对大量习题的回顾、巩固和再学习、再认识上,而应该在学习策略和思维方法上下功夫,教学教法,举一反三,点石成金。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试卷评析课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信息技术背景下和谐高效课堂的探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变式学习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