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在哪里

时间:2022-07-03 10:37:02

中医“中”在哪里

中医的“中”可以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二是中用。中医不但包含着深厚的中国哲学和文化底蕴,其医疗功效也是不可否认的。

某个周末的晚上,在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小广场旁边的餐厅里,一位全国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笑着对我说:“中医都成伪科学了,你还搞什么中医呀?”

我听了并没吃惊,因为从2006年张功耀教授发起“告别中医中药”以来,不断有关于中医药方面的新闻和争辩出来。起初听了还以为他开玩笑,但后来他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不是玩笑:他强调中药因为有有效成分,所以能治疗一些疾病,中医是经验医学,但非洲的大猩猩可能也知道受伤后抹点草药,所以中医确实是伪科学甚至是骗人的。经络和穴位是压根不存在的,外科大夫在手术时只考虑神经血管之类,根本不去考虑会不会伤到经络和穴位,云云。

以前我也见过这样的情况,可从来没有在意过,个别人即使他的亲人得了病西医治不好而中医治好了,可他还是不相信中医。可这次我震动了,这教授是我昔日的同窗。是知名学者。我就反思为什么在当今中国中医如此发达、政府大力宏扬的时候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相信中医呢?

为什么中医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和感觉?中医到底“中”在哪里呢?

西医认门,中医认人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我国医疗界的通病,也是政府的重点关注点。但实际上,大家想想您周围的医疗机构,都是看病难吗?都需要排大队吗?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些大医院,权威性强的医院,名气大的专科医院,当然是看病难。但也有很多小医疗机构还吃不饱呢。因为大家生病都愿意去大医院,认为那里的医生经验丰富,见多识广,设备先进。可看中医就不一定要这样了。中医是个体医学,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好的中医大夫经验丰富,诊断准确,遣方用药胆大心细,并且愿意做患者的朋友,加强沟通,身心并治,一起调理。所以,各位看医生不一定非要去大医院。再说了,中医历来就有坐堂的习惯,好的中医大夫没准就在您的身边,就在某个小门诊部里或小胡同里等着您。

不要急于用

客观化标准化来要求一切!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7这个话题可能有点大,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也不尽相同,我喜欢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表达我的观点。

门口站着一个小伙子,身高一米七五,体重七十五公斤,头发浓黑,大眼睛,双眼皮,穿的什么衣服、鞋子等。这叫西医。只要您是神智健全的人,每个人的描述大体相同,而且很客观。容易标准化,所以大家认为是科学的。

那么什么叫中医呢?还是以那位小伙子为例,内向还是外向,喜静还是喜动,急躁易怒还是温柔易处,讲义气守信用还是头天说的话第二天就不承认等。这些描述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比较玄,很难客观化,标准化,所以有人说是伪科学,甚至说是骗人的。

那么,上面形容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是不是客观存在呢?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从小看大,三生至老”。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虽然外表看不出来,但是,假如您和他共同生活或者工作过一段时间,或者处过事,那么您就会了解这个人的脾气秉性和行为方式。不能因为您看不到他的脾气禀性和行为习惯就否认每个人的差异性和客观存在,要不怎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其实,了解一个人,最重要的也就是要了解他的性格和为人。

中医理论中常说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肝郁、心火、肾虚、风、暑、湿、燥,中药药性(恰如人的性格,草木也有性情呢)描述的寒、热、温、凉等就像上面描述的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给人模糊,不够客观化、标准化甚至伪科学、骗人等错误感觉。

可是您仔细想,这些东西容易标准化客观化吗?比如急躁易怒,以什么为标准呢7骂他一句打他一拳还是踢他一脚有激烈反应才算数?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每个人都有脾气的,只是承受能力不一样,但是反应是都会有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您不能因为不容易客观化标准化就否认其客观存在,就比如一个单位里面毕竟还是有人被大家公认为比较急躁易怒。

说中医不科学的人通常还会说一个名词,就是物质基础或者有效成分,一个中药热性或者凉性是什么物质成分决定的?不能否认某种物质成分的客观存在,但在没有找到以前,您不能不相信甚至轻易否定祖先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呀,也可能您永远找不到那种成分呢,怎么办?中医就是不科学吗?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人的急躁程度呢?找不到就否认人的性格急躁程度有差异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经络在哪里?怎么找不到? 有人当面和我探讨说,中医说的经络穴位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外科大夫在做手术时会考虑到下刀子的地方有没有神经、血管、脏器,但没有人会考虑到下面有没有经络或者穴位存在。即使中医说那里有经络,切断了又能怎么样呢?所以说经络是不存在的,是伪科学。

我当时打了一个比方(不见得恰当),指着桌上的手机说,我现在给您发短信,如果有人拿刀在中间切、砍,哪怕周身三百六十度都同时切砍,能够阻止您收到我的信息吗?那么,信息通道能够被刀子所切断吗?客观存在除了物质,还应该有能量、信息,兴许还有不为人知的东西(包括没有发现的物质基础)。

客观化。标准化是好,但一是不能在没有结论以前妄下结论,二是不见得什么东西都能用客观化标准化来衡量。

的确,国家投资那么多,科研人员研究了很多年,经络的实质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是证明其存在的,只不过还没有找到其物质基础而已。我们在没有用现代科学揭示其实质以前,盲目轻率地用伪科学来下结论是不太负责任的。

中医怎么说怎么有理吗?

有时候听人说,反正你们中医怎么说怎么有理,反过来调过去都能讲得通,都能从古老的文献中找到根据。说的时候或许口气里还有点不屑,好像中医有点强词夺理。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古代朴素的哲学,而不是数理化或者现代高科技。哲学就不像直观的现代自然科学那么一是一。二是二,而是充满思辩性和多角度启发意义。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一样,即所谓“横看威岭侧成峰”。我把手掌面对你们伸出,各位看到的是几个手指头,五个。但同样是我的这只手,如果我把手掌垂直对着你们呢?各位只能看到一个手指头,但不变的还是我那只手。

不要指责中医怎么说怎么有理,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就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不相信的话,我就举些例子大家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举的例子都是百姓常说的俗话,但又都是针锋相对的,只不过是当您想引用哪一句来支持您的观点时,您就引用哪一句好了。

例如:关于金钱与财富

正方:“有钱能使鬼推磨”(甚至还有人说“有钱能使磨推鬼”)“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理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逐金钱是人的本性,甚至如某著名影星所坚持的观点“金钱是衡量一

个人能力的主要因素”。

反方:“金钱不是万能的”“钱财乃身外之物”。理由:钱财再多也不可能永远属于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过每日三餐,卧榻一张,所以决不能为了金钱而活。不能做金钱的奴隶。

点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追逐财富追逐金钱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可以追求不可以强求,更不可以把追逐财富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甚至为此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

免疫力低下不等于虚证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去北京一家特别权威的医院给人会诊,病人是一位部队的老将军,年纪有七十多岁了。

病人躺在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高热(好像是39度左右)很多天退不下来,医院早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这人得的病,病名可能大家很少听说过,叫骨髓细胞异常增生综合征,又叫白血病前期。我注意到病人床头小柜子上摆满了冬虫夏草、西洋参等名贵补品。家属说医院说免疫力太低了,所以很多天以来,都在给病人用从西北重金买回来的这些补品。可现在病人病危了,下不了床了。

病人伸出舌头,整个舌头都是满满的厚厚的略微发黄的舌苔。根据这一点,不用号脉,就知道病人体质属于痰湿过盛。既然是痰湿,中医就应该用清化痰湿的办法,不管西医怎么说免疫力低,也不能用中医的补法,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信者为医”,我首先把道理给病人家属说清楚,你相信我,就照我说的去做,病人家属表示听话。

那好,第一,把所有的补品立即停止再用,收起来,拿回家。第二,家属马上回家给病人熬苡米粥,每天少量多次地喝。因为苡米是化痰湿的,如果加到中药里面。用到五十克,中药就熬成面糊了。可熬粥不一样的,放二三两甚至半斤都没有问题,这也是中医“药专效宏”的道理。第三,给病人开了中药方子,是小柴胡汤合达原饮,这里就不细说了。

后来怎么样呢?病人很快退烧,慢慢坐了起来、走了起来。再后来,出院以后每天跳两场舞。

这个例子不是说中医什么都比西医高明,也不是说我的医术怎么怎么高,这样的例子在中医里面是很常见的。这里想表明的一个观点是:现代医学说的免疫力低下与中医说的虚证不能划等号。

免疫力低下可能是虚,可能是心火肝火,可能是淤血,也可能是湿热等。所以,补法可以提高免疫力,如人参被实验证明确实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刺激作用、使各种抗原刺激后的抗体形成明显增加、对天然杀伤细胞一干扰素一白细胞介素2调节网有正调节作用,多种免疫细胞提升作用等;清火也可以提高免疫力,如常用清火药黄连能够增加家兔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肺巨噬细胞功能,其中所含有的小檗碱是一种细胞免疫促进剂等;清湿热也可以提高免疫力,如猪苓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苡仁能够增强体液免疫等;活血也可以,如桃仁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和调整作用。

关键是要对证,所以中医反复强调“有是证用是药”(“是”就是“这”的意思,意思是见了这样的证才能用这样的药)。

中西结合,双重干预

中西医结合,对民众的身体健康起着重大作用,也解决了不少单纯依靠中医或者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中西医并重是党和政府对中医的重视和关怀,我们不能仅仅把她视为美丽的口号和理想。

上一篇:大笑是一种强身运动 下一篇:改变孩子?先从大人开始